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俄承認空軍基地遭炮擊:7架戰機被毀是“捏造”

2018年01月05日11:25 |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小字號

俄羅斯駐敘利亞赫梅米姆空軍基地遭到迫擊炮襲擊,傷亡慘重。”《生意人報》等多家俄羅斯媒體4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2017年12月31日,敘利亞極端組織武裝使用迫擊炮炮擊該基地,造成至少7架軍機和一個彈藥庫被摧毀,堪稱俄軍進駐敘利亞以來最慘重損失之一。俄國防部隨后發表聲明,否認7架軍機被毀,但承認這次炮擊造成兩名俄軍人員犧牲。俄方專家普遍認為,這些“捏造的信息”可能是西方對俄發動的信息戰的一部分。

俄媒率先披露“驚人消息”

《生意人報》稱,4架蘇-24前線轟炸機、2架最先進的蘇-35S多用途戰斗機和1架安-72軍用運輸機在這次炮擊中被摧毀,另外還有10多名軍人受傷。該報道是“援引兩名軍事外交領域消息人士透露的消息”,但沒有更多細節。俄國防部3日曾發布消息稱,一架米-24直升機於2017年12月31日在敘利亞境內緊急迫降時墜毀,2名飛行員遇難,但“飛機墜毀的原因是技術故障造成的,飛機墜毀前沒有遭到地面火力攻擊。”報道稱,俄防長紹伊古不久前剛宣布從敘利亞撤出36架戰機,就發生這樣的變故,未來俄軍可能不得不把部分戰機重新送回赫梅米姆加強戰備。

對於這些“暗示俄軍隱瞞傷亡”的報道,俄國防部4日稍晚發表聲明稱,媒體報道的“赫梅米姆基地遭炮擊導致7架戰機被摧毀”的消息與事實不符。俄國防部聲明承認,2017年12月31日夜幕降臨時,赫梅米姆機場遭到了一個機動型武裝組織出其不意的迫擊炮打擊。此次炮擊造成2名軍人犧牲。但《生意人報》有關武裝分子疑似“實際摧毀”7架俄軍機的報道是“捏造”的。目前俄駐敘航空兵集群處於戰斗准備狀態並繼續按使命全面完成所有任務。敘利亞安全機構正在採取措施,搜尋和消滅發動襲擊的武裝分子。

俄軍基地防護到底怎樣?

無論俄軍基地遇襲損失如何,但這起事件的確激起外界對俄軍機場安全問題的關注。俄《國家軍火庫》雜志主編穆拉霍夫斯基表示,這種流動性襲擊是最難以預防的,由於迫擊炮彈體積小、發射距離近,防空系統無法及時發現和摧毀它。

俄軍宣稱,在這次炮擊事件發生前,俄防空系統從未讓一枚炮彈或火箭彈射入赫梅米姆和塔爾圖斯基地安全區。據介紹,自2015年9月接手拉塔基亞城附近的赫梅米姆機場后,俄軍便全面展開要塞化建設,原有的兩條跑道延長到3000米以上,重新修繕12個機堡,新增一座空管塔台、兩座雷達站、物資倉庫、野戰廚房和加油站等。為保衛這些高價值目標,基地內部署了大量陸軍裝甲車輛和防空武器,包括BTR-82A輪式裝甲輸送車、“虎”式裝甲車、23毫米高射炮等。

同時俄軍還出動工兵,將廢棄的鐵絲網修補好並布設雷區,並在接近機場腹地的區域建起高高的土堤(主要針對技術維修部隊的停機坪),以抵擋火箭彈襲擊。2015年10月俄國防部向赫梅米姆增派一個營的“鎧甲-S1”彈炮綜合系統,專門攔截低速火箭彈、巡航導彈乃至無人機,后來又追加部署一個營的S-400地空導彈系統,以封鎖來自空中的襲擊。

除了消極防御,俄軍也一直在想辦法肅清基地周邊的敵對分子,擴展防御縱深。2015年12月,俄軍投入6部“平台-M”和4部“暗語”戰斗機器人,支援敘政府軍奪回拉塔基亞城郊制高點754.5高地。2016年底,俄軍更是把兩支驍勇善戰的車臣特戰營派到赫梅米姆,他們擁有在山地、城鎮街巷等環境下作戰的豐富經驗,非常適合保護處於極端組織炮火威脅下的赫梅米姆基地。

被美國信息戰所欺騙?

俄新網4日報道,俄議員克林採維奇認為,這次襲擊可能是美國暗中支持的。他認為:“在俄軍宣布大規模從敘利亞撤軍后,美國特種分隊開始培訓當地武裝分子,然后讓他們從事破壞活動。不排除此次對俄基地襲擊行動的極端武裝是由某個美軍特種分隊教官指揮的可能性。”俄軍高級將領此前曾多次指責美國領導的國際聯軍在敘利亞培訓武裝分子,任務就是要讓當地局勢陷入動蕩。

至於俄國防部指責部分俄媒“捏造7架俄軍機被摧毀的消息”,克林採維奇認為,這些媒體可能被美國發動的信息戰所欺騙。俄政治學家阿薩福夫也表示,這是西方對俄發動的信息戰。對在敘利亞以美國為首的聯軍來說,無法接受俄軍支持下敘利亞軍隊取得的勝利。他們利用一切機會損害俄軍形象,任何與俄軍損失有關的信息都將被夸大,以制造俄軍無力保衛自己基地的印象,未來還將會有大量的類似虛假信息。(田聿 柳玉鵬)

(責編:俞奕佳(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