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憑“眼光”拿來  用“腦力”創造

 
2018年03月29日09:51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憑“眼光”拿來 用“腦力”創造

  ●軍事領域永遠是對社會生產力最敏感、吸收新技術最迫切、更新理論指導最果斷的領域。

  2013年,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撰寫了一篇論文——《科學技術在戰爭規律預測中的價值》,這是以格拉西莫夫為代表的俄軍高層對混合戰爭的思考結果。鑒於美軍早已對混合戰爭概念進行過初步界定和連篇累牘的研究報道,格拉西莫夫在文章中簡明扼要地提出,俄羅斯要學習使用一種軍事、科技、媒體、政治和情報策略多管齊下的“21世紀閃電戰”,用最小的成本打亂敵人的陣腳。3年后,在2016年俄羅斯軍事科學院年度大會上,格拉西莫夫又拿出前文修改版——《混合戰爭需要的高科技武器和科學理論》,要求軍事科學院的專家把混合戰爭作為重點研究方向,特別是總結俄軍在烏克蘭和敘利亞戰場上的經驗教訓,把混合戰爭體系化、制度化,打造獨具俄軍特色的混合戰爭。

  現代科技發展,顛覆了一些傳統作戰規則。在混合戰爭中,優勢方的弱點有時比劣勢方暴露得更充分、更明顯,劣勢方通過非對稱作戰,可能將自身能量成倍放大,進而揚長避短、以長擊短、以劣勝優。

  雖然混合戰爭理論出自美國,但縱觀近幾場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美國似乎並未做好打贏混合戰爭的准備,反而是俄羅斯通過對自身威脅的清醒認識,迫切而積極地借鑒探索混合戰爭理論,逐步形成以“格拉西莫夫戰術”為代表的一系列理論成果,並在實踐中不斷檢驗完善,創造了該理論最經典的運用,讓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陷入被動。

  烏克蘭危機中,俄羅斯採取多種戰略欺騙與威懾措施,利用各種信息手段展開大規模的心理戰、輿論戰、法律戰,快速前出隱秘部署特戰部隊,牢牢把握主動,擺出不惜一戰的架勢,最終兵不血刃收回克裡米亞。俄羅斯在危機中犀利果敢並且出人意料的種種舉措,讓北約顯得有些“慌亂”,面對前所未有的“新型沖突”,既來不及正確判斷,更談不上妥善應對,除了揮舞所謂的制裁大棒外束手無策。

  敘利亞戰場上,俄軍基於地緣政治、石油資源、宗教環境,以及傳統政治意識形態等因素,著眼作戰效果,頻繁轉換軍事、政治、外交、經濟等多種手段,不斷調整作戰強度,進行了一場作戰手段、戰術方法、博弈空間等不斷快速轉換的戰爭。征兆期縱橫捭闔謀取政治優勢,初期加強媒體宣傳搶佔道義高地,關鍵時節投入精兵利器鎖定軍事勝局,后期進退裕如保持戰略主動。俄羅斯軍事介入敘利亞反恐,既打破了西方的封鎖圍堵,克服了前進道路上的障礙,又平衡了中東力量對比,甚至在相當程度上重塑了中東格局。難怪俄羅斯軍隊通常不直接說混合戰爭,而更喜歡用充滿俄羅斯風情的名詞“格拉西莫夫戰術”來描述混合戰爭。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軍事領域永遠是對社會生產力最敏感、吸收新技術最迫切、更新理論指導最果斷的領域。一部人類戰爭史就是一部創新與變革的思維對決演繹史。新軍事革命浪潮洶涌澎湃,各強國軍隊都力求擷取最新科技成果,創新發展軍事理論,打造致人而不致於人的物質手段。而軍事優勢確立的基礎,既不在於誰發明了領先對手的新科學、新技術,也不在於誰先提出創新的軍事理論,關鍵在於誰能把新科學、新技術、新理論與自身實踐有機結合,真正形成突破前人、超越時代的新質戰斗力。俄軍“新面貌”改革之后,整個軍隊面貌煥然一新,對西方的先進理論也虛心學習,積極借鑒。憑“眼光”拿來,用“腦力”創造的“格拉西莫夫戰術”源於西方,用於西方,取得了不俗戰果。

  “格拉西莫夫戰術”大放異彩啟發我們:借因所需,鑒為所用,要想在未來戰爭中贏得勝利,必須在滾滾向前的時代洪流中善取他山之石,踐行自主創新,在堅持“世界性”中創造出“中國式”,方能實現跨越,肩負起我們這一代軍人的歷史擔當。

(責編:黃子娟、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