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軍區某邊防團依托山地開展夏季體能訓練——
南疆練兵有“熱度”
■本報記者 陳典宏 通訊員 馮 強 宋邦穩
高溫酷暑日,練兵好時節。入夏以來,南國邊關氣溫一路飆升,廣西軍區某邊防團官兵的練兵“熱度”,卻一點也不亞於氣溫。
“嘟!”隨著一聲哨響,隻見3名戰士如同離弦之箭,頂著烈日沖上山坡。盡管室外氣溫近36攝氏度,山陡石多,戰士們卻健步如飛,如履平地,很快便沖上了山巔。連長王鬆一看表,不禁喜出望外:“這組戰士跑得比較快,比前一組快了3秒。”這是三連巡邏小分隊在執勤途中因地制宜組織官兵進行的爬山比賽。烈日下,官兵們一張張晒得黝黑、熱得通紅的臉龐,一身身汗水濕透、鹽漬斑斑的征衣,無不展示著邊防軍人與驕陽較量的虎虎生氣。
項目設置巧安排,因地制宜搞鍛煉。該團所屬各邊防連隊大都駐守在大山深處,山坡接力賽、沖山頭往返跑、負重登頂、山坡跳遠等體育活動,“寓練於樂”,挑戰體能極限,歷來都是官兵喜歡的比賽項目。
為什麼官兵對山地比賽熱情高漲?團政委程昭善說:“團裡防區邊境線多以山岳叢林地為主,山高坡多,草深林密,夏季山裡天氣悶熱,巡邏對官兵的體能素質要求更高,山地比賽比平地比賽難度大,但樂趣也多,這樣不僅有利於官兵鍛煉體能,更貼近日常巡邏執勤實際,所以深受官兵的青睞。鍛煉的花樣多了,大家鍛煉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去年,三連巡邏小分隊在巡邏途中,突然接到值班人員通報,在青龍嶺頂端的界碑附近發現情況,要求巡邏小分隊立即趕至現場。面對近千米的高山,官兵們憑借平時練就的“爬坡硬功”,不到20分鐘就迅速到位,順利處置了邊情。
在該團某陣地,記者被一幕獨特的障礙訓練所吸引:隻見班長一聲令下,一名戰士猶如下山猛虎,從無名高地向凹部狂奔而下,箭步跨越橫杆,側身越過矮牆,飛身攀越高板,俯身穿越橋洞,緊接著向高地頂端沖去,輕身攀登上絕壁牆,環繞塹壕快速通過隱蔽部,靈活敏捷地繞過釘板、竹簽陣、低姿匍匐鑽過短洞、橫欄……一連串緊張刺激的越障“表演”后,沖向終點。
令人驚奇的是,整個過程都在深約1.5米、寬不足1米的塹壕內完成。塹壕全長近600米,障礙物更是多達26個。據連隊指導員裴紅炬介紹:這是官兵在現有工事、設施的基礎上探索出來的障礙訓練法,曲折的運動路線,緊貼實戰的障礙設置,既鍛煉了力量、速度、靈活性、柔韌性,又讓官兵熟悉了陣地戰術環境設置,進一步提升了單兵的綜合作戰技能。
運動心理學告訴我們:運動者從事鍛煉的心情越愉悅,鍛煉效果越明顯。體能訓煉隻有力求豐富多彩,增強吸引力和可操作性,讓官兵在心理上和訓練“零距離”,才能實現訓練效果的最大化。針對夏季體能訓練中官兵容易出現畏訓、躁訓、厭訓等情緒,他們摸索出10余種頗具邊防特色的小游戲,在訓練間隙穿插進行,有效提高了體能訓練效果。
一系列富有邊防特色的夏季體能訓練課目,不僅磨煉了官兵的戰斗精神,更提高了官兵的綜合體能素質。在最近一次體能考核中,該團官兵體能優良率達到9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