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軍事訓練不允許“磨洋工”

2017年10月30日08:41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練兵是為了遂行任務、備戰打仗,這個目標任何時候都不得替換、不能偏移。不久前,某旅領導在講評部隊訓練工作時談道:個別連隊訓練存在“磨洋工”。這種問題必須堅決停止和糾正。

“磨洋工”意味著出工不出力。訓練“磨洋工”,就是沒把保質保量提高戰斗力放在第一位,而是把訓練時間消耗完了事。部隊按時帶出、照點帶回,在訓練場上輕飄飄、沒壓力,提升多少、收獲多大,不較真不深究。這樣一來,訓練豈不成了得過且過?耗時豈不成了練兵目標?此種現象雖是個別,卻值得警惕。

軍隊首先是戰斗隊。打仗是你死我活的實力比拼,本領不新、本領不濟是要吃敗仗的。和平年代的可貴,對軍隊而言就是能夠系統深入地抓好練兵備戰。從這個角度講,訓練場上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珍貴的,爭分奪秒強體能技能、增智能心能,是為了戰時少流點血、多些底氣。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強調“戰斗力標准”、大抓“實戰化練兵”,目的就在這裡。在演訓場戰味、硝煙味越來越濃厚的今天,“磨洋工”實在不應該。

有什麼樣的准備,就會打什麼樣的仗。戰爭年代,我軍即便戰事頻仍,依然嚴抓訓練不放鬆,這就是我們能夠“橫掃千軍如卷席”的一個重要原因。陳賡曾在《四縱軍事工作綜合報告》裡說:“參戰部隊很少獲得訓練機會,但尚利用一切行軍間隙、戰前時間進行了間隙教育與隊前教育。”隨戰隨練、前面打后面練、這一部分打那一部分練,針對當前戰爭特點和任務,缺啥學啥、要什麼學什麼。淮海戰役中,部隊或在行軍前、或在宿營后、或在行軍中,抓緊練習打援、野戰攻防、村落攻防,“因與現實聯系很緊,官兵特別認真,故收到效果很大”。

與過去的戰爭相比,現代戰爭具有爆發更突然、打擊更精准、持續時間更短等鮮明特征。沒有快速反應、迅即回擊、高效制勝的能力,就難免挨打吃虧,而這種能力的形成來自平時的枕戈待旦、千錘百煉。那種“戰爭來了再去適應”“戰斗打響自然會適應”的想法,是斷然上不得戰場的。

“設使平日所習所學的號令營藝,都是照臨陣的一般。及至臨陣,就以平日所習者用之,則操一日必有一日之效,一件熟便得一件之利。”明代戚繼光提出,練兵必須堅持實戰化標准,做到練習一日必有一日的效果,熟悉一件兵器便得一件之鋒利。練兵備戰容不得鬆懈怠惰,隻有抓緊抓實,提高單位訓練時間的含金量,才能適應戰場、打贏戰爭。(唐將彬)

(責編:韓笑(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