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33℃,我軍神槍手如何“絕地求生”

2018年01月30日08:45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33℃,神槍手“絕地求生”

無人機航拍狙擊手精度射擊訓練。

1月23日晚,第78集團軍某特戰旅夜間訓練在-35℃的極寒條件下展開。

戰場偵察課目展開后不到20分鐘,參訓官兵的睫毛已經結出冰凌。

能否應對極寒環境,考驗一個狙擊手的綜合素質

北風呼嘯,雪野茫茫。特戰一連上士、狙擊手山長權選擇了一個“舒服”的姿勢等待目標出現:將槍自然搭在臂彎、蜷腿、抱臂、微微靠在剛剛挖好的雪窩棚內——這樣既能快速轉入接敵狀態,也能最大限度地保存體力,應對嚴寒挑戰。

接下來的5個小時,全旅包括山長權在內的100余名狙擊手,將在方圓10公裡的林海雪原中,僅憑一張手繪地圖和身上的少許物資,完成搜尋目標、狙擊目標、安全撤離等任務。

山長權曾多次參加狙擊手比武,還是營裡的狙擊手教員。但這次演練,讓他嘗出了新味道:“不光要看打得准不准,最重要的是綜合素質,要在極寒條件下完成野外生存、滲透、觀察、偽裝、反追蹤等一整套動作。”

“太酷了,簡直就和游戲‘絕地求生’裡一樣,班長咱倆能‘吃雞’不?”山長權的副手、下士張宇今年剛剛被選拔為狙擊手,第一次參加此類演練,顯得異常興奮。他口中的《絕地求生》是一款風靡網絡的射擊類游戲,“吃雞”則是游戲中勝利的代名詞。

山長權瞪了張宇一眼,指了指望遠鏡,剛剛張宇說話間的呵氣,險些呼到鏡片上。在這種極寒條件下,一旦呵氣彌鏡會迅速結成冰霜,這將直接造成任務失利。張宇趕緊調整呼吸,臉上的興奮勁也逐漸褪去,慢慢地體味“寒將軍”的威力。

“能否應對極寒環境帶來的種種困難,考驗一個狙擊手的綜合素質。”此次演練的策劃者之一,特戰二營作戰參謀、全軍優秀狙擊手康英劍說,極寒天氣給官兵體能、武器性能都帶來了極大挑戰,當狙擊戰術加上-33℃這個砝碼時,一呼一吸都關乎任務成敗。

現代戰爭中,狙擊手代表著全新的作戰理念

一寒生百難。低溫條件下,狙擊手的體能消耗巨大,匍匐時間一長身體便會凍僵﹔皚皚白雪,日光反射強,長時間瞄准容易造成雪盲﹔積雪中的行動軌跡不易消除,給雪野潛伏帶來麻煩……

面對種種難題,近半的隊員沒到半天就被淘汰出局,根本沒有機會打出那一槍。回過頭再看山長權選擇的狙擊陣地就豁然開朗:位處山腰幾塊巨石間,順風順光,前方就是一片開闊地,能最大限度地發揮狙擊優勢。

“這僅僅是狙擊戰術中,選擇狙擊陣地這一項。”康英劍介紹,現代戰爭中,狙擊手代表著全新的作戰理念,不再僅僅是槍法准的戰士,而是戰技全面的特戰精兵,有著一整套規范的戰術流程。此次演練還將考察狙擊手們在極寒條件下,確認目標特征、規劃任務路線、偽裝潛伏、偵察記錄敵情、撤離轉移等方面的戰術素養。

在人們腦海中,“槍王”、“神槍手”等狙擊手的傳奇形象,集中誕生於二戰時期。芬蘭人西蒙·海耶,在1939年至1940年的蘇芬戰爭中,3個月內擊殺540多名蘇聯人。而蘇聯“神槍手”瓦西裡·柴瑟夫,狙殺至少149名德軍,成為電影《兵臨城下》的主人公原型。

然而,隨著現代戰爭形態的不斷發展,今天的狙擊手與傳統的“神槍手”有著本質區別。狙擊作戰由一般的配合性行動,提升為獨立的作戰樣式,甚至是決定性的作戰樣式。擔負著破壞襲擾、偵查引導、狩獵狙殺、支援掩護和監視警戒等重要任務。而康英劍在去年帶隊參加國際狙擊競賽的過程中,淘汰的第一名隊員,正是一名“神槍手”——

在去年的“狙擊邊界”國際比武競賽集訓中,下士小梁是大家心目中的種子選手,步槍300米臥姿射擊能夠穩定在95環左右,體能更是優異。但是性格卻毛毛躁躁。在一次射擊訓練中,驗槍時槍膛裡還留存一發子彈,結果被淘汰出局。

一個合格的狙擊手,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神槍手”

“射擊奧運冠軍打得准,卻不能完成作戰任務。”康英劍用一個類比描述了心目中“神槍手”與狙擊手的根本區別:能否運用好戰術原則,狙擊敵人。

這場演練中,為了促成官兵丟棄靶場思維,康英劍在最后環節安排了一份“大禮”——最終的狙擊目標是幾隻活蹦亂跳的雞。在目標動且帶有俯仰角的射擊環境中,讓官兵尋找實戰感覺。

“狙擊手不能槍不見血。”這是康英劍更深層次的考慮。他至今記憶猶新,當年他在哥倫比亞狙擊學校參訓時,教員經常在就餐時間播放爆炸現場、傷者救護等血腥視頻。訓練中,教官還為木偶靶穿上制服並在裡面塞滿干草,然后把血漿袋放入靶頭,就是讓狙擊手熟悉、適應目標被擊中時的血腥場面。

一次訓練,一名狙擊手率先發現並擊中目標。但他看到動物目標被子彈穿透,鮮血洒在雪地上,一時間愣了神,沒能及時從狙擊陣地轉移,被判失敗。

最終“吃雞”的是山長權組。他們在狙擊陣地旁7米左右的空地上設置了一個擊發裝置,拉動絆繩觸動擊發裝置的同時,進行真正的狙擊任務。他們成功地迷惑了負責查找狙擊手位置的裁判,完成任務后順利撤離轉移。

-33℃,一場神槍手的“絕地求生”讓記者開了眼界。一個合格的狙擊手,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神槍手”,更是偽裝專家、生存專家、戰術專家。這段從“神槍手”到狙擊手的進化論背后,是現代戰爭的必然要求。

翻開新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訓練條例(試行)》,記者看到,狙擊手訓練從4個課目變為6個課目,不僅標准、難度更高,還對很多以往淺嘗輒止的實戰化課目進行了標准化的規定。

槍聲漸消,林海雪原重歸寂靜。康英劍依然步履匆匆,他准備帶著演練中暴露出的問題,結合新大綱標准,制定下一步的訓練計劃。他告訴記者,今年的狙擊手組訓模式變化很大:狙擊手們不再是面臨考核比武任務時組織臨時集訓,而是變成了一份長達9個月的專業化、常態化初期培養計劃。

這場“絕地求生”,僅僅是拉開帷幕。(魏兵 劉建偉 康子湛 孫偉帥 張藝藐 姜嘉霖 李大鵬 趙雷 孫偉帥 魯赫 劉建偉 劉鵬 賀善文 孫浩 尚超)

(責編:俞奕佳(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