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部心思鉚在訓練上

石瑞寧

2015年04月30日05:00  來源:中國軍網
 
原標題:把全部心思鉚在訓練上

  “預備指揮所距離太遠,必須重新選擇。”

  “指揮帳篷撤收再重搭,時間來不及。”

  “車輛已經全部疏散隱蔽,必須馬上編隊……”

  4月中旬,海南省軍區某炮兵團參加指揮所拉動演練,剛到預定地域,便收到“指揮所位置已暴露,迅速轉移”的指令,時間十分緊迫。

  不容多想,作訓股股長張鵬一手抓起坐標尺,按在圖上,眼睛盯著尺尖迅速移動,另一隻手上的鉛筆飛快地在圖上勾畫。

  “報告參謀長,建議馬上向石山地域機動,具體坐標(×××,×××),指揮帳篷建議先用班用帳篷代替。車輛沿1號大車路和3號小路分頭機動……”不到兩分鐘張鵬一連串建議脫口而出。首長定下決心后,張鵬又迅速擬制作戰文書,指揮部隊撤收……

  “股長真牛!”演練結束,大家不禁對張鵬嘖嘖稱贊。然而,官兵第一次稱他“牛”時,卻不是什麼溢美之詞。

  那一次,該團組織官兵用裝滿海沙的彈藥箱進行模擬彈藥搬運訓練。張鵬跟著一個營練了一趟,指出問題:重量不夠。並當即叫人稱重,結果輕了8公斤。營長解釋說,沙子裝滿了就這麼重,也沒差多少。

  “戰場上,差之毫厘都可能流血丟命。”張鵬一點不留情面,要求立即在彈藥箱中裝上鉛塊,看著達到重量才離開。現場不少官兵發起牢騷:連營長的面子都不給,這個股長也太“牛”了吧。從此,“牛股長”的外號不脛而走。

  張鵬的“牛”,上級機關也領教過。一次編組作業,上級機關一名組訓參謀剛公布主攻方向,不料張鵬就噌地站起來“劈頭蓋臉”反駁,將沙盤地形與幾個歷史上類似戰例中地形特點進行類比,有理有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組訓參謀雖滿臉尷尬,倒也就事論事,接受了張鵬的方案。

  據理力爭的“牛氣”,源於平時的刻苦鑽研。張鵬平時沒啥愛好,不打牌,不喝酒,不愛逛街,不愛應酬,業余時間就喜歡閱讀軍事類報刊、書籍,研究作戰理論和經典戰役。幾年裡,他讀過的軍事類著作達200多本。

  有一次,妻子彭碧靜強拉著張鵬去逛街。面對琳琅滿目的商品,彭碧靜忙著購物,張鵬卻琢磨著這個街區怎麼攻佔、那個據點如何固守,甚至還在隨身攜帶的本子上標起戰斗圖。“他在家打開電視最愛看軍事頻道,上網也是對軍事新聞和軍事論壇情有獨鐘。”彭碧靜告訴記者,張鵬認不出幾個娛樂明星,但對電視和報刊上出現的各類武器裝備,卻總能滔滔不絕地說上一番。

  前年,張鵬參加廣州軍區參謀尖子集訓。口述手工標圖訓練,一幅圖要標繪一個多小時,一天幾幅圖標繪下來,他經常眼睛發花,有時腰都直不起來。訓練強度如此之大,張鵬不但干勁十足,還要求自己每天比別人多標兩幅圖。兩個月的集訓下來,他整整瘦了4公斤。

  “標圖、識圖、用圖是作訓股長能打仗、打勝仗的基本功,業務不過硬就不稱職。”張鵬告訴記者,有一次一名同學有急事打了10多個電話給他,正在標圖的他全然不知。事后發現,趕緊回撥電話向老同學道歉。憑著這股鑽勁兒和沖勁兒,張鵬多次在各級參謀比武中摘金奪銀,並經常擔任教練員為省軍區培訓參謀人才。

  “張鵬的心思全部鉚在了訓練上。”談起這名愛將,團長黃文忠如此評價。擔任團作訓股長以來,他帶領參謀人員開展作戰問題研究,先后有14篇文章在各類軍事期刊上發表。去年,該團參加軍警民聯合演練,張鵬查閱大量資料,深入實地調研,提出了10余條合理化建議,全部被採納。

  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被評為“全軍學習成才先進個人”……張鵬用勤奮和智慧拼來的一串榮譽,詮釋著他的別樣 “牛氣”。

(來源:中國軍網)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為民族復興創造良好人口環境(人民時評)
  2. 中共遼寧省委組織部公告
  3.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4. 全國政協委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
  5. 黃坤明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評審工作會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