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裝備方陣闊步前進 空中戰鷹邁入“20時代”

2018年11月04日09:01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殲-20戰機的列裝,拉開中國空軍“20時代”帷幕
殲-20戰機的列裝,拉開中國空軍“20時代”帷幕

武器裝備發展作為國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來備受各國重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軍隊的武器裝備持續更新換代。伴隨國力的增強,特別是科技實力的提升,一批達到世界水准的國產武器裝備列裝部隊,為國防和軍隊建設提供強大支撐,也成為中國軍隊的亮麗名片。路透社分析認為,新一代裝備的列裝,讓解放軍邁出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的一大步,以精銳作戰力量為主體的聯合作戰力量體系正在形成。

陸戰猛虎披堅執銳

我軍歷來重視陸戰裝備的發展。披堅執銳的主戰坦克,一直是陸軍發展的重中之重。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先后研發79式、88式、96式和99式等型號的主戰坦克,不斷升級換代。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認為,中國最新型99式坦克的性能參數與西方頂級坦克相當,還有一些獨特之處,在某些方面可能超越美俄主戰坦克。

俄羅斯是坦克強國,也曾為中國發展坦克提供幫助。在俄媒體眼中,中國是除俄羅斯外唯一決心從逐步發展老式坦克完全轉為制造全新坦克的國家。俄羅斯衛星網透露,中國還將研制全新的坦克,它與96式和99式坦克不同,將裝備無人炮塔和新型引擎,並採用雙乘員布局,自動化程度更高、裝備現代化信息系統等。

作為主戰坦克的“好搭檔”,步兵戰車的地位作用日益凸顯。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稱,中國新型步兵戰車將沿用現役04/04A型步兵戰車的部分設計,無論是防護力、機動力還是火力均有較大提升。

中國火炮戰力也頗受關注。據美國《雇佣兵》雜志報道,中國超遠程火炮戰力頗強,可壓制並瓦解先進自行火炮的進攻。

水中蛟龍駛向深藍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海軍裝備建設取得長足發展,體系結構逐步優化,整體作戰能力不斷提高,驅逐艦、護衛艦、兩棲登陸艦、綜合補給艦、潛艇等新型艦艇裝備批量列裝。

伴隨著大型艦艇相繼服役,外媒認為,中國海軍正從一支以“空潛快”為主的黃水海軍,逐步向以航母為核心,大型水面艦艇和潛艇並重的深藍海軍發展。

2016年4月26日,中國國產航空母艦舉行下水儀式。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網站將這艘航母稱為“中國崛起的象征”。韓國KBS電視台認為,以首艘自主建造航母下水為開端,“中國將進入雙航母時代,中國也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海軍強國”。新加坡《海峽時報》則強調,中國已成為世界上第7個有能力自行建造航母的國家。

新型驅逐艦首艦2017年下水,被認為是中國海軍實現戰略轉型發展的標志性事件。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刊文指出,中國055型驅逐艦是可以與強國驅逐艦“對決”的戰艦,美軍甚至將其重要性與中國國產航母相提並論。

空中戰鷹邁入“20時代”

改革開放初期,空軍裝備的戰機發展滯后,即便最受重視的殲擊機,也隻發展到第二代,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落后不止一代。

這一情況正在加速轉變。如今的中國空軍已基本建立起集戰略投送和打擊、空中指揮偵察以及多層次空防於一體的現代空戰體系,實現了功能配套完整合理、性能銜接遞進有序、技術發展穩步向前的裝備布勢,由“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的戰略轉型初顯成效。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軍隊的航空裝備發展碩果累累。如果說此前殲-10戰機首飛令世人側目,那麼,殲-20戰機的列裝則讓中國空軍成為世界上第二支列裝國產隱身戰機的軍隊,也拉開中國空軍“20時代”帷幕。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殲-20是能與美國F-22和F-35隱形戰機在任何賽場上“競爭的對手”。日本富士電視台評論稱,20年前中國開始在航空技術上追趕世界水平,如今擁有高速飛行並可搭載遠程導彈的隱身戰機殲-20,是戰力提升的體現。

另一款“20戰機”——運-20的列裝,被認為是戰略空軍的重要基石。國外媒體普遍判斷,運-20將極大提升中國遠程投送能力。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該機的順利研制並正式列裝部隊,表明中國空中戰略投送裝備自主發展取得突破,標志著中國空軍戰略轉型建設站上新起點,對推進中國經濟和國防現代化建設,應對搶險救災、人道主義救援等緊急情況,提高空軍戰略投送能力和有效履行使命任務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張亦馳)

(責編:羋金、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