網上的“鋒蜜” 真不少

姜玉坤 郭克鑫

2015年03月06日05:25  來源:中國軍網
 
原標題:網上的“鋒蜜” 真不少

  3月,第40集團軍雷鋒生前所在團網絡學習室內,盆栽吐著新綠。一群年輕的戰士正圍著網絡管理員,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怎樣在網上開辟新的學雷鋒板塊,由誰來做“斑竹”。

  此情此景,讓該團政委呂新勝頗為感慨:“我們這一輩人,是從書本上認識雷鋒的,而現在的年輕官兵,大多是從網絡上了解雷鋒的……”

  網絡給這個團的官兵們帶來了什麼?網絡時代雷鋒精神該如何傳承下去?

  網上續寫《雷鋒日記》

  續寫《雷鋒日記》是雷鋒生前所在團的傳統做法。從團領導到戰士,每人一本,天天堅持記日記,把學雷鋒的所感所想寫下來,以此激勵自己做好雷鋒傳人。來團裡參觀的人,大都對此很感興趣,有的還把“續寫《雷鋒日記》本”帶走學習。

  何不把“續寫《雷鋒日記》”活動搬到網上,讓其他部隊的戰友也參與進來?團領導一拍即合。沒過多久,團政工網上便開辟了“續寫《雷鋒日記》”欄目。年輕官兵習慣於在網上表達思想,該欄目現在已有2000多篇學雷鋒感言。

  網絡的開放和互動,使新的《雷鋒日記》不再是官兵“自己記、自己看”。去年3月5日,戰士張誠和戰友們到敬老院做好事,一位老奶奶感嘆道:“今天已經有11個人給我梳頭了!”看著老奶奶無奈的樣子,張誠心裡五味雜陳,在日記中寫下:“學雷鋒不能搞一陣風,更不能搞形式主義。”讓張誠沒想到的是,日記發表后,引發了一場學雷鋒如何常態化的網上討論。該團為此專門制作了一期網絡視頻節目,“海採”了近百名官兵,深入探討這一問題,拉直了大家心頭的問號。

  “每名戰友心中都有一顆雷鋒精神的種子。從一篇篇晒出的日記中,我們可以看到種子在萌芽、長大。”雷鋒連指導員謝正誼是“續寫《雷鋒日記》”欄目的常客。透過新的《雷鋒日記》,他看到的是官兵的思想困惑,也找到了教育的切入點。

  “有的戰友把學雷鋒簡單地理解為做幾件好事,卻丟掉了咱當兵人愛軍精武的品質。”在網絡公開課《學雷鋒能不能提高戰斗力》中,謝指導員講述了雷鋒如何練好本領、當上班長的故事:“雷鋒剛開始駕駛技術不好,他連坐公交車都不忘跟司機師傅學技術。把自己的專業技能練精,這就是提高戰斗力!”授課中,他還引用了輕鬆活潑的動漫作品《雷鋒叔叔成長記》。一堂課下來,網友留言點贊近千條。

  網上續儲“雷鋒存折”

  “1月24日,存入1000元。”春節前的一天,在該團政工網“續儲‘雷鋒存折’”欄目裡,記者見到這樣一筆匯款記錄。該團領導介紹說:“這是駐塞外某旅一名士官看到這個欄目后,匯到‘雷鋒存折’的一筆捐款。”

  “雷鋒存折”是雷鋒生前在撫順市和平儲蓄所(現名雷鋒支行)開辦的一個存折。到雷鋒犧牲時,裡面還剩下100元錢。截至2004年,本息一共是229.67元。這本存折,一直保存在雷鋒紀念館內。2010年2月,雷鋒連和雷鋒支行共同發起了“續儲‘雷鋒存折’”愛心捐款行動。

  “過去‘雷鋒存折’裡的捐款,主要來自活動現場或來團裡參觀的人。如今我們把‘雷鋒存折’公布到政工網上,全軍官兵都能看得到。”政委呂新勝告訴記者,捐款在網友的支持下增長很快,迄今已有58萬余元。

  記者在“續儲‘雷鋒存折’”欄目的入賬和支出情況中看到,“雷鋒存折”籌集來的捐款,全部用在了救災、扶貧、希望工程等項目上,數百筆支出都記錄得清清楚楚。該團領導告訴記者,“續寫‘雷鋒存折’”活動開展5年來,西南旱區、玉樹地震災區等地一些需要幫助的群眾,相繼收到了署名為“雷鋒”的捐款。

  戰士沈超家境優越,入伍前花錢大手大腳。由於他有網絡技術特長,連裡就讓他當“續儲‘雷鋒存折’”欄目的網頁維護員。在制作來自受助者的網絡“微笑牆”時,沈超被一張張純真的笑臉深深地打動了。從那時起,他不僅不再向家人伸手要錢,每個月還會把津貼的一部分存入“雷鋒存折”。

  網上續用“雷鋒節約箱”

  “像雷鋒那樣,做很森很有愛的人!”這是該團政工網“善淘箱”欄目網味十足的宣傳語。森,是低碳、環保之意。該團受公益網站啟發,在雷鋒節約箱的基礎上,在團政工網上創辦了“善淘箱”欄目。

  登錄“善淘箱”,《雷鋒厲行節儉系列動漫》《低碳軍營,養成12個節約好習慣》《節約箱裡都有啥》等由該團官兵自己制作的“節約秀”精彩紛呈,以新穎的形式傳遞著節約理念。“善淘箱”還時常發起多種主題的舊物網絡募捐活動,全軍戰友有不用的舊衣舊物,可以隨時捐贈到“善淘箱”,幫助困難群眾。

  “‘善淘箱’已經收集到全軍戰友捐贈的衣物累計3700多件,給2300多名殘障人士和貧困地區的群眾送去了溫暖。許多捐贈的戰友遠在海島或高原哨所。”該團團長李瑩介紹說,為了使更多官兵參與到活動中來,團裡還專門邀請郭明義、趙喜昌等學雷鋒先進代表擔任“宣傳大使”,錄制了精彩的宣傳短片,挂到了團政工網的醒目位置。

  借助“善淘箱”,雷鋒班班長畢萬昌與戰友為西部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送去了字典、護手霜等。甘肅天祝藏族自治縣西大灘鄉馬場小學、海拔2190米的祁字坡小學、海拔1800米的豆家庄小學等十余所小學的數千名學生都收到過“鋒蜜”的愛心捐贈物品。畢萬昌感嘆道:“雷鋒‘粉絲’在網上聚合,在網下行動,‘鋒蜜’群體像雪球般越滾越大……我相信,無論時代怎樣發展變化,雷鋒的傳人都不會隻有我們雷鋒班,而是會越來越多!”

(來源:中國軍網)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人民網評:要始終堅持和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