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月亮城:嫦娥奔月“第四季”拉開序幕

2018年12月08日09:41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歷覽神州大地,距離月亮最近的地方是哪裡?

  從詩詞裡,你可能會由詩人李白的那句“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想到天山﹔從地理課上,你可能會由離天最近的地球“第三極”想到喜馬拉雅山……但在今天,你一定不要忽視位於祖國西南坐落著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大涼山。

  從2007年起,我國嫦娥一號、嫦娥二號衛星和嫦娥三號探測器陸續從這裡啟程,奔月、繞月、落月,將望月千年的中國與月亮的距離越拉越近。西昌這座小城,自古因月光皎潔而獲得的“月城”美譽,也由此有了另一重含義。

  此刻,群山環抱中的西昌發射場,長征三號乙火箭靜靜矗立在2號塔架。探照燈照射之下,乳白色的箭體泛著微光,輝映著天空的月華。隻待一聲口令,它就將拔地而起,托舉嫦娥四號探測器啟程奔月……

  此刻,高原“月亮城”裡,嫦娥奔月劇集“第四季”的序幕正徐徐開啟。

  探月劇——

  季季都有不同,集集都很精彩

  國際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預測2018年全球科技大事件,實現世界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嫦娥四號任務“榜上有名”。在網友們眼中,這也是今年中國航天年度收官大戲。

  對於中國航天來說,這不是探月大戲首次上演——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作為我國首顆探月衛星直赴蒼穹,成功實現“繞月”、受控撞月,邁出了我國深空探測的第一步。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再探月宮,獲得了世界首幅分辨率為7米的全月圖。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號披挂出征,翩翩落月,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現月面軟著陸和月面巡視探測的國家。

  2014年10月24日,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器成功發射,為嫦娥五號肩負的月球採樣、返回地球的任務進行了技術驗証。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號任務中繼星“鵲橋”發射升空,奔赴地月L2點,為嫦娥四號搭建起信息聯通的“天橋”……

  一部探月劇集,季季都有不同,集集都很精彩。但每一集的第一幕場景,都是同一個坐標——大涼山·西昌衛星發射中心。

  2007年從西北工業大學畢業后就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作的張瀅,幸運地“追”上了所有的探月劇。在這個“85后”姑娘心中,“對發射場系統而言,每場航天大戲的精彩,其實在按下點火按鈕之前就早已鋪展開。”

  嫦娥一號發射前,一座專為探月工程而鑄建的發射塔架拔地而起。當時,施工團隊僅用了一年零17天,創造了世界航天發射塔建設史上的“中國奇跡” 。

  嫦娥二號發射前,發射中心各大系統提前3個月就進行任務准備,加強產品質量和技術測試,突破火箭直接將衛星發射至地月轉移軌道的發射技術,嫦娥二號奔月之路走得更加輕快。

  嫦娥三號發射前,發射中心測發系統完成光纖中繼系統適應性改造等7項升級,並首次採用雙激光慣組加衛星導航修正復合制導方式確保火箭入軌精度。最終,嫦娥三號的入軌精度比嫦娥二號提高了3倍多……

  精彩的前奏,鋪墊每一季探月大劇﹔精彩的前奏,每一分都得來不易。

  “火箭和衛星狀態穩定,一切就隻看氣象。”今年,作為氣象保障組組長的張瀅已連續為15次發射任務提供精准氣象保障。這一年,她有200多天都是在山溝裡的發射場度過的。

  此次嫦娥四號發射正值冬季,海拔8000米到12000米之間的高空風將成為影響發射的重要因素。如何“巧借東風”?發射前夕,張瀅和團隊面臨現實考驗。

  不只是張瀅。直到發射前最后一刻,發射場系統的其他若干個團隊也都因嫦娥四號任務的新難度、新特點,在迎戰不同的考驗,成就嫦娥奔月“第四季”新的精彩。

  探月人——

  沒有誰是配角,人人都是主演

  第13次擔任發射系統“01指揮員”,38歲的陳政依然感覺“壓力山大”。

  “這是一場‘機不可失’的發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計劃部副主任李本琪深知此次嫦娥四號發射的難度:隻有2個發射日4個窄窗口,窗口最長4分鐘、最短1分鐘,兩個窗口間隔不到50分鐘,一旦錯過,隻能等到明年。

  陳政擔任的“01指揮員”,相當於整個發射系統的大管家,負責協調整個發射任務流程和進程控制,任何疏忽和失誤都可能使發射錯過稍縱即逝的窗口。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陳政就是這一幕探月大戲的絕對主演。“航天發射是萬人同操一杆槍,這裡沒有誰是配角,人人都是可能影響成敗的主演。” 陳政說。

  類似的話,發測站高級工程師鄢利清也說過。鄢利清作為“01指揮員”,先后指揮26次發射任務,次次成功。有人說他是“福將”,但他說:“成功的奧妙,在於我身后有一個堅定航天報國志向、堅定航天強國信念的強大團隊。”

  年輕的“金手指”何龍就是這團隊中的一員。此次嫦娥四號發射,何龍的任務是按下發射按鈕,點燃引擎,放飛火箭。

  這個按鈕不好按。何龍的工位前有3塊屏幕,屏幕上有200多個閃爍的狀態燈。每盞燈什麼時候亮、什麼時候滅、什麼時候一秒閃一次、什麼時候兩秒閃一次他都必須爛熟於心——任何一盞燈的狀態異常都可能影響他准時按下發射按鈕。

  每盞狀態燈的另一端,都連著測發系統的一個分系統或是操作崗位。在那些崗位上,所有的操作手都要跟何龍一樣打起十二分精神,確保自己的工作萬無一失。

  從嫦娥一號開始,歷次探月發射任務中,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一直保持著“零窗口”的發射紀錄。

  所謂“零窗口”,是指在預先計算好的發射時間,分秒不差地將火箭點火升空,不允許有任何延誤與變更。

  “零窗口”意義重大。以嫦娥一號為例,“零窗口”發射使衛星節省了120公斤燃料,延長了4個月工作壽命。

  “零窗口”實現不易。航天發射需要多個系統、若干個子系統團結協作,任何一個操作手出現紕漏都可能使整個發射錯過最佳發射窗口。“零窗口”的背后,是整個團隊對零失誤、零差錯、零故障、零缺陷、零遺漏的執著追求。

  “‘01指揮員’為什麼要被冠以‘01’?”採訪中,記者向發射中心許多人問起這個問題,得到的答案不一。

  “也許,是因為要很多人默默做到沒有任何差錯的‘0’,才能實現整個發射一舉成功的‘1’吧……”有人這樣回答。

  探月夢——

  劇集永不停更,明天值得期待

  冬日的海南,溫暖如夏。打開手機,看到嫦娥四號任務完成火箭燃料加注即將發射的消息,身處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的胡旭東心頭一熱。

  據此前新華社消息,未來,嫦娥五號將在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

  這意味著,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第二步目標后,開啟探月工程三期夢想的“接力棒”將從西昌交到文昌。

  這也意味著,大涼山“山溝裡飛出嫦娥”的故事可能將暫時告一段落,“嫦娥飛天、海上追月”的新傳奇將在天涯海角全新演繹。

  從西昌到文昌,遠隔山河江海。兩地緯度相差10度,直線距離超過1200公裡。2012年,胡旭東第一次從西昌來到文昌,一路上坐飛機、趕火車,就花了將近40個小時。

  從西昌到文昌,其實也並不遙遠。在海邊打造新的“探月港”的航天人,大多都是來自大涼山深處發射場的“溝裡人”,一次次成功托舉嫦娥飛天的精神在他們身上一脈相傳。

  自2009年開工建設以來,文昌航天發射場已建成兩個現代化發射工位,完成了長征七號、長征五號火箭首飛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發射任務。李本琪介紹說,下一步,文昌航天發射場重型火箭發射配套設施將更加完善。

  此刻,當西昌航天人即將放飛“嫦娥四姑娘”時,胡旭東和同事正在文昌積極准備我國新一代大推力火箭長征五號的下一次發射,為我國走向更遠太空的深空探測夢擺渡“夢之舟”。

  從西昌到文昌,見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能力的拓展,也見証中國航天整體能力的跨越。

  從西昌到文昌,未來將上演探月夢想接力賽,也將迎來發射大噸位空間站、貨運飛船、大質量極軌衛星等中國航天重大任務“好戲連台”。

  從西昌到文昌,並不遙遠的明天,絕對值得期待……  (王玉磊)

(責編:羋金、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