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讓尊崇軍人成為全社會風尚

2018年03月05日10:38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溫暖著每名現役和退役軍人的心。革命年代,軍人以“為有犧牲多壯志”“捷報飛來當紙錢”的大無畏精神,贏得了全民族的尊崇和支持﹔和平時期,每一位軍人的默默奉獻、負重前行是國家強大、人民幸福的堅強保障。新時代,當國家通過出台相關政策和措施,讓尊崇軍人成為全社會風尚時,必將有力推動全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助力強國夢、強軍夢的實現。

用尚武精神凝聚。習主席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號召大力弘揚愛國擁軍的優良傳統,提振民族的崇軍尚武精神。歷史上,凡是那些尊崇軍人、尊重英雄的國家,全民都有較強的國防意識和國防觀念。如號稱“戰斗民族”的俄羅斯將以英雄命名城市、街道、艦船作為傳統,在英烈紀念碑前拍婚紗照是年輕人的時尚。軍事理論家約米尼曾說過:“如果政府不採取措施培養人們的尚武精神,那麼它為建設軍隊所採取的一切最好的措施也都將是徒勞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國家設立烈士紀念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遷回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公布首批中小學國防教育示范學校等一系列重大舉措等,是闊步邁入新時代推進全民族國防教育的實際體現,有力弘揚了主流價值觀、凝聚了民族向心力。

用職業榮譽激勵。增強軍事職業吸引力和軍人使命感榮譽感,是習主席在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重要思想。軍人歷來視榮譽重於生命,這種職業榮譽感,源自軍人的職業自信,源自社會的厚植培育。戰爭年代,源於軍隊輝煌的戰績和對社會的貢獻,全社會到處呈現出“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可喜局面。隨著國家經濟轉型發展,軍人的社會地位受到了一定程度沖擊和影響,軍事職業吸引力較之以往有了一定的下降。近年來,隨著“軍人依法優先”通道的開通、設立“八一勛章”、懸挂“光榮軍屬”牌匾和送立功喜報到家等政策制度體系的完善,軍人榮譽的國家認可度、社會影響力在不斷提高,必將極大提振軍心士氣,在全社會掀起新的從軍熱潮,激發起年輕一代“執干戈以衛社稷”的火熱情懷。

用政策制度撬動。我軍在長期革命實踐中,形成了一整套保障軍人權益的傳統和做法。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第一次代表大會頒布了《中國工農紅軍優待條例》,明確規定了對紅軍指戰員、家屬和傷殘人員在各個方面的優撫措施,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紅軍官兵的后顧之憂,提高了紅軍戰斗力。前些年,一些地方出現“當兵冷”“征兵難”“安置難”等現象,軍人“后院后代后路”等問題的后拉力較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政策制度的滯后和缺位。習主席多次強調,軍隊轉業干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當前,隨著各地妥善安置隨軍家屬就業、軍人子女教育等政策的出台,特別是全國首個省級退役軍人管理服務中心挂牌和民政部“清零行動”全面落實退役士兵安置政策的啟動實施,國家將對保護軍人權益作出更多的剛性規定,“不允許以任何理由拒絕接收軍轉干部”將成為常態,解決了從軍報國的后顧之憂,讓軍人更加體面有尊嚴、更加無畏有擔當。(李桂林)

(責編:邱越、王政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