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台媒:F-16V美軍自己都不用 讓台軍成第一小白鼠

2018年12月11日08:47 | 來源:環球網
小字號

改進后的台灣F-16V戰斗機試飛

就在數日前台灣向美國採購的F-16V在改裝過程中被曝出“金屬鏽蝕”問題后,台媒又對這款戰斗機進行了更為深入的跟進報道。台灣“聯合新聞網”10日以“美軍沒在用的‘超級F-16’…台軍早成全球第一白老鼠’為題,就關於這款戰斗機的採購、型號、命名等問題進行了解讀。

11月28日,“聯合新聞網”曾報道台當局爭取美國F-35戰機不成,決定採購66架F-16戰斗機,並將採用最新的F-16V水平的消息。當天晚間,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也刊出台灣將增購F-16的報道,並進一步指出,這批F-16的型號將屬於第70批次(Block70),還宣稱採購總數將是72架,以補足過去二十年的各種戰斗機失事的損失。

不過台媒稱,兩篇報道之間有些地方存在差異:美國《國家利益》稱,新購的F-16將取代使用成本昂貴的幻影-2000戰斗機﹔而“聯合新聞網”則表示,新購F-16不會汰換幻影戰機,而將部署在台東志航基地,以加強東部的空中防御。

上月29日,台灣“國防部長”嚴德發聲稱,現有三型主力戰斗機都已達到中期壽命,必須有戰力規劃與提升,隻要符合作戰需求,都會納入考量。12月4日,台軍發言人陳中吉在記者會中也稱:隻要符合作戰需求,都是評估對象,但目前還在評估階段。台灣軍方種種反應均顯示,增購F-16絕非空穴來風。

買不到F-35增購“超級F-16”也是辦法

“聯合新聞網”稱,2002年初,花蓮基地的F-16戰斗機成軍以來,台軍就沒有新戰機服役。馬英九第一任期,“國防部”就表示下一代戰機必須能“短場起降、雷達匿蹤、超音速巡航”。放眼全球航空界,其實就是美制的F-35B隱形戰機。

F-35戰斗機是美軍“聯合打擊戰斗機”計劃的產品。美國空軍的F-35A將取代F-16與A-10攻擊機,海軍陸戰隊的F-35B將取代AV-8B攻擊機,海軍的F-35C將取代F-18C/D戰斗機。F-35B和其前輩AV-8B一樣,發動機噴嘴可以向下噴氣,隻需很短跑道就能起飛,載重量較低時甚至可以垂直起降。一旦台海開戰,台軍機場必成為大陸導彈的攻擊焦點,F-35B就可避免因跑道受損而無法起飛迎戰。

但是“聯合新聞網”認為,美國如果售台F-35B,必定激發大陸極強烈反彈。另外目前美軍自己才逐步換裝F-35,光是滿足現有訂單,估計就要到10年以后。就政治層面與技術層面而言,都使得台軍很難獲得F-35B戰斗機。台灣三款現役戰機中,F-16任務彈性最大,在接受F-16V改良(目前已交機4架)之后,性能更是三者之冠。在無法獲得F-35的前提下,先增購F-16不失為“無奈但合理”的選項。

洛馬公布的F-16V改進方案

F-16Block70?傻傻分不清楚

“聯合新聞網”隨后還對F-16V戰斗機的批次問題進行了解釋。台軍現役的F-16A/B將進行改良,因此如果增購F-16,當然也得具備“超級F-16”水准。近日相關報道,有時稱其為F-16V,有時稱為F-16Block70,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美國軍機的編號以英文字母代表改良型。例如F-15的第一代生產型是F-15A(雙座型稱為F-15B),第二代就是F-15C與F-15D。“批次”(Block)其實即使在同一生產型內,細部配備也有所不同,因此出現不同“批次”。如果套用汽車市場的術語,A、B、C等字母等於大改款,批次數字就是小改款。

對多數機種而言,除了廠商本身之外,外界不會太關注“小改款”。不過F-16戰斗機生產量龐大(總數已經超過4500架),制造商通用動力(現已並入洛克希德馬丁)很早就透過批次號碼,進行構型管理。例如第一代的F-16A/B,包括Block5、10、15,第二代F-16C/D於1980年代中期問世,直接由Block25起跳。

1992年,老布什總統宣布售台150架F-16A/B,這批全世界最后的F-16A/B戰斗機,不少零附件已與F-16C/D同級,稱為Block20,正好填滿先前Block15與25之間的缺口。F-16C/D包括Block25、30、40、50等次型,從Block30以后,美軍同時選用通用電氣公司的F110與普惠F100兩種發動機。使用F110者稱為Block30/40/50,使用F100則稱Block32/42/52,以便區分。

台軍現役的F-16戰斗機

戰隼、蝮蛇…綽號來自電視影集

F-16正式名字是“戰隼”式,不過1970年代末期加入美軍時,正值電視劇《太空堡壘》走紅,飛行員們就以片中的“蝮蛇”(Viper)戰斗機當成F-16的綽號。

由於F-35價格太高,生產線也緩不濟急。洛克希德馬丁因而推出F-16性能提升方案,使用不少F-35同級的新科技。公司並依照“蝮蛇”(Viper)之名,把改良計劃稱為F-16V。F-16V的市場目標包括改良各國現有F-16機隊,如果有客戶訂購新機,也將採取同樣水准,稱為Block70。由於台灣現役F-16採用F100發動機,未來如果增購,應該繼續用F100,因此將會是Block72。

F-16V改良計劃的核心,是換裝APG-83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AESA雷達類似昆虫的復眼,由數百個小型發射接收單元組成,不需轉動天線就可進行掃描,甚至可以“一心多用”,天線上下半部各自追蹤不同目標。另外引進最新款的AIM-9X響尾蛇導彈,搭配頭盔瞄准系統,讓飛行員“看到哪兒,打到哪兒”,大幅縮短反應時間,提升獵殺率。

不過“F-16V”是性能提升計劃的名稱,未來經歷改良或新造的F-16,是否就改稱F-16V?倘若如此,會面臨一個大問題:單、雙座機要怎麼區別?

1990年代,荷蘭等北約國家替F-16A/B進行性能提升,改良過后的飛機,稱為F-16AM/BM﹔美軍將部分F-16C/D進行改裝,負責以反輻射飛彈攻擊敵方雷達,稱為F-16CJ/DJ。以此類推,“超級F-16”可以叫F-16AV/BV?或者仿效F-104G戰機的雙座型稱TF-104G(T代表教練)的例子,將改良后的F-16B稱為TF-16V?

由於美軍並未替自家F-16進行改良,台灣是第一個F-16V用戶,因此台軍的稱呼,很可能成為“判例”,影響其他使用國。不過目前為止,對於這樣的詢問,台灣空軍高階官員都坦言:“目前還沒想到這個問題!”

(責編:趙苑旨(實習生)、羋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