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外媒:F22若和蘇35發生沖突 F22注定將處於下風

2018年09月18日09:15 | 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
小字號

美國與俄羅斯的頂級戰機誰更強,是很多媒體熱衷討論的話題之一。近日在美空軍攔截俄戰略轟炸機的過程中,美俄頂級戰機的這種對抗險些成為現實。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稱,當時美國F-22“猛禽”隱形戰斗機與擔任護航任務的俄羅斯蘇-35戰斗機在阿拉斯加海岸上空相遇。令人驚詫的是,雖然F-22號稱“全球最強戰機”,但美媒對可能爆發的這場沖突的判斷卻是“F-22必然處於下風”。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15日報道稱,11日,俄羅斯空天軍的2架圖-95戰略轟炸機在2架蘇-35戰機護航下抵近阿拉斯加附近空域巡航。美國則派出2架F-22戰機跟蹤監視。該網站評論家亞列克斯·洛克稱,這兩款戰機在空中相遇后,如果發生沖突,F-22注定將處於下風。報道稱,雖然美國空軍的F-22戰斗機是專門為空戰而研發的,並在空中具有全方位隱形優勢,但這種優勢在警戒和驅逐任務中無法發揮決定性作用。相比之下,俄羅斯的蘇-35戰機在近距離格斗狀態下能發揮最好的機動性,並攜帶更多的導彈。

報道稱,在攔截行動中,一架戰機在接近對手飛機時,飛行員通常要通過無線電向對方發出警告:“請離開,否則我將不得不採取措施。”隨后,戰機會在目視可見的范圍內向對方展示機翼下攜帶的武器,借此進行武力恐嚇。但對於F-22來說,這種固定套路卻讓它“有苦難言”。為了讓隱形效果最大化,F-22採用內部彈艙,所有的導彈等武器全隱藏在飛機內部,這無疑讓其威懾效果大打折扣。更吃虧的是,按照美國軍方的設想,F-22空戰時應利用隱形優勢,在對手雷達發現前先行攻擊。但在攔截任務中,F-22的雷達隱形效果在視距范圍內幾乎無效,失去了最大的優勢。

不過洛克強調,雖然蘇-35具有極好的機動性、能攜帶更多的導彈,但這並不意味著它能輕易贏得這場空戰,誰能最終取勝還得看飛行員能否發揮戰機的最大優勢。但這個結論已經讓俄羅斯媒體大為興奮。俄羅斯《商業咨詢日報》16日稱,蘇-35戰機對在亞洲地區的美國空軍來說是一個“最糟糕的噩夢。”正是由於蘇-35優異的性能,中國向俄羅斯購買了這款戰機,並為其配備了新型遠程空對空導彈。它可用於對抗美國空中加油機或E-3遠程空中預警機。“F-22最遠可在160公裡以外發現蘇-35,並對其發射導彈。但如果作戰距離縮短,進入視距和紅外探測區域,蘇-35就能對F-22進行還擊,並佔據優勢”。

一名中國專家告訴《環球時報》,《商業內幕》設想的攔截任務是一種比較極端的作戰環境,F-22在這種情況下的確難以發揮其優勢,被迫在蘇-35比較擅長的近距離格斗領域進行較量。但F-22具備良好的機動性能,同樣足以與蘇-35一決高下。從這一點來說,“F-22必然處於下風”的結論下得有點為時過早。但另一方面,該事例也說明所謂“五代機對四代機的壓倒性優勢”並非絕對,在某些特定的戰場環境下,這種優勢可能被削弱甚至消失。該專家表示,未來空戰將不會是“戰機單挑”,在體系對抗中,應盡力削弱對手的隱形優勢,營造對己有利的戰場環境。(柳玉鵬 魏雲峰)

(責編:王健(實習生)、羋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