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解讀世界“第二軍人”:外軍文職人員知多少?

2017年11月13日09:44 | 來源:中國軍網
小字號
原標題:解讀世界“第二軍人”:外軍文職人員知多少?

資料圖:外國軍人。中新社發 陳文 攝

我軍文職人員是一支理想堅定、信仰如磐的隊伍﹔是一支本領過硬、能力出眾的隊伍﹔一支敢打硬仗、可堪重任的隊伍。他們用青春與熱血、忠誠與奉獻為實現強軍夢貢獻力量。2017年11月10日新修訂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文職人員條例》公布實施,《條例》貫徹了習近平強軍思想,健全完善了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制度的重大創新成果,是建立統一的文職人員制度的重要基礎法規。那麼,關於外軍文職人員,你知道多少?

當今世界許多國家的軍隊都建立了文職制度,大量使用文職人員。軍隊文職人員,是指以非直接參與戰斗為主要特征,以非現役合同雇佣為主要方式,以保障軍隊作戰效能和體系運行為宗旨的輔助性國防人力資源隊伍,是很多國家武裝力量構成中除士兵和軍官之外的第三個基礎支撐要素。

不同國家對文職人員的稱謂有所不同,俄軍稱職工,日軍稱非制服職員,南斯拉夫稱民職工,美軍和德軍稱文職人員。從世界范圍看,文職人員在各國軍隊力量構成中大都處於重要地位,是現役軍人的助手和補充,西方一些媒體稱他們為“第二軍人”。

從軍事歷史上看,外國軍隊實行文職人員制度由來已久。英國先於十九世紀形成現代意義的軍隊文職人員制度,美軍建軍初期即沿襲英軍做法實行文職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軍、日本自衛隊、原蘇軍也大量配備文職人員。歷經百余年實踐,文職人員制度已成為西方國家推行軍官職業化的重要輔助制度。

資料圖:外國軍人。中新社發 陳文 攝

當今世界許多國家軍隊中,文職人員所佔比例都比較高。英軍文職人員共8.6萬多人,比其海軍和空軍軍人加起來還多,平均每2名現役軍人后面就有1名文職人員。法軍現有文職人員近10萬人,約佔總兵力的17%。日本防衛省全部為文職人員,統合幕僚監部23%為文職人員。印軍文職人員約為20萬,佔總兵力的14%,陸軍司令部中,文職人員佔26%。美軍文職人員近80萬,國防部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下屬的17個業務局中,90%為文職人員。

美國一位高官曾說過,如果沒有文職人員,美軍的作戰、訓練與戰備就無法進行。曾有數據顯示,在美軍戰略投送力量中,運輸司令部文職人員19104人,佔總人數13.8%﹔軍事海運司令部文職人員5500人,佔總人數61.1%﹔空中機動司令部文職人員9482人,佔總人數7.3%﹔軍事水陸部署與配送司令部文職人員超過2000人,也佔總人數50%左右。在文官控制軍權、國防部統管三軍的美國,《憲法》和《國家安全法》規定國防部長和副部長、助理部長,以及三軍軍種部部長都由文官擔任,這些崗位雖然受黨派政治影響不斷更迭,但還是為高級文職人員實現個人價值提供了施展平台和法律保障。

外軍文職人員有哪些來源呢?外軍文職人員的來源主要有4個途徑。一是來自服役期滿的軍人。軍方與服役期滿且又有技術專長的軍人協商,使他們轉為軍隊的文職雇員,繼續在軍隊工作。二是從社會上直接招聘。軍方根據軍隊的需要,對口招聘地方具有較豐富工作經驗的技術、管理人才或一般職員,如醫生、律師等。從社會上直接招聘的文職人員還包括海外駐軍通過駐在國政府招聘的當地人,即間接雇員。三是從地方大學應屆畢業生中招聘。美軍每年都從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著名院校招聘有關專業的應屆畢業生為文職人員,以充實其科研、管理隊伍。擔任一般專業技術工作的文職人員中的相當一部分,也直接從地方大學應屆畢業生中招聘。四是從政府離職人員中挑選。法軍文職人員90%從地方招募,10%由退役軍官改任。美國聯邦政府人事管理辦公室定期公布政府各部門上報的離職人員名單,供美軍文職人員管理者參考吸納。

除直接由軍人轉為文職人員的情況外,外軍招聘文職人員均需通過公開考試擇優錄用,具有服役經歷的人員通常會享受優待條件。美國《陸軍時報》《空軍時報》和《海軍時報》等軍隊官方出版刊物上經常刊登軍隊招聘職員的廣告,工作性質、招聘條件、薪金待遇、工作地點、涉密等級等主要內容均被清楚地列出,有意者可與廣告中指定的人或機構聯系以獲取詳情。軍方經過考試從應聘者中擇優錄用所需人員,簽訂雇佣合同,並根據有關規定確定相應職級。

外軍文職人員除安排一般的基礎軍事訓練外,還要根據工作需要並適當考慮個人願望安排專業訓練,以提高其完成任務的能力,主要方法有單位自行組織和送院校深造。美軍主要通過崗前訓練、在職訓練、院校訓練、戰前訓練等方式,提高各類文職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效率。美軍經常派遣文職人員到政府大學、私立大學或公司學習,國防大學每年招收學員中文職人員佔比達60%。英軍除對新錄用的文職人員進行任職前軍事訓練外,在任職后還根據所在單位任務和要求,對他們進行相應專業訓練。

外軍文職人員主要由官員、職員和工人組成,基本上是非指揮崗位的專業技術人員、行政事務和生活保障人員。除作戰部隊原則上不使用文職人員外,文職人員分布在軍隊眾多部門和崗位,主要包括四類:一是重要決策崗位,美國國防部長、陸海空三軍部長均為文職人員。日本防衛省本部和防衛設施廳領導都是文職人員。德國國防部的人事局、計劃司、組織司和裝備局等,也幾乎全為文職人員。二是軍事院校崗位。美軍陸海空各軍種院校教員中,文職人員所佔比例都在一半以上。日本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文職人員佔三分之二以上,防衛大學的文職人員比例甚至達到70%。俄軍院校中,普通科學文化教學崗位幾乎全部使用文職人員。三是后勤保障崗位,外軍中從事醫療衛生、軍工生產、裝備採購等后勤保障工作的,絕大部分為文職人員。美國后勤系統中,文職人員佔到93%以上。日本採購實施本部文職人員佔54%。

當前,世界很多國家軍隊的文職人員在參與決策制定、戰略咨詢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外軍文職人員擔負著軍隊的教學科研、偵察情報、后勤供給保障、機關行政事務管理以及軍隊高層決策咨詢等任務。不論在和平時期還是戰爭年代,文職人員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按照美軍奉行的總體力量原則,美國的武裝力量由三大塊組成:一是現役部隊兵力﹔二是文職人員﹔三是預備役部隊兵力。與美軍一樣,在其他國家的軍隊中,文職人員也佔有很大比重,處於十分重要的地位。美軍日常國防建設和對外戰爭中,每10名現役軍人就需要6名文職人員的支持配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僅支援陸軍作戰的文職人員就多達185萬人。在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中,直接支援美軍作戰的文職人員分別達88.1萬人和54萬人。在海灣戰爭中,美軍使用了6000多名文職人員,同時還雇用許多當地或第三國雇員從事戰爭支援工作。伊拉克戰爭中,美軍5萬多文職人員直接支持作戰部隊,是保証戰爭順利進行直至取得勝利的重要力量。

從世界范圍趨勢看,軍隊文職人員福利待遇較為優厚,總體略低於同級現役軍人並普遍高於地方同類人員水平。但美國專業技術類文職人員的總體薪金反而比同級指揮軍官高出20%左右,特別是聘用專家等特殊人才時往往給予更高和更優惠待遇,比如享受教育補助、績效獎金、生活消費補貼、分居補貼、交通補貼等幾十項津貼、補貼,約佔工資構成比例60%。美國國防部曾委托AES公司通過網絡和郵件系統對美軍10余萬文職人員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美軍文職人員對工資收入滿意率佔63%,73%認為“工作能夠實現自我價值”,綜合滿意度達75%。

外軍對文職人員制度的探索與實踐証明,軍隊文職人員在個人價值與事業追求方面能夠實現較理想的結合。對軍隊建設來說,用好文職人員,也能更好地提升人才利用的效費比,有利於軍隊建設和長遠發展。(李志文 鄧焜)

(責編:鄢玲淼(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