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戰歌相伴鼓鉦鳴

——讀軍事理論專著《音樂與戰爭》

2018年10月20日07:30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世界如同一張無形的大網,處在這張大網之上的各種事物看似各不相干,其實卻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正所謂“看似無關卻相關”。一本好書就是把“看似無關卻相關”的事物揭示出來,展現在人的面前,拓展人的視野、更新人的知識。《音樂與戰爭》(國防大學出版社)就是一本這樣的書。它把“音樂”與“戰爭”兩個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聯系起來,從歷史與科學的角度剖析其深層特殊關系,深入解讀“音樂如何使子彈飛”的密碼,頗有新意。

縱觀歷史,回溯文明,探尋厘清音樂與戰爭的互動關系。《音樂與戰爭》論述到,從音樂起源考証來看,原始部族之間角斗前的喊殺叫陣、長嘯悲鳴與后期音樂的節律構成的聯系,可視為音樂與戰爭內在聯系的源頭﹔從史料記載和先哲們的論述來看,指稱音樂與戰爭具有特殊關系是人類思想的普遍共識。《多桑蒙古史》中這樣記載:“陣勢既列,奏種種吹奏樂器,繼以戰歌,於是鳴鼓鉦作戰,發矢如雨”﹔《馬可·波羅游記》也有記載:“按照韃靼人的習慣,戰陣擺好后,就吹奏起各種各樣管樂器,繼而高唱戰歌,直到鐃和戰鼓聲起,才開始交戰,歌聲、鐃鈸聲、鼓聲匯成一片,震撼山岳,使聞者驚駭慌亂。”在中國,荀子有“樂者,出所以征誅也,入所以揖讓也”的識見,毛澤東則有文化藝術“是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的雄論﹔“法國的《馬賽曲》奠定了法國的基礎”是羅曼·羅蘭名言﹔前蘇聯的馬雅可夫斯基則有“無論是詩,無論是歌,都是炸彈和旗幟,歌手的聲音,喚起階級”論斷……這些都從不同角度表明和反映了音樂與戰爭的特殊關系。

《音樂與戰爭》向人們展示了這樣一個歷史事實:現代國家及其國歌大多都是在其爭取獨立和解放的戰爭中誕生和產生的。《國際歌》誕生於保衛巴黎公社的戰斗失敗后﹔《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戰爭年代,后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愛爾蘭國歌《士兵的歌》是在民族運動高漲時期產生的﹔墨西哥合眾國的國歌最初命名為《墨西哥人,響應戰爭的召喚》﹔《馬賽曲》象征法國革命的號角,在法蘭西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產生,后來定為法國國歌。《星條旗》誕生於英美戰爭的緊要關頭,后成為美國國歌﹔古巴共和國國歌《巴亞莫人之歌》產生於古巴革命起義的浪潮中……這些事實表明,音樂與戰爭有著獨特的聯系,有人說,越是戰爭激烈的地方,越是激動人心、堪稱經典音樂產生和回蕩的地方。

音樂能成為戰爭的工具,並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產生重要的影響,是由其本身具有特殊性質、特殊作用決定的。音樂作用於戰爭,其最大的優勢在於,它不需要其他環節,直接作用於人的情感、情緒﹔它沒有國界,傳播、接受不受語種界限的阻隔,是全人類共同的語言。“音樂能夠簡化、集中和傳播集體精神,在聽眾中喚起戰斗的情感”。戰爭中,人的精神力量的潛能是巨大的,一旦爆發將產生不可抵御的洪流。音樂是點燃人的情緒的“導火索”、激發人的精神力量的“引信”、放大人的精神力量的“倍增器”,因而能夠通過其“動員激勵己方軍民士氣,構筑戰場輿論防線﹔具有軟化瓦解敵方意志,取得柔勝制敵效果﹔反常用樂干擾受眾心理,取得‘音樂轟炸’效果﹔隱真示假,營造和平景象,麻痺敵眾心理﹔傳號施令,指揮部隊統一行動”的作用而對戰爭的結局和運動軌跡施加影響。其致效過程是傳播者借用音樂獨特的表意功能,針對敵我雙方軍民的情感需求,適時地釋放相應的音樂信息,營造出一種戰時“音樂輿論環境”,進而影響人們的認知心理,作用於個體產生不同的行為態度和意志行動。

音樂對戰爭的影響,說到底是一種心理力的情感表現。《音樂與戰爭》從“音樂對戰爭致效的生理因素、社會因素、心理因素、美學因素和傳播因素”作了較為全面深入的探討,其中“音樂對人行為的影響,以及人對音樂的行為反應,表現為音樂受眾心理的認知。這種認知,既可以使聆聽者產生正向的運動反應,也可以使聆聽者產生負向的運動反應。”“音樂把戰爭中的人最想說或最不敢說的內容都化作了歌詞,把語言闡述不清的復雜感受,把正義、和平、理想、人心、人性、人道化作了旋律。因此,音樂及其節奏,比最好的演說家更能引起人的各種激情”等觀點的引述、闡發,令人深思。

音樂文化的發展與傳播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已進入網絡和電子化時代。快速便捷的音樂信息已成為人們日常社會生活必備的精神食糧,人類戰爭也呈現出信息化的新形態。作為戰爭主體的人,人們更需要音樂,音樂對未來信息化戰爭的作用將日趨重要。在未來戰爭中,音樂可作為傳播戰略信息的一種輿論載體,對調適官兵戰場心理、激發戰斗情感、瓦解敵方心志,仍可達到其他藝術形式無法達到的戰略預期效果。基於此,《音樂與戰爭》一書對音樂在我軍未來信息化戰爭中的藝術運用提出五點對策性思考,即加強音樂輿論理論體系的研究與構建、加強音樂輿論資源的挖掘與儲備、加快音樂輿論武器的研制與開發、加強音樂輿論戰法的研究與演練和加強音樂輿論人才的選拔與培養。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進入新時代,強軍興軍,是我軍的神聖職責,需要與其相伴隨的音樂文藝作品。《音樂與戰爭》一書的探究及其結論,無疑具有現實的啟示作用。

(責編:黃子娟、曹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