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天山 突出“虫”圍

今年9月,我離開單位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來到3000公裡外的新疆軍區某師高炮團,開始為期5個月的當兵代職。
剛下連隊十來天,就趕上野外駐訓。一天下午,沖鋒訓練,目標——山頭上的蒙古包。我所在的偵察班班長郭耀宗跟我商量:“教員,要不您就不參加了吧。”
看著班裡的戰士一個個蓄勢待發,我不甘示弱,心想不能讓大家小看了我,院校的干部也很扎實。於是果斷拒絕,摩拳擦掌誓要和大家一比高下。
“開始!”一聲令下,戰士們便如離弦的箭,“嗷嗷”叫著向目標沖刺。我喘著粗氣邁開大步緊跟隊伍步伐,眼看就快到達終點。
突然,蒙古包后面躥出一條大黑狗,齜牙咧嘴,吼叫著朝我們扑了過來。大黑狗足有半人高,我一下慌了神,沒有像其他戰士一樣放慢腳步或者停下來,轉身撒腿往山下沖。由於坡度太陡,坡上碎石多,我腳底打滑一下摔倒,往坡下連滾了幾圈才停下。坐在地上發蒙的我,被趕來的戰友送到了衛生隊。
所幸骨頭沒事,右大臂筋扭傷,左小臂軟組織較大面積擦傷和腫脹。雖說只是皮外傷,不過恢復起來還挺慢。駐訓場在天山腳下的戈壁灘,每天塵土飛揚,傷口外露很容易反復感染。這還不止,形狀各異的虫子老是盯著我那新鮮的傷口,時不時來個“突襲”。一次午休,感覺傷口奇痒,醒來一看,一隻虫子正在放肆地吮吸……排長唐慶曦“如數家珍”地告訴我,駐訓場這一帶盛產各類虫子,蜘蛛、蠍子、臭板虫、蠷螋……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可謂品種繁多。
“來我們這當兵,虫子可是最親密的‘敵人’。”班長郭耀宗對我說。原來,這荒涼開闊的駐訓場上還有不少戰友們跟虫子“戰斗”的故事。
某個晚上,一隻狼蛛悄悄鑽進戰士劉凱的被窩,爬到他的肚皮上,和他來了個親密“接觸”。劉凱感覺有點疼,順手就把狼蛛拍死。本想繼續睡覺,過了一會卻感覺頭暈眼花,惡心反胃。發覺不對勁的班長,趕緊將他送到衛生隊,再轉送到市醫院。狼蛛有毒性、性凶猛,被它咬傷如未及時搶救,會危及生命。可在醫院剛住了兩天,劉凱就急不可耐,要求回到駐訓場:“不就是隻蜘蛛,嚇不了我。”
還有很多次,大家總會冷不防和各種虫子、爬行動物來個不期而遇。有線班副班長田旭取背囊鋪床,猛然發現一條長約40厘米、黃黑相間的蛇正蜷縮在下面,把他嚇得不輕﹔夜裡站崗,上等兵白曉用手電一照,兩隻蠍子在燈光下的碎石間快速穿梭﹔構筑完工事,戰士們從地上取鋼盔,每隻鋼盔裡都能倒出來十幾隻蠷螋 ……可是對這些,戰友們已經習以為常。
突出“虫”圍,只是野外駐訓的小小插曲,樂觀的戰友總能克服惡劣環境的影響,不斷帶來“驚喜”。遠處的天山綿延起伏,前方陣地上,連隊正在做夜間實彈射擊訓練,兩顆照明彈刺破寧靜的黑夜。“目標進入東南射界。距離16……15……14……長點射,放!”大地震動,一輪炮火結束。指揮所傳來報靶聲:“目標被擊落。”嘿,首次夜間射擊,命中!(朱智徐)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