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烏魯木齊4月15日電 記者孫興維、通訊員魯越報道:4月13日上午,新疆和田軍分區天文點邊防連班長劉新疆帶著幾名剛剛下連的新兵巡邏歸來,戴上氧氣罩,痛痛快快地吸上了氧氣。該軍分區領導告訴記者,這是軍分區注重從細節入手關愛高原官兵身體健康,為海拔5000米以上哨所新兵設立“吸氧時間”帶來的新景象。
和田軍分區所屬邊防連大多地處喀喇昆侖無人區,駐地氧氣含量不及平原的50%,新疆軍區所屬海拔5000米以上哨所全在該部。在各級關懷下,這個軍分區為所屬邊防連隊都安裝了制氧設備,有效緩解了高原官兵吸氧難題。但軍分區領導在蹲連住班調研時發現,少數高原守防官兵存在著“想起來吸一吸、難受時吸一吸”等對科學吸氧認識不到位的問題。為此,該軍分區抓住今年高原一線新兵陸續奔赴哨卡的時機,把科學吸氧當作為兵服務的重點,規定新兵下連2個月內,連隊根據新兵訓練執勤情況每天設立“吸氧時間”,尤其突出巡邏執勤歸來、軍事訓練結束之后、晚上睡覺之前等幾個重點時段。
為確保“吸氧時間”有效落實,軍分區和所屬各團加大投入,定期派技術人員對高原連隊制氧設備和供電設備進行檢修、保養,確保氧氣供應不間斷。同時,他們還對各哨卡落實“吸氧時間”情況不定期檢查,確保把好事辦好辦實。
設立“吸氧時間”,最大限度地縮短了新兵高原適應期。軍分區有關部門調查顯示,截至目前,新兵上高原已有一個月時間,無一人因不適應高原環境被送下山,無一人發生腦水腫、肺水腫。
(來源: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