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續寫鄉村振興的“永聯答卷”——探尋“最美退役軍人”吳惠芳的治村之道

2018年12月04日08:29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史上首次以農業、農村為主題的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博會上,江蘇省張家港市南豐鎮永聯村作為中國農村城鎮化范本在中國館展示,是米蘭世博會上唯一參展的中國村庄。同時,永聯村還是上海世博會“農民的城市化生活”主題體驗之旅示范點,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新農村的發展成果和農民的幸福生活。

  永聯村的“光環”不隻這些。全國行政村經濟總量第三名、“華夏第一鋼村”、“鄉風文明”的全國文明村……永聯村成為名副其實的新農村建設“領跑者”。然而,40多年前圍墾長江灘涂建村時,永聯村還是一個十澇九災的江邊貧困小村。是改革開放給永聯村帶來了生機和活力,“選准一個好書記、建設一個好班子、落實黨的好政策”,成為永聯村由窮到富、由小到大的核心經驗。2005年,帶領永聯村發展致富的“接力棒”,交到了從師職干部崗位上自主擇業回村的吳惠芳手中。

  吳惠芳當初並不是主動要求解甲歸田的。1980年,在身為志願軍老兵的父親吳棟材鼓勵下,吳惠芳高中畢業后考上了原南京炮兵學院,之后上過南疆前線,參加過九江抗洪,離開部隊前是原南京軍區駐浙某師政治部主任,原本在部隊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

  然而,2005年,年近七旬的吳棟材執意要兒子吳惠芳轉業回村工作。這位永聯村老書記,是要給村子轉型發展“挖”人才。

  自1978年被派駐到永聯村任黨支部書記后,吳棟材帶領村民敢闖敢干,讓永聯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被村民們親切地稱為“老吳書記”。邁入新世紀,發展規模越來越大的永聯村村辦企業永鋼集團進入轉型關鍵期,急需高素質管理人才。吳棟材將目標“鎖定”兒子吳惠芳,他看中的正是吳惠芳的軍旅經歷和管理能力。

  2005年秋天,吳惠芳帶著25年軍旅生涯鍛造的嚴謹工作態度、吃苦耐勞精神和注重學習的習慣,以及團結協作、深入基層一線的扎實工作作風,告別在杭州生活的妻女,回到老家永聯村,當了一名村官。

  吳惠芳的辦公室裡挂著一幅永聯村地圖,村裡的每一條路、每一條溝和每一個廠房,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這幅地圖是吳惠芳自己勘測繪制的。初回永聯村,吳惠芳一肩挑起“村官”和“職業經理人”兩副重擔。但剛剛卸下師政治部主任職務的吳惠芳,無論是“治村”還是“治企”,都沒有多少直接管理經驗,堪稱一名“新兵”。

  如何盡快熟悉農村,掌握企業生產經營的情況?炮兵出身的吳惠芳了解到永聯村還沒有一張詳細地圖,決定自己繪制。工作之余,吳惠芳到村子各處仔細查看,走家串戶與村民、企業員工聊家常,了解村規民情,摸清企業情況,把大家對新農村的期盼一一記下來。永聯村的地圖繪制完成后,吳惠芳腦海裡繪制的永聯村發展藍圖也漸漸清晰。

  “老吳書記帶我們富了口袋,小吳書記帶我們富了腦袋。”翟慧英是土生土長的永聯村村民,見証了10多年來吳惠芳給永鋼和永聯村帶來的觀念上的“升級換代”。

  炮兵的第一要務就是找到目標。在部隊從事政治工作多年的吳惠芳很善於在村企建設中謀全局、謀長遠。2005年,中央發出建設新農村的號召,吳惠芳敏銳地意識到國家正在為農村發展規劃宏偉藍圖。2006年,永聯村啟動現代化新永聯建設,吳惠芳結合永聯村實際,提出新農村建設“六個化”標准,即居住方式城鎮化、生產方式產業化、就業方式多元化、生活方式市民化、管理方式規范化、收入方式多樣化。2013年,致力於美麗鄉村建設的永聯村,發展目標又升華為“產業美、生活美、生態美、素質美”的“四美”標准。

  “部隊上常講,要把每一件事當成一場戰役來打,強調調查研究、組織計劃、科學實施、效果檢驗。嚴謹計劃,嚴格落實,從部隊到鄉村,管理是一樣的。”吳惠芳把部隊經驗融入鄉村治理,經過實踐探索,形成了“黨建引領、區域協同、群眾參與、依法辦事”的永聯村治理新模式。

  如今的永聯村,經濟實力在全國行政村中名列前茅,一幅小鎮水鄉、花園工廠、現代農庄、文明風尚的“農村現代畫”鋪展開來。村民們在精心設計建造的“永聯小鎮”中愜意生活,不出村庄就可以享受到配套建設的就醫、入學和購物等便利。吳惠芳也成為農村建設發展的行家裡手,先后受邀到中央黨校、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講述永聯村的發展經驗。(韋秀康 練紅寧)

(責編:羋金、袁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