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也能玩槍械、看戰機,軍營不再是“禁區”

2016年9月1日,新疆和田軍分區八一幼兒園組織小朋友走進部隊參觀體驗,一名戰士在宿舍內為幼兒園的小朋友演示整理內務。岳小平 攝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們的軍隊是人民軍隊,我們的國防是全民國防。讓全民共享國防建設的巨大成就,近距離觸摸人民軍隊的時代脈搏,既是全民的心聲,也是人民軍隊邁向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偉大目標應當具備的自信。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打開營門,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國防事業,有利於軍隊的正能量向社會外溢。日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營開放辦法》頒布實行,回顧近些年軍營開放活動實踐,幾多願景令人期待。
從看內務、踢正步到玩槍械、看戰機——
軍營開放日形式之變彰顯軍隊的強大自信
早期的軍營開放局限於看內務、踢正步,由於內容和形式上偏於保守,還遭到過“冷遇”。
前些年,某縣級市邀請市民到部隊參加軍事體驗活動,當地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各社會團體紛紛積極預約。但是,由於活動形式老套,觀賞性和參與度不高,把“軍營開放日”開成了“軍營座談日”,令不少參觀者帶著遺憾提前退場。
如何在確保軍事保密安全的基礎上,讓軍營開放少點隔靴搔痒的遺憾,實現“叫好”與“叫座”雙豐收?這是各地探尋的課題。近些年,一些地區和部隊紛紛在軍營開放規模和層次上試水。
記者以“軍營開放”“軍事體驗”等為關鍵詞,在互聯網上檢索到相關信息多達1.6萬余條,其中10余個“首次”前綴,讓人們清晰地看到“軍營開放”的演變和升級軌跡:
1997年7月,香港回歸。駐港部隊進駐后舉辦了首屆“軍營開放日”,開創全軍先河,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當地公眾與駐軍的隔閡,增強香港市民對國家的認同感。此后,“軍營開放日”成為駐港部隊的名片和香港市民的“嘉年華”,20年來未曾間斷。
2013年9月,遼寧省鞍山市以“情系藍天,圓夢中華”為主題,在空軍航空兵第一師舉辦“軍營開放日”活動,來自鋼城鞍山的近200名市民走近空軍航空兵部隊,近距離感受撼人心魄的飛行訓練,與戰鷹親密接觸,這也是空軍航空兵部隊首次向社會公眾正式開放。
2015年11月,人民空軍在成立66周年之際,組織空軍航空兵、空降兵、地空導彈兵、雷達兵等18個不同兵種,分別在14個省(市)的部分大中城市,同步舉辦“軍營開放日”活動。這也是我軍歷史上舉辦的規格最高、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次軍營開放活動。
2016年9月,空軍舉辦第五屆航空開放活動,是近年來部隊實施軍營開放程度最高的一次,主辦方不僅安排了跳傘、飛行表演等抓人眼球的項目,還有30多個型號40多台空軍裝備集體亮相,同往年相比,這次航空開放活動向公眾展示的武器裝備信息化程度更高、體系完成度更強,創下歷次航空開放活動之最,其中轟-6K等12型裝備更是首次向公眾展示。
“在確保軍事秘密安全的原則上,官兵平時練什麼,就讓群眾看什麼﹔部隊裝備什麼、就向群眾展示什麼﹔軍營最具特色的地方在哪裡,就把群眾的視線集中到哪裡,國防教育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這是許多單位總結軍營開放活動時得出的一條經驗,隨著軍營開放理念的放開,過去被視作“禁區”的軍營逐步進入公眾視野,很多“不可想象”漸漸成為現實。
2017年8月11日,第六屆中國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在吉林省長春市大房身機場舉行,觀眾參觀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林 宏 攝
從指定人群到全民參與——
讓每名愛國人士享有觸碰軍營的機會
長期以來,國內“軍營開放日”大部分為有特定對象的活動,多局限於政府公務人員、學生以及報名參軍的應征青年等指定人群,而對於廣大普通社會群眾而言,大都隻能望而興嘆。
這些年,以海、空軍為代表的軍種部隊在開放范圍上大膽創新,打破過去安排指定人群參加的做法,通過網上預約等方式公開邀請,讓更多民眾可以近距離感受軍營。
2012年9月,武漢市舉辦首屆“軍營開放日”,向社會公開發放入場券,3000余市民以自願報名的形式到現場零距離目睹空軍的風採,其開放程度和規模均創全國之最。空軍地面部隊向社會開放的首秀,在境內外產生了積極的效果。
2015年,湖南衛視推出大型國防教育節目《真正男子漢》,邀請當紅明星深入一線部隊,改變身份,體驗真實的軍營,用大膽時尚的娛樂節目方式,全方位展示軍營真實面貌,不僅填補了軍營文化傳播的一塊空白,更是滿足了廣大觀眾走進真實軍營的強烈好奇心。
2016年5月,湖北省邁出新的一步:在以“青春有約,走進軍營”為主題的“軍營開放日”中,該省首次將網易、澎湃和一些知名的網絡自媒體請進軍營,以全媒體直播的形式,進行實況報道,引得網友紛紛圍觀,在短短不到兩天的時間內,其微博話題閱讀量就達到了“1000萬+”,並一躍佔據軍事類話題排行榜第一名。
2017年7月,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遼寧艦航母編隊赴港首次向香港市民開放參觀,駐港部隊公開派發2000余張參觀卷,吸引大批市民通宵排隊,盡管數量十分有限,不能滿足所有人需求,但這種開放的姿態還是贏得香港市民紛紛點贊。
“全民開放固然會有一些風險,但不能因噎廢食抹殺民眾對國防的熱情。我們需要做的,是用制度措施的完善去彌補風險的缺口,讓每名愛國人士享有觸摸軍營的機會。”一位長期從事國防教育工作的領導說,“‘軍營開放日’的全民開放,是對全民國防最好的注腳。”
從感官刺激到情感升華——
近距離觸摸軍營,國人追求的不只是過把眼癮
對普通百姓而言,《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營開放辦法》出台,意味著他們將有更多的機會踏進戒備森嚴的軍營,探尋神秘的部隊生活,接觸先進武器裝備。然而當夢想照進現實,民眾追求的只是過把眼癮嗎?
留美學生易典全程參加了武漢市第二屆“軍營開放日”,在此之前,他曾多次參觀美國華盛頓的航空航天博物館和佛羅裡達州的NASA,那裡的各種先進武器裝備令他驚嘆。參加完武漢“軍營開放日”后,他在隨筆中寫下這樣的感受:
“在國外,每每看到美國孩子對著航天飛機大喊‘太酷了’的時候,我的興奮總是隔著一層。游子在外,故土情深,眼前的一切雖然夠炫,但終究不是自己國家的。今天,置身軍營,看到屬於自己國家的先進武器裝備,一種莫名的親切感、自豪感油然而生。”這篇飽含真情的觀后感,被當地媒體刊發后,在互聯網上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和共鳴。
“走進軍營、感知部隊,有利於增強民族自豪感。”湖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喻立平說,其實,老百姓追尋的不只是一種簡單的感官刺激,更是一種國防實力和民族精神的見証和滿足。
對香港而言,軍營開放則具有更為特殊的意義。一位長期關注駐港部隊的媒體人透露:解放軍進駐之初,軍民關系並不像現在這樣密切。進駐前,香港傳媒曾做過一次調查,有八成香港市民認為,駐香港部隊總部應該設在新界,那裡緊靠內地,遠離香港繁華地帶,而此前駐港英軍總部一直設在香港中心地帶——中環。
面對憂慮,駐港部隊用“軍營開放日”這一窗口贏得了公眾滿滿的信任。2011年,駐軍首次開展“香港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活動。一位香港大學生寫下了這樣的體會:“在駐香港部隊的經歷,改變了我對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對國家的認識,以及對解放軍的認識。”
從疑慮到觀察,再到信任,這是香港市民對駐香港部隊態度轉變“三部曲”。“駐港部隊通過開放日、安靜外交和保持低調贏得了朋友。”這是香港一家有影響力的報紙得出的結論。
一項數據顯示,香港市民對駐港部隊的認同率由初期的37%攀升到現在的98%。
“窗口”打破的是神秘,帶來的是感動、自尊和信任。軍營開放的溢出效應早已不能單純地用普及國防知識、滿足民眾好奇心簡單概括。有媒體曾形容《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營開放辦法》為“千呼萬喚始出來”,它承載太多的期盼和渴望,我們堅信,日益強大而自信的人民軍隊未來還將給民眾帶來更多的驚喜。
從舉辦之初遭遇諸多難題到如今民眾和駐軍部隊參與熱度一年比一年高——
大膽嘗試,武漢蹚出“軍營開放日”路子
在今年第17個“全民國防教育日”前夕,武漢軍地以“愛我人民愛我軍,同心共筑中國夢”為主題的“軍營開放日”活動在駐漢空軍某基地圓滿結束。活動吸引了包括機關公務員、大中小學學生、企事業員工、復轉軍人、普通群眾在內的3000余名市民參與體驗。
這是武漢成功舉辦的第5屆“軍營開放日”活動。2012年,中央印發《關於加強新形勢下國防教育的意見》指出,要積極探索城市駐軍向社會開放的有效途徑。武漢軍地積極響應,摸著石頭過河,大膽嘗試,蹚出了軍營開放的武漢實踐之路。
武漢舉辦“軍營開放日”從首屆到現在,參與人數和開放程度逐年遞增,收到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事實上“軍營開放日”活動舉辦初期,礙於傳統觀念、安全保障、習慣做法和制度機制等多方面因素也遇到了不少難題。
“其中最大的阻力是來自部隊方面,這是我們始料未及的。”武漢市國防教育辦公室主任張雲飛坦言,很多部隊領導認為部隊是保密單位,讓老百姓去參觀新型武器裝備,安全風險太大。
針對部隊擔心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困難,武漢軍地與承辦部隊一道反復分析研究,制定了一攬子行之有效的應對舉措。
考慮到參與活動市民數量較多,在征集人員時,採取單位集體組織和社會公開征集相結合,規定通過單位集體組織的觀眾人數不低於70%,確保活動現場總體可控。
嚴把人員審核關,面對參與活動人員復雜的現狀,由相關部門進行身份審核﹔嚴把信息保密關,要求媒體和市民不得隨意拍攝,新聞報道內容必須經部隊審核后發布﹔合理設置開放區域,承辦活動部隊在非開放區域,設置警示標識,加強現場管控。
針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在現場組織上制定完善的交通疏導預案,周密的應急保障預案,醫療急救中心,配套的生活設施。每次組織“軍營開放日”活動,都要求開辟多條車輛和人員應急撤離通道,制定包括應對擁擠踩踏、建筑垮塌、人員發病、群體騷亂以及火災車禍等突發事件的一攬子應急處置預案,並反復組織演練。
多位一體發力形成了垂直立體式的“軍營開放日”安保體系,破解了承辦部隊的難題,打消了部隊領導的顧慮。
2012年9月15日,武漢首屆“軍營開放日”活動在駐漢空軍某部成功舉辦,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
觀看軍事訓練、裝備展示、體檢輕武器射擊、品嘗連隊伙食……一系列的活動,讓市民們親身體驗軍營一日生活,實現了軍民的零距離交流,深受武漢市民喜愛。
很多市民以前總感覺部隊很神秘,參與活動后,深切感受到了人民軍隊的風採,並大加贊賞。
不僅市民們有如此感慨,通過承辦“軍營開放日”活動,也讓部隊領導深深感到,這個活動不但拉近了老百姓與部隊的距離,增進了對部隊的了解和認同,讓百姓在潛移默化中接受國防教育,而且進一步強化了官兵的榮譽感和使命感,促進了部隊的全面建設。
“軍營開放日”活動帶來的雙向效益,扭轉了早些年部隊不願辦、不敢辦的局面。一時間,武漢駐軍紛紛向“軍營開放日”活動拋來“橄欖枝”。6年來,“軍營開放日”活動先后走進海軍、空軍、陸軍、武警等多家駐漢部隊和院校。活動熱度一年更比一年高。
相信武漢市“軍營開放日”活動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營開放辦法》的出台,必將更加規范有序地向社會全面鋪開,必將為鞏固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系,實現中國夢
匯聚全社會愛國 強軍的磅礡力量
為推動軍營開放工作扎實有序開展,持續激發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熱情,經中央軍委批准,中央軍委辦公廳日前印發《中國人民解放軍軍營開放辦法》。這是新形勢下發揮軍隊資源優勢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普及深入的重要舉措,為各部隊規范有序組織軍營向社會開放提供了基本遵循。軍隊將以更加規范和穩定的方式、以更加積極和自信的態度,向全社會開放軍營,讓普通百姓有更多機會近距離一睹新時代軍隊建設成就和中國軍人的風採。
軍營開放有利於民眾感受新時代人民軍隊的強軍脈動。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多災多難的歷史,讓中國人民對建立強大的國防和軍隊充滿渴望,中國夢與強軍夢在人民心中始終密切相連。隨著我國邁入由大向強的關鍵發展階段,中國軍隊正向著實現新時代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闊步前進。軍營開放讓更多民眾有機會走進軍營,親眼目睹先進軍事裝備風採,領略濃厚的軍事文化,感受官兵昂揚的戰斗精神,增進對全面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以及部隊建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的了解,傳遞新時代人民軍隊強大、自信的形象,增強民眾的安全感、自豪感,增進對人民軍隊的擁護和信賴。
軍營開放有利於民眾主動接受國防教育增強國防觀念。堅定的國防信念是矗立在民眾心中的堅不可摧的精神長城,國防教育是厚植國防觀念的重要途徑。軍隊不只是一支國防力量,軍營和軍營文化還是重要的國防教育資源。軍營開放是變傳統的國防教育“走出去”為“請進來”的有效途徑,化被動為主動,逐步消除民眾對軍營的“神秘感”,讓火熱的軍營化解冷冰冰的高牆造成的心理隔閡,滿足人們渴望了解部隊、走進軍營的願望,有助於增進民眾對軍隊和軍人的理解與支持,密切新時代軍政軍民關系。近年來部分軍營舉辦“開放日”實踐表明,軍營開放不僅拉近了公眾與部隊間的距離,還普及了國防知識,增強了民眾的國防觀念。
軍營開放有利於激發新一代青年從軍報國意願。“執干戈以衛社稷”幾乎是每個人青少年時期的英雄夢,但長期在和平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卻時常感慨“英雄無用武之地”,缺少憂患意識,認識不到歲月靜好背后是一代代軍人在負重前行。軍營開放讓更多青少年走進軍營熟悉軍事,為他們飛揚的青春注入了一份來自軍營的剛健之氣,在他們歲月靜好的頭腦中打下國防觀念的烙印,從小樹立國防意識。讓更多青少年看到新時代的軍營不僅不是想象中的單調與枯燥,而是大批“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高素質人才聚集地,是個人成長進步的大舞台,引導他們把中國夢、強軍夢與青少年英雄夢及未來發展的個人夢相聯結,在青少年中營造“好男兒要當兵”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軍營開放有利於匯聚全社會愛國強軍的強大動力。國防關乎全民,參與更需全民。軍營開放是發揮軍隊資源優勢推動全民國防教育普及發展的現實要求,為開展國防教育提供了鮮活教材,這是世界許多國家都通行的做法。駐港駐澳部隊連續多年組織軍營向港澳居民開放,受到普遍歡迎,港澳民眾也把駐軍看作維護安全穩定的“定海神針”。相比於其他國防教育形式,軍營開放是民眾與部隊的直接溝通交流,現場參與和近距離的互動,達到了極好的國防教育效果。開放軍營不僅是一項具體的政策,也是一種胸懷、一種姿態,更是新時代人民軍隊由內而外的強大自信。通過軍營開放展示軍隊的良好形象,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地感受我軍優良傳統和改革發展成就,增進其對建設強大軍隊的自豪感、認同感,也可進一步激發官兵榮譽感使命感責任感,進而匯聚起強國興軍的磅礡力量。(何武濤 呂春峰 洪培舒 董栓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