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德軍艦差點“烤熟”自己 垂直發射系統有講究

2018年07月04日09:15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F-125”型戰艦一直被德國軍隊寄以厚望,但其首艦剛被接收,就被發現一堆“bug”,導致被買家差評退貨、回廠返工了。然而就在近日,一架德國“F-124”型護衛艦發射的導彈把自己烤焦了,真是禍不單行!

德國的工匠精神向來以嚴謹細致、精雕細刻著稱。網友們不禁感慨——難道是被印度附體了?

這艘連自己都炸的德國薩克森級“F-124”型護衛艦,當時正在挪威海岸附近航行,在進行導彈發射演習時遭遇了爆炸事故。一枚“標准-2”型艦空導彈從艦橋前的垂直發射裝置(VLS)中發射,但未能成功點火起飛,而是在發射裝置中燃燒,並發生了爆炸。

垂直發射裝置和周圍的甲板、艦橋都因火災受損,兩名船員受輕傷。雖然通用垂發裝置徹底報廢,但僥幸的是這枚導彈的戰斗部沒有殉爆,保住了德意志海軍的一丟丟顏面。該護衛艦隨后駛往挪威哈爾斯塔,並進行調查和評估。

目前,德國海軍具有垂直發射系統裝置的水面戰艦並不多,隻有4艘安裝了16單元MK-41的“F-123”型艦,3艘搭載了32單元MK-41的“F-124”型艦,以及計劃建造4艘安裝16單元MK-41的“F-125”型艦,而“F-125”型的首艦就遭遇了差評退貨。

從垂直發射系統單元數量上來看,韓國一艘“世宗大王級”宙斯盾艦就能頂得上好幾艘德國軍艦,德國水面艦艇作戰水平也與靠宙斯盾加持的韓國軍艦差距明顯。

德國和韓國從某方面上看同病相憐,那就是都被美國“標准-2”艦空導彈傷害過。韓國先是在2010年的“環太平洋”聯合軍演中,發射了1枚該型導彈未能擊中目標。隨后的2012年,韓國驅逐艦發射的2枚導彈又未能擊中目標,最后韓國終於不淡定了,要向美國索賠。

美國說超質保期了,韓國一臉委屈地說我剛買了一年,美國最后表示除非韓國支付每枚導彈54萬美元的額外費用,不然就不提供補償。先交錢再領錢,說不定還入不敷出,真是把韓國給氣得夠嗆。

在此次德國軍艦事故中,“標准-2”導彈的火箭發動機在“Mk-41”垂直發射系統貯運箱內燃燒,消防系統隨即啟動,防止了火勢對彈箱內其他導彈的破壞,否則有可能引起連環爆炸,后果不堪設想。這裡就探討一下垂直方式系統種類及其安全防護技術。

垂直發射概念由來已久,二戰末期德國就曾經在潛艇拖引的水下發射箱中垂直發射過V-2改良型導彈。

垂直發射系統的發射方式分為兩類:一類為熱發射, 另一類為冷發射。前者是指導彈的火箭發動機在其貯運箱內點火, 依靠導彈自己的推力推出貯運箱升空,導彈尾焰燃氣通過發射裝置的煙道排出。西方國家所採用的垂直發射裝置多屬於此類, 比如美國的“Mk-41”系統、以色列的“巴拉克”系統、歐洲的“海狼”系統和“席爾瓦”系統。

冷發射又稱外力發射, 就是靠外力將導彈彈射出去,離開貯運箱升空到一定高度后,導彈的火箭發動機再點火。其本質上就是貯運箱內燃氣發生器被激活,然后膨脹的氣體推動活塞系統將導彈彈射出去。俄羅斯的“SA-N-6”和我國的“HHQ-9”等都採用該方式。

針對兩種發射方式的安全防護:熱發射系統裝有噴淋降溫裝置,當導彈發生意外點火時, 如果導彈能“頂出”貯運箱則還它自由,如果導彈已經把自己困在貯運箱裡面了,則採用噴淋冷卻降溫措施。

在幾次俄羅斯S-300的發射事故中,導彈被推出后未點火成功,落下后將導彈發射車燒毀,如果發生在艦艇上后果不堪設想。為此艦艇上的導彈貯運/發射箱一般向外舷傾斜(5°左右),導彈未點火掉下來砸不到艦艇。

冷發射遇到意外點火則簡單粗暴,直接推出發射筒就好。為解決啞彈點火失敗砸下來的問題,冷發射裝置一般採用傾角發射方案,導彈沿著一定外傾角度的軌道推出,到達點火高度后不管打不打著火,自由落體后會砸向艦船以外的區域。

艦載導彈垂直發射裝置還要講究通用化、模塊化設計,即共架發射,實現用同一發射系統貯存和發射多種不同用途的導彈(防空、反艦、反潛和對岸攻擊)。同時整個系統模塊化,可以適應安裝在大小不同的艦艇上。

回顧德國這次事故,不幸中也有萬幸,畢竟尚未引起導彈戰斗部及鄰近彈位的導彈連環爆炸,這得益於MK-41垂發系統上成熟的燃氣排導系統及自動噴淋降溫系統,否則德國軍艦就要悲劇了。

(責編:張凌博(實習生)、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