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為來年播種 基層人才接茬成長的奧秘在哪裡?

2017年12月15日09:3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人才接茬成長的奧秘在哪裡

  圖:“張公富創新團隊”人員結構圖。 葉羅思東繪

圖:意氣風發的創新團隊成員。 張雲龍攝

  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這既是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人才隊伍建設的科學規劃,也是對各級組織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出的時代要求。

  基層部隊如何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局面?陸軍裝甲兵學院蚌埠校區原教練團“張公富創新團隊”的實踐,為我們帶來了諸多啟示。

  人才培養需要超前意識——

  收獲的同時,要想著為來年播種

  “不帶出幾個扛活的骨干,就別想撂挑子!”今年上半年,已服役26年的該教練團一級軍士長胡德鑫提出想從保障崗位挪到教學崗位工作,團領導在談話時交給他這樣一個任務。

  “這項任務以往是由張公富班長牽頭的。”胡德鑫告訴記者,在他們團,當師傅的要是帶不出一批好徒弟,就不算合格,而他就是張公富帶出的徒弟之一。

  採取以老帶新的方法超前培養人才、超前儲備人才,是該團的傳統做法。記者了解到,該團每年都從新兵中篩選一批有潛力的苗子進入創新人才庫,每次重大演訓和教學保障任務都安排一定比例的新兵參與。2015年,團裡成立“張公富創新團隊”時,除了吸納一批技術過硬、成果豐碩的士官骨干,還特意挑選了一部分有潛力可挖的“新苗子”。

  某新型信息化裝備列裝前大半年,團裡就遴選出一批“種子選手”進駐裝備生產廠家學習,自制模擬訓練器材展開適應性訓練。裝備一到手,官兵們玩得“溜溜轉”,直接投入教學保障一線。

  上士王學發幾年前還是坦克維修領域的“生瓜蛋子”,但他幸運地被選入團裡的創新小組。原因是,經過考核組的多方評估,他在這方面有較大潛力。果不其然,經過幾年錘煉,如今王學發已成為團裡的維修能手。

  “人們常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基層部隊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必須要想在前、干在前,否則就會出現人才斷層的現象。”該團多位帶兵人都發出如此感嘆。比如,有的單位平時有演訓或比武任務都是訓練尖子上,尖子越磨越尖,隊伍越落越遠,結果尖子一退役,部隊的訓練水平馬上出現波動。

  “收獲的同時,要想著為來年播種。”該團一位領導說,“張公富退休已經半年多了,目前來看,團裡技術骨干人才接茬成長順暢,但3年后、5年后呢?人才建設一定要有長遠謀劃。”

  人才培養需要梯次配備——

  常青樹不是不落葉,而是始終有新葉在生長

  去年底,張公富退休時,上級領導也有顧慮,擔心他這攤活沒人接手,團隊創新能力隨之下降。

  “常青樹不是不落葉,而是始終有新葉在生長。”該團領導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老兵用得再順手,總有復退的一天,人才隊伍要始終保持活力,就應該做到梯次配備,做到“流水不腐”。

  前不久,記者來到“張公富創新團隊”,見到的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如果按進入創新團隊的時間來算,大家都是學友,但論拜師學藝,師徒關系卻分得很清。

  “人才的成長不是跳高,而是爬樓梯,要一步一個台階向上攀登。”這些年,創新團隊選人時,既有來了就能發揮作用的老士官,也有初出茅廬的新同志,他們之間形成了以老帶新、一級帶一級的“人才梯隊”。

  “防止戰斗力波動的關鍵是保持人才隊伍的穩定。”該團政治處領導說,這個穩定不是指一個人、一茬人,而是指整個人才隊伍的結構、培養的流程、形成的趨勢。

  梯次配備,在有的單位卻說易行難。

  要形成梯次,就要敢於把新人放在關鍵崗位磨煉。記者在採訪調研中看到,有的單位在人才使用上還是趨於保守,大項任務、重點攻關、難點項目還是習慣用“老將”。

  “老話說得好,百日笛子千日簫,小小胡琴拉斷腰。不花時間摔打,不給機會歷練,‘生瓜蛋子’永遠跟不上趟。”團領導告訴記者,在“張公富創新團隊”,大膽使用新人是一大亮點。每次演訓任務,都是新老搭配上陣。

  記者在創新團隊成果展廳看到,幾乎所有創新成果都是以老帶新攻關完成的。在展廳前半部分,基本都是張公富帶著“徒弟”胡德鑫、孔文富等人﹔而近兩年的創新成果,則是胡德鑫、孔文富等人帶著更年輕的同志。創新的接力棒,就這樣一茬茬傳遞下去。

  人才培養需要廣收廣種——

  隻要給機會給平台,人人都可能成為人才

  其實,“張公富創新團隊”過去叫“張公富工作室”。從“工作室”到“團隊”,雖然變化的隻有幾個字,但折射的是該團人才培養觀念的轉變。

  張公富是搞坦克發動機維修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工作室成立之初,匯集了團裡坦克發動機維修一線的骨干。團領導很快發現,僅僅搞發動機維修,工作室活力不足。他們分析認為主要問題有兩個:一是有的工作室專業性太強,團隊作為基層單位,好苗子挑選范圍窄,最終很可能因人才斷檔而名存實亡。二是走“精英模式”不長久,沒有發動群眾一起參與創新,小圈子內循環,起不到輻射作用。

  由此,“張公富工作室”變成了“張公富創新團隊”。該團打破專業壁壘,在全團范圍內挑選各方面的骨干人才和好苗子,廣泛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經過一段時間運行,一個覆蓋裝甲兵駕駛、通信、射擊等專業及兩棲、指揮、偵察等新裝備領域的士官創新團隊脫穎而出。

  在創新團隊帶動下,除了發動機維修領域,機電、火炮領域也不斷冒出能獨當一面的技術大拿。談及這,該團領導深有感觸:“隻要給機會給平台,人人都可能成為人才!”

  記者了解到,從去年底開始,該團結合演習保障、專業比武、換季普查等時機,組織創新團隊成員在全團集體會診,巡回授技。此外,他們還結合軍事職業教育試點工作,組織創新團隊成員共制作了51堂示范課、42堂微課,讓全團官兵都能共享經驗,提升技能。

  “林子大了,生態好了,好樹苗自然就多了。”記者在該團的士官人才檔案中看到,已經列入考察范圍,具備一定發展潛質的后備人才多達百余人。

  採訪結束時,記者得知這個團即將面臨調整改革,未來肩負的擔子可能會更重。該團領導信心十足:隻要人才接茬成長,部隊戰斗力建設就有了源源不竭的動力之源。(歐陽浩 吳繼宏 王昶)

 

(責編:鄢玲淼(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