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籌劃、夜間火力抗擊……前不久,濟南軍區一場戰訓法集訓在魯中山區拉開帷幕,數十個基礎訓練課目成為集訓最大亮點。目睹參演部隊機關能參善謀、分隊能攻善守、官兵能打善拼,濟南軍區領導深有感觸,這是軍區堅持按戰斗力標准狠抓基礎訓練帶來的可喜成果。
在推進機械化向信息化轉型中,濟南軍區把夯實基礎訓練,作為加速戰斗力生成最強力的“杠杆”,著力練就“扎實功底”。從戈壁大漠演兵到雪域高原亮劍,從軍委首長臨機抽點到“跨越-2014·三界”實兵演習……“扎實功底”助力軍區部隊運籌帷幄、決戰決勝。
初夏,記者走進軍區座座軍營,探尋他們“扎實功底”背后積澱的思考和啟示。
信息化戰爭是體系的對抗,一招不慎、滿盤皆輸。今天的基礎訓練,更需我們站在操場、盯著戰場:訓戰有多近,勝算就有多高
直升機近在頭頂,可就是瞄不上——某防空旅2連班長裴鵬鵬至今記得那尷尬的一幕。
那天,裴鵬鵬正進行某型高炮“追隨瞄准”課目訓練,靶子是挂在一條線上的教練器,戰士總結的很形象:兩個杆一條線,靶子來回躥。即使是新戰士,兩天就能駕輕就熟。至於裴鵬鵬,用他話說就是:躥也躥不快,蒙眼打下來。
可說時遲那時快,天上不知打哪冒出來一架軍用直升機,做夢都想“射天狼”卻苦於沒機會的裴鵬鵬立刻興奮起來,可手腳並用的他卻發現,自己壓根就瞄不上。
那一刻,裴鵬鵬漲紅了臉。
為何平時練得挺好,“狼”來了卻如此悲壯?
是練得不對嗎?沒錯,平時就是這樣要求的。
有人把這事講給新上任的旅長金宏鵬,聽完之后,他心急如焚。是啊,能不著急嗎?試想,如果那就是真正的戰場呢?
很快,該旅與友鄰空軍、陸航部隊建立協作訓練機制,定期請“狼”入“室”。
今天的裴鵬鵬早已今非昔比,面對直升機,“不管躥多快,也能打下來”。
基礎訓練是在操場完成的,可若人在操場、心也在操場,即便平時流再多的汗,戰時依然無法少流血。金旅長也從中總結出一個道理:今天的基礎訓練,更需我們站在操場、盯著戰場。
問題是:演兵場上的真刀真槍自然逼著官兵真打實練,可在沒有炮聲隆隆、殺聲震天的操場上,如何讓官兵嘴上喊著“狼來了”,手上練著打“狼”的招?
為此,濟南軍區接連出台《實戰化訓練規定》《夜間訓練規定》《海上適應性訓練規定》等規定,按實戰要求對基礎訓練課目內容、組織實施進行細化。他們還組織全區迫擊炮射擊、班戰術、刺殺操等23個基礎課目集訓,連續兩年組織夜戰實兵演習,對夜間機動、夜間實彈射擊等125個夜訓重難點基礎課目進行規范,“目的隻有一個,拉近基礎訓練訓戰差!”
站在操場緊盯戰場,軍區部隊基礎訓練呈現別樣風景——
某炮兵旅官兵苦練火炮構工、瞄准、裝填基本功,快打快撤僅需兩三分鐘,比大綱規定時間大幅減少。旅長劉金華說的好:現代戰爭發現即摧毀,要麼快起來,要麼被消滅。
某防空旅組織“夜間抗擊空中目標”實彈射擊訓練,漆黑的夜裡數十輛車快速佔領陣地,“防空燈都不讓開,嚇出我一身冷汗。”那場景,連駕駛員都后怕。
在某師,信息獲取、目標優選、精確輔助決策等“新詞”正改寫著師機關參謀人員基礎訓練“課程表”。
在某摩步團,火炮實彈射擊,靶子從石灰靶改為迫擊炮打炸點,逼著官兵眼疾手快。
年年打基礎、年年“一年級”的怪圈必須破除:讓羽翼豐滿者先飛、體格強健者快跑
繁花落盡,綠滿枝頭,初夏正是部隊抓基礎訓練的大好時機。可對某團上士李明浩來說,他“難熬的冬季”正式開始。
就拿掩體構筑課目來說吧,他袖子一挽、胳膊掄圓,一會兒功夫,一個標准的跪姿掩體就“出爐”了。可直到他又挖好一個臥姿掩體,新戰士們才挖好跪姿掩體。
“要是使把勁,我還能再挖半個!”李明浩半開玩笑地說,這些課目的訓練就好比吃飯,有人吃不飽,而他早吃撐了,可問題是還要接著吃!
李明浩的郁悶,也正是某高炮團中士馬洪章的“傷心事”。
身為某型高炮1號手的馬洪章,被連隊官兵稱為“史上最牛1號手”。可一次演習,面對導調人員給出的“全班隻剩一人,單人操炮打擊空中目標”情況時,他急得滿頭是汗卻束手無策,因為他僅僅是1號手。
基礎訓練是學習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戰術的訓練,必須年年抓、年年訓,可年年都上“一年級”的問題也隨之而來。訓練觀念上的滯后,成為影響基礎訓練質量不斷“拔節”的“籬笆牆”。
“抓基礎訓練不能搞‘齊步走’,要因人而異,讓羽翼豐滿者先飛、體格強健者快跑。”濟南軍區近年大力推行崗位升級訓練,軍區出台《強化技戰術基礎訓練十條措施》,對升級訓練進行規范,區分專精訓練、兼職訓練、多能訓練3個等級,依據《大綱》建立升級訓練素質標准和內容體系,形成一整套崗位過關升級訓練機制。
如今,李明浩“漫長的冬季”一去不返。這不,當新戰士還練共同課目時,李明浩已考核達標順利進入專業訓練,正瞄准自己弱項——“夜間觀察炸點”這一難點下狠勁﹔而新戰士轉入專業訓練后,此時李明浩再次考核過關,正進行換崗訓練。
在某高炮團,共同課目一結束,馬洪章也直接“跳級”進入“二年級”,專攻2、3號手,他的目標是今年順利完成“單人操炮打擊空中目標”這一高難課目。
為徹底擯棄“一鍋煮”組訓模式,軍區要求實行大兵種小集中、小兵種大集中組訓模式,明確規定軍級單位統一組訓導彈、雷達、無人機等技術性強的專業,師旅團組織炮兵計算、偵察等人員數量少的專業集中培訓。
“星星還是那個星星,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籬笆牆’的影子不見了!”某防空旅推開升級訓練第一年,全能炮手、全能號手總數就增加8個百分點。
脫離實戰的考核,是戰斗力的“腐蝕劑”:豎起“考即戰”的指揮棒,部隊才能找准“練即戰”的訓練標尺
“軍區首長來拉動考核啦!”
接到作戰值班室打來的電話,正在營區檢查工作的某旅旅長,頭頂猶如炸響一顆雷,有點懵!
他第一反應就是:拉防空警報。
不一會兒,首長的車隊駛入營區。抬腕看表正好中午12點,加上刺耳的警報,“那感覺真像一場戰爭不期而至!”他事后回憶說。
自2013年年初開始,濟南軍區便實行由主要領導帶隊,採取臨機指定單位、現場抽考內容的方式突擊拉動考核部隊,重點考基礎課目。
軍區首長親自坐鎮監督、親自導調評估……陣勢前所未有。
確實,訓練年年考,這次大不同——
某海防團分隊軍官步槍射擊考核,大家跑完5公裡,氣喘吁吁來到射擊位置發現,隻有滿地的步槍零部件,一旁的考官已開始計時﹔
某型火炮夜間實彈射擊考核,參考官兵一上陣就“傻”了,空中飛的是全區速度最快、最先進的靶機﹔
某型雷達“搜捕目標”考核,戰士們看到軍區抽調的雷達干擾站就在50米處,正對著雷達、開著最大功率……
正如軍區領導所料,拉動考核引發一場“頭腦風暴”,從基層到機關,從將軍到士兵,還缺哪根弦、離打贏還有多遠、該怎樣訓練……一連串問號,如響鼓重錘,回響在全區官兵的心頭。
“首當其沖”、第一家接受突擊拉動考核的某摩步團,暴露出“難險課目粗訓漏訓”“戰術訓練走過場”等11類125個問題。
整改動員大會上,團長說,這樣的考核好,發現的問題我們還能解決在上戰場之前,不然上了戰場連改正的機會都沒有!
接下來,他們嚴訓實練,一年后,該團隨師接受軍委首長臨機抽點,圓滿完成任務。
“考核就如同風向標,一旦考核成為‘過家家’,不但達不到錘煉部隊的目的,還易助長練兵場上的歪風邪氣,成為戰斗力的‘腐蝕劑’。”對待訓練考核,尤其是基礎訓練課目考核,濟南軍區黨委始終認准一個理:沒有“考即戰”,即使考分再高,也不過是沙上建塔,風一吹就倒,根本無法經歷戰場硝煙的質檢。
常態化拉動考核、“考即戰”等從嚴施考的一系列規定和舉措,也連續兩年寫進軍區黨委工作報告,軍區還制訂下發《端正訓風考風“四從嚴”、“六不准”》,從難組織全區營連主官“軍事大考核、素質大排名”活動。
伴著軍區“考即戰”的指揮棒,這兩年,共有14個旅團接受了軍區首長突擊拉動考核。
上面豎起“考即戰”的指揮棒,部隊自然能找准“練即戰”的訓練標尺。
今年4月,一場軍區史上規模最大、條件最嚴,逐單位、逐專業、逐課目、逐人員的基礎訓練大考核拉開帷幕。考核的結果怎樣?該軍區軍訓部領導告訴記者:盡管考核難度增大,但考核成績卻不降反升。
上圖:濟南軍區某旅在實兵對抗演練中組織火炮集火覆蓋“敵”陣地。
陳 強攝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