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澱山湖畔一杆旗 家門口的“守護神”

——朱家角鎮民兵水上應急分隊守護古鎮的11年

2018年06月29日10:13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水上應急分隊河道巡邏守護古鎮

人民網北京6月29日電 (羋金 王海濤)清晨,朱家角。安靜的河面上,幾艘沖鋒舟輕輕犁開道道漣漪,舟上穿戴整齊的年輕民兵精神抖擻,舟艏的紅旗迎風招展,構成了這座江南古鎮一道獨特的景觀。

這支隊伍就是上海市青浦區朱家角鎮民兵水上應急分隊,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專職水上民兵應急隊伍之一。守護朱家角古鎮的11年來,哪裡有危難,他們就沖向哪裡,分隊黨支部帶領隊員們歷經考驗、屢立“戰功”,成為澱山湖畔的一張閃亮名片,廣受群眾贊譽。

水上應急分隊隊員翟坤營救落水少女

當人民需要時敢於挺身而出

在分隊榮譽室裡,各類牌匾、榮譽証書和獎狀讓人眼花繚亂,在一面嶄新的“大愛無私、舍生救人”錦旗前,分隊黨支部書記袁鶴強深情地講述了這面錦旗背后的故事。

2017年9月15日晚21時許,正在水上值勤的隊員巡邏至珠溪大橋處,突然發現一名女子落水。巡邏艇快速駛過去,看到落水者雙手在水面上不停的掙扎,隊員翟坤縱身躍入湍急冰涼的水中,奮力向落水者游去。

一個猛子下去,沒抓到,再一個猛子下去,順利抓住了落水者的一隻手。翟坤調整最佳身位,憋足勁奮力將人托出水面,其他三名隊員迅速抓住女子,協力將其拉上巡邏艇。經過緊張的急救,終於挽回了一條年輕的生命。

11年來,分隊黨支部在聽黨指揮、對黨忠誠上毫不含糊,一茬茬隊員們經歷了一次次危險和生死考驗,全部交出合格答卷。

“三會一課”、理論學習、民主評議黨員、黨員干部承諾考核等硬制度,一任任分隊黨支部一個都沒落下﹔與“南京路上好八連”等先進單位黨支部結對共建、每年走訪老干部和軍烈屬、逐個隊員上門家訪等好做法,每一茬隊員都在堅持做。

“分隊的黨員個個都是一面旗幟。”青浦區常委、人武部政委劉遼軍介紹,每次急難險重任務,黨員總是沖在最險處,每逢節假日、雙休日,黨員干部更是主動堅守第一線,大家都很信服。

“分隊黨支部就是我們培養后備人才和干部的大熔爐。”朱家角鎮黨委書記高健介紹,近年來,先后有13名黨員從分隊走到了鎮各級重要崗位和基層崗位,其中有8人現已為科級干部。今年6月下旬,這支隊伍又將有一批隊員分流到鎮屬相關單位工作,目前,已有多個部門和村(居)提出需求。

水上應急分隊進行消防演練

鍛造“水陸空”三位一體新型民兵

水上和陸上救援是分隊的強項,但是信息獲取時效慢、救援路線規劃難等“痛點”一直困擾著大家。分隊黨支部研究感到,能力素質不能有短板,必須把戰斗力的“翅膀”伸向空中。在充分的論証后,一份裝配無人機的申請遞交到了鎮政府,很快就得到批准。

兩架“新隊員”入列后,支部書記、副隊長袁鶴強迅速帶幾名黨員組成攻關小組,通過外出學習培訓、外請專家授課等途徑,很快熟練掌握了操作、控制等技術專業。從此,分隊真正成為了水陸空“三位一體”的一把尖刀。

“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首先就體現在能帶領大家打勝仗。”李林杰介紹,分隊黨支部一直有三個“雷打不動”的好傳統:新裝備黨員先練,訓練考核黨員先上,重難點攻關黨員包干。

定期邀請青浦區水上救生協會開展水中救援培訓,邀請青浦區紅十字協會開展緊急止血、心肺復蘇和包扎等技能培訓,與消防中隊展開聯合救援演練……為了錘煉過硬的素質,分隊黨支部想了很多管用的招數。

水上應急分隊開展急救培訓

“家門口的兵更要當好百姓‘守護神’”

朱家角是典型的江南水鄉,發達的水系遍布小鎮的各處。這裡每天接待數萬名國內外游客,老人小孩走失、游客失足落水的情況偶有發生。

分隊黨支部建立了一套巡邏、接警、救援的快速反應機制,隻要游客有需求,隊員們都會在第一時間出現場。許多隊員還掌握了一門外語,不但幫助外國游客解決困難,還成為古鎮文化的宣傳員。

“民兵就是家門口的兵,更要當好百姓‘守護神’。”分隊一茬茬隊員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傳承人民軍隊服務人民、作風優良的品格。

應急分隊的每個隊員都有一張寫有手機號碼的“便民服務卡”,與轄區孤寡老人結對子,隨叫隨到。每到周末、節假日,不值班的隊員們都要上門“走親戚”,不但照顧孤寡老人的生活,還在心理上寬慰他們。

11年來,分隊共處置重大災情險情30多起,各類突發事件500多起,協助轉移受災居民3000多人,挽回國家經濟財產損失800多萬元,2012年被中組部評為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先后獲得各類表彰獎勵24次,收到表揚信50多封、錦旗30多面,無愧澱山湖畔一杆旗。

(責編:羋金、曾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