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招募假想敵,德軍講究“入鄉隨俗”

 
2018年05月03日10:03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招募假想敵,德軍講究“入鄉隨俗”

  筆者率團赴德國參加第九屆中德高級軍官研討班期間,有幸赴位於薩克森州的德軍第37裝甲旅馬林貝格厄爾士山營地觀摩演訓活動。德軍官兵的虛心、務實和高效,給筆者留下難忘的印象。

  中午,我們在野戰帳篷裡吃的是士兵在山上採集的各種山果和野菜。德軍就餐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他們是士兵先吃,等所有士兵都吃完后,軍官才去吃。

  “這源自我們的一個悠久傳統。”德軍一位中校軍官解釋說,早在日耳曼騎兵軍團時期,為了保持戰斗力和遠程奔襲能力,我們的祖先日耳曼人每到作戰間隙和用餐時,都會先讓戰馬吃飽草、喝足水,之后自己才去休息、用餐。這個傳統代代相傳,並依時代的發展由“戰馬優先”演變為“戰士優先”。

  午餐后,我們轉赴野外訓練場。訓練場位於一片山地之間,由於天色昏暗、細雨蒙蒙,遠處的景物顯得飄忽不定。

  當天的演訓課目是德軍在他國的抓捕行動。演習開始后,德軍的裝甲突擊隊從三個方向朝目標發起攻擊,一輛裝步車遭到攻擊,后援分隊迅速趕上營救。在接近目標時,兩架小型無人機在目標區域上空盤旋偵察,為攻擊分隊不斷指示目標,待確認周圍目標清剿完畢后,攻擊分隊交替掩護進入樓內,經過激戰,抓獲了十幾個假想敵——德軍將其稱為“演員”。

  有趣的是,這些“演員”並不是德國人,而是他們招募的在德避難的其他國家的難民。一般來說,德國部隊准備到哪個地域執行任務,就會在演習開始前招募這個地域的人來充當“演員”。因為他們的語言、風俗、思維和行為方式,能夠使演習顯得更加真實。有時在搭建一些演習場地時,他們還會把某一村子整體買下來,將原住人口妥善搬遷走,村落中的房屋、道路、地形等均保持原貌。

  演習結束后,指揮官把隊伍帶到我們面前,旅長布羅伊爾准將恰好也是本屆中德研討班學員,與筆者已頗為熟識。他提出請筆者講評一下剛才的演訓情況。面對他的“突然襲擊”,筆者沒有絲毫的思想准備,便一邊回憶剛才的觀摩情況,一邊梳理思路。筆者首先對演習的想定和處置情況給予了肯定,隨后提出了一點小的質疑——行動解說中有一句話是“在對異國的作戰行動中,當地人對德軍很友好”,這句話值得商榷。

  這時,在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攏過來。筆者繼續說:“你們在異國他鄉作戰,不會像在自己國內那樣,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我認為,不能想當然地認為某個國家的政府和民眾會歡迎你們,畢竟你們是來打仗的。”對這一席話,在場的人紛紛露出贊同的神情。

  當晚,第37裝甲旅在軍官俱樂部為我們舉行歡迎宴會。會前,裝甲旅專門發出告示,歡迎官兵自願參加。有十幾名曾赴阿富汗執行任務的德軍官兵,結合自身經歷告訴筆者,對筆者下午的講評深表贊同。宴會上,布羅伊爾准將不停向我們祝酒。問到為何不向在場的德軍上將敬酒時,布羅伊爾連連擺手:“在德軍,如果下級給上級敬酒,會被認為有個人企圖。”

  (作者系軍事科學院研究員)

(責編:黃子娟、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