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海洋迷彩”涌進小山村傾心幫扶,村民找到致富路

2018年10月15日08:30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山高水長,不及人民子弟兵情深意長!”當人們走進位於太行山深處的河北易縣大蘭村,總能感受到當地村民對子弟兵的感激之情。

  長期以來,由於受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等因素影響,大蘭村近四分之三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是典型的革命老區貧困村。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海軍黨委機關將其作為定點幫扶村,與群眾一起打響了脫貧攻堅戰。隨著一群“海洋迷彩”涌進小山村傾心幫扶,很多村民甩掉了貧困帽子,找到了致富路子。

  定點幫扶,就要選最窮的,幫最難的

  “必須以搶灘頭、炸碉堡的擔當和氣魄,切實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我們的努力!”在一次脫貧攻堅專題會議上,海軍黨委機關立起鮮明導向,必須“選最窮的,幫最難的”。

  2016年5月,經河北易縣推薦,海軍機關工作組實地考察后,選取了當地3個國家級貧困村作為定點幫扶預選對象。作為預選對象之一的大蘭村,當時人均年收入僅1800元。

  “因為窮,小伙子外出打工一去幾年不回來,適齡的姑娘都往外嫁。”說起幾年前的情況,當地一位村民感慨地說。

  正是因為窮,脫貧難度大,大蘭村成為了海軍黨委機關幫扶的首選地。

  “既要愛農村、又要懂農村,既要蹲得住、又要扶得起。”在機關干部主動報名的基礎上,海軍黨委參考地方駐村幫扶干部選拔條件,最終選派4名同志常年駐村幫扶。

  “群眾一天不脫貧,我們一天不撤兵。”為加強組織領導,保持工作力度,海軍黨委機關還專門成立了打贏脫貧攻堅戰領導小組,並發動機關各部(委)全員獻計出招,全力以赴打硬仗。

  子弟兵的決心,給大蘭村村民注入了信心,帶來了希望。該村村支書龍文亮說,以前他們抓脫貧工作時有想法、沒辦法,子弟兵來了大家心裡就踏實了。

  精准施策,重在穩扎穩打標本兼治

  任務艱巨而緊迫,如何破局?海軍黨委機關在多次調研的基礎上,綜合當地政府、群眾和專家建議,為村裡精准定下“基建立村、產業富村、民生惠村、人才興村”的幫扶思路,並明確“2018年基本脫貧,2019年鞏固脫貧,2020年穩定脫貧”的時間表。

  “生產生活設施基礎薄弱,是制約大蘭村發展的瓶頸。”摸准了村民貧困的“七寸”,他們便對症下藥:修通連接省道的鄉村公路,架起聯通兩岸的跨河大橋,配套250千伏安的生產生活用電……一系列務實舉措,很快扭轉了大蘭村資金進不來、產品運不出、出行不方便的困局。很快,他們引來兩家企業到村裡投資。

  扶貧,精准到人是關鍵。他們在幫扶過程中因人因地因情施策,為貧困戶量身定制脫貧方案和路徑。

  村裡戶均耕地少、產值低,靠種田收入難以支撐全年生活。為此,他們幫農戶跑市場、跑商家、跑農業院所,精選了一批黃金南瓜、糯玉米等優良品種,並把農科院的專家請到田間地頭提供技術指導。規模種植、簽約銷售,貧困戶家中生產資源和村裡分散的山林土地被整合利用起來,經濟效益一下子翻了番。

  一些村民嘗到了甜頭,有了更大膽的想法,但因缺少資金遲遲未付諸行動。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海軍黨委機關籌措20萬元設立了小微項目啟動基金,為有想法的貧困戶提供扶持資金。貧困戶宋全功利用他們提供的啟動資金,開起了自己的小磨香油作坊,當年就增收5000多元,成為第一個受益者。

  脫貧致富,產業是支撐。為帶動全村發展,海軍黨委機關採取軍、地、企三方聯合的方式,培育了養雞場、溫室大棚、生態農產品生產等3個產業先行點,並借助部隊資源幫村裡培訓廚師、衛生員、駕駛員,提升貧困村民就業能力。

  務實舉措為大蘭村播下了致富的“火種”。今年8月,新建的現代化養雞場出欄肉雞4.4萬隻,為村民創收20多萬元。與此同時,注冊成立的海蘭生態農產品銷售中心,通過部隊托底扶持、面向市場發展,助力當地農產品進入了北京市高校聯合採購平台。

  “感謝子弟兵,不但給我們物質支持,還教會我們致富本領。”如今,已脫貧摘帽的村民信心倍增。

  成效明顯,著眼持續脫貧再用力

  群眾致富的熱情一旦被點燃,就釋放出巨大能量。如今,大蘭村村民人均年收入達5000多元,全村有32戶翻蓋了新房、4戶置辦了面包車。經省、市、縣三級考核認定,村裡112戶278人實現脫貧摘帽。

  脫了貧,如何防止返貧、圓上致富夢?這又成了海軍黨委機關思考的問題。

  “防返貧,要致富,關鍵要靠黨支部。”村“兩委”建設在幫群眾持續脫貧、實現致富夢中起著關鍵作用。為此,他們鼓勵駐村工作隊員全面參與大蘭村“兩委”工作,與村裡的黨員干部一起開展調查研究,一起過組織生活,並先后6次組織村“兩委”同志赴駱駝灣村等先進村取經。

  如今,該村“兩委”同志思想素質有了很大提高,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動性和能力本領都更強了。村支書龍文亮說,建強了戰斗堡壘,村民持續脫貧就有了組織保証,自己干工作也更順溜了。

  在此基礎上,海軍黨委機關的同志趁熱打鐵,適應村集體產業發展新要求,圍繞規模化養雞、大棚蔬菜種植等制定了相關配套措施,形成了村民認可的《集體產業監督管理和收益分配辦法》。同時,他們又引導村民探索自治實踐,通過完善村民議事制度推進村級事務公開,以生活垃圾治理、衛生廁所改造、人居環境改善為抓手培育文明村風,不但緩解了干部村務管理壓力,而且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數。

  “看到未來願景和發展希望,是村民主動致富的牽動力。”這段時間,海軍黨委機關又把幫扶大蘭村近期脫貧與遠期振興結合起來,與村干部一起研究制定《大蘭村三年發展規劃》,進一步明確大蘭村未來發展目標、方法途徑、階段步驟和保障舉措等。

  藍圖繪就,未來可期。如今,在大蘭村充滿希望的田野上,每個村民都鉚足了勁加油干。他們深信,在子弟兵的幫扶下,未來的生活一定會像芝麻開花那樣——節節高!(金雅成)

(責編:羋金、白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