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軍營論劍》——

給政委講故事的士兵,帶火了“精品課”!

2020年08月19日09:45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午后的陽光,透過窗戶,洒在三級軍士長關立恆的迷彩服上。

關立恆微仰著頭,侃侃而談。他的對面,是旅政委魏銀建。

在76集團軍某旅的傘降教員中,關立恆的組訓教學水平經常讓大家豎大拇指。

但是,關立恆的這次講述,與傘降理論教學無關。他是應政委的邀請,來講自己的故事。

講故事的活動是從今年年初開始的。當時,政委魏銀建讓相關科室在全旅尋找100名士兵,讓他們講講各自的成長故事。

負責“找人”的李灰懿先找到了國際比武冠軍侯睿睿,接著找來了陸軍綜合格斗冠軍邵明晨,以及閱兵教練員杜江、狙擊教頭陳明等人。這些士兵,一一向政委講述了自己的成長故事。

旅史館組織入黨儀式

現在,講述者輪到了關立恆。

“當兵17年,我一直記得新兵班長說過的話——想在部隊有所作為,就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樹一個榜樣去追趕。”關立恆說。

成長路上,關立恆的第一個追趕目標是新兵下連后的班長——王鑫龍。

在當時的全能競賽評比中,王鑫龍奪得第五名,被評為“六級尖子兵”。

這讓關立恆十分羨慕與敬佩,他開始以王鑫龍為追趕目標。

5年后,關立恆也成為“六級尖子兵”。在全旅全能競賽評比中,他奪得第三名,比王鑫龍當年的名次更靠前。

選晉為中士后,關立恆參加了教學法集訓。負責集訓的班長楊發紅,還有其他兩位班長,在授課教學方面各有優長。關立恆把他們作為自己的榜樣,虛心請教、發力追趕,自身教學水平提升很快。

后來,關立恆開始學跳傘,負責傘降課目的班長王國林又成了他新的追趕目標。

“隻要努力,就有機會。”王國林這句話,讓零基礎的關立恆信心大增。

100多頁的傘降理論手冊,關立恆一字一句地記背,最后竟能流利地背誦全文。第二年的傘降集訓,王國林第一個點名要“理論功底最扎實”的關立恆參加。

“再后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關立恆笑著對政委說。

近年來,關立恆和戰友們開創性地完成了一次次任務——在海拔5300米的高原,創下全軍高原跳傘紀錄﹔出征國際演訓場,在能見度不足10米的大霧天氣下完成了實跳……

“學先進、搞研究、下苦功——這種成長模式值得每名官兵學習借鑒。”對關立恆的講述,魏銀建作了這樣的點評。

“政委請兵講故事。”如今在該旅,講故事的士兵數量在不斷增加。

魏銀建在採訪中表示,聽士兵講故事,原本只是他了解部隊、掌握官兵思想狀況的一種途徑和方法。現在,這些士兵的故事正在“升級”為一堂堂小微“精品課”,在全旅發揮著啟迪思想、傳送經驗、示范引導的積極作用。

五公裡考核

尋找有故事的兵

下士侯睿睿說,自己不擅長講教育課。

然而當他站上講台,開始講自己的成長故事時,台下的戰友都抬起了頭,聽得很認真。

沒有配套的課件,沒有視頻、音樂,吸引大家的是侯睿睿一連串成績背后的拼搏故事——他是國際陸軍“體能與戰斗技能”競賽冠軍,半個小時裡,以1850個仰臥起坐打破賽事紀錄。

這些參加訓練或比武的成長故事,就像他身上輪廓分明的肌肉塊般,硬核而有說服力。

故事講完,台下熱烈的掌聲持續了好幾秒。這讓教育干事陳章確信,策劃組織這批“精品課”的切入點沒有找錯。

能不能用士兵講自己成長故事的方式,來策劃一批小微“精品課”?當時,政委傾聽士兵成長故事這件事,已經在戰友中引起一定反響。很多戰士在網上留言,想知道所講的故事內容。留意到這些反響和呼聲,陳章就開始琢磨這件事。

在向旅裡匯報了自己的設想后,他開始著手以這種講故事的形式,策劃這批“精品課”,教育活動名稱定為“身邊人開講了”。

策劃這樣的精品課,先要有“講故事的人”。已經給政委講過故事的士兵算得上“富礦”之一,因為他們很多都是像侯睿睿這樣在各種比武競賽中摘金奪銀的“有故事”的士兵。

宣傳科科長易健認為:強軍興軍征程中,新時代的官兵需要的是多元化的示范與激勵,要想士兵在聽戰友的故事中產生共鳴、有所收獲,就必須在不同層面來考慮和挑選有故事的講述人。

最終,他們將故事講述人的選擇標准定為“有資歷有故事的老兵、有成績有榮譽的尖兵、專業強技術精的能人、愛學習求進步的典型”。

奪冠后的喜悅

直招士官劉智宇入伍2年,論成績、閱歷,都不像有故事的人。

但在一次寫作心得交流會上,劉智宇拿出4本厚厚的日記本,壘在一起,高度超過放在桌上的紙杯。

“我幾乎每天都寫日記,已經寫了577天了。”他的這種堅持,立即引來陳章的關注。

“每天寫日記看似簡單,但真能堅持這麼好的士兵寥寥無幾。”隨著劉智宇向陳章攤開他的日記本,陳章發現,劉智宇也是個有故事的人。

他的日記裡所記載的人和事,樁樁件件,都體現著對軍營生活的熱愛與關注,其中很多事本身就帶有很強的故事性。

隨著視角的調整和視野的擴大,越來越多有故事的戰友,被納入“精品課”故事講述人名單。

很快,包括侯睿睿在內的首批10名士兵開始了小微“精品課”的試講。

談到策劃這批小微“精品課”的最初設想,易健說:“就是想通過戰友講述自己的故事,多角度呈現拼搏進取、豐富多彩的軍旅生活,通過分享故事,讓更多戰友得到思維的啟發和精神的滋養。”

給官兵講自己的故事

打磨有味道的“精品課”

“同一個故事,給政委講和給戰友講,收效不一樣。”

這是三級軍士長關立恆的感受。

作為“精品課”的試講者,關立恆在向戰友講述自己的一個小故事時,發現台下有人開始交頭接耳。這讓他一時慌了神。

課后,關立恆主動去找戰友們聽取意見,有人提醒他:“你講故事的語氣不太恰當,讓人聽著像是在自吹自擂。”

從講故事到“精品課”的距離有多遠?趙新航對記者說:“不是太遠,但也的確不近。”

一次試講中,趙新航用了25分鐘講自己的人生經歷,並且增設了現場問答環節。整堂課講下來,時間超過30分鐘。

“感覺像是在‘侃大山’。如果不限制時間,我能講一下午。”一堂課下來,趙新航覺得很輕鬆,戰友們卻覺得問題不少,“中間內容拖沓,邏輯也不夠清晰。”一名戰友直言不諱。

團隊協同訓練

作為策劃組織者之一的陳章也發現,要達到小微“精品課”的預期目標並不容易。

真正面對戰友時,很多故事講述人出現了一些“不適應”,最普遍的問題是不知如何做好自身故事和理論的結合,不知如何去掌控局面,不知如何做才能“畫龍點睛”……

有的故事講述人在上台前開始像政工干部上大課那樣備課、寫教案,有的干脆直接圍繞“如何當好骨干”,總結出一條條“經驗”,一些戰士直言“沒聽進去多少”。

如何完成從“講故事”到“精品課”的轉變?一次課后討論中,該旅政治工作部主任邊慶軍表明了自己的觀點:“講自己的故事是講述人最大的優勢。如何講好需要多管齊下。”

在這一建議下,該旅宣傳科作出相應調整,故事講述人不再需要去做與理論結合的功課,每次隻需講好自己的故事即可,而“畫龍點睛”的工作交給了主持人。

宣傳科給出的建議是:“講述人要‘開小口,挖深井’,把每次講述都當作自己的作品,雕刻得細致入微。”

他們還組織故事講述人觀看經典演講視頻,引導這些有故事的兵把講述時間盡量控制在15分鐘以內。

在此基礎上,故事講述人開始從故事時長、課件制作、演講技巧等方面入手,不斷細化完善自己的“作品”。

官兵高原訓練

為准確把握講故事時的語氣,關立恆下載了一款演講APP,每天花20分鐘聽優秀的演講音視頻。趙新航也開始有意培養“濃縮的就是精華”觀念,開始對自己講述的故事刪繁就簡,爭取一語中的。

為進一步優化講課效果,陳章制作了《分享人評分表》,供聽過“精品課”試講的戰友打分。講述人則可以對照統計結果,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

在主持人的選擇上,該旅宣傳科也改變了當初由士兵擔任主持人的做法,換成了連隊主官任主持人。

這樣,故事講述人講的是身邊的故事,連隊主官因為有一定的理論功底,點評得既有深度也更加精准,而且都是官兵們聽得進、聽得懂的朴實道理,授課效果頓時好了很多。

參觀旅史館

小微“精品課”火了

選晉為高級士官后,關立恆有過一段時間的困惑:“未來的路如何走,如何提升自己?”

現在,他這種困惑已雲消霧散。關立恆說:“其他戰友從我的成長故事中有所收獲,我也從其他戰友的分享中受益匪淺。”

關立恆說這句話有一個大的背景,那就是該旅的故事講述人隊伍已擴大到40人,這裡面既有義務兵和初級士官,也有中級、高級士官,這使得聽故事的戰友們時常能找到與自己情況類似的學習“樣本”和趕超目標。

這種隊伍規模上的變化,也有一個大的背景,那就是更多的戰友已經像關立恆那樣,從“身邊人開講了”這項教育活動中受益。

其實,首批小微“精品課”正式推開前,就已經備受關注。

進行戰術訓練

“當一個士兵受邀向政委講述自己的成長故事時,這個信息就在戰友之間很快傳開了。”陳章對記者說:“因為大家都會好奇,那些故事到底說了些啥。”

升級成“精品課”后,這些故事一一在戰友面前呈現。很多戰士開始用這些“有故事的兵”作為鏡子來反觀自己。比如,在侯睿睿和關立恆身上,戰友們就開始分析成為尖兵歷程背后的普遍規律和發展路徑,並著手使自己的發展規劃變得更加科學與合理。

“這正是‘精品課’要達到的效果。”該旅宣傳科科長易健說,“這樣的講述與分享,勢必會催生更多戰士敢於拼搏、積極向上的熱情,使戰士精武強能的實踐,因有更多經驗可以借鑒而事半功倍。”

如今,該旅的首批10名故事講述人已到過不少連隊試講。每到一個連隊,就會引發一陣熱議。這些熱議的背后,不僅僅是類似“揭秘”那樣的吸引力,更多的是“精品課”內容所帶來的心底共鳴。

李林超——這個曾在陸軍綜合格斗比武中奪得第二名的中士,平時不愛講話。

那次,在連隊課室,傾聽了10名故事講述人的成長故事和人生感悟后,他深受觸動。

尤其是聽了下士侯睿睿的成長故事后,李林超也出人意料地走上了講台,“想和戰友說說自己的心裡話”。

“上次上講台是在4年前。”李林超說,“從現在開始,我想做一些改變,也分享下自己的故事。”

李林超的臨時試講,成為處於探索階段的“身邊人開講了”活動感染力的有力証明,也讓該旅宣傳科開始著手擴大故事講述人的規模,初步形成了一個由40名有故事的士兵組成的講述者隊伍。

障礙訓練

這40個有故事的兵,結合自身成長歷程,形成了一批各有側重及特色的小微“精品課”。各營連可以根據自身需求,自由選擇故事講述人以及他們帶來的“精品課”。

同時,該旅宣傳科將這40名士兵已經講過的“精品課”視頻上傳到內部網絡上,使“精品課”資源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推廣。

“吃飯不能光吃主食,也要吃一些蔬菜、水果和點心,這樣才能營養均衡健康成長。搞教育同樣如此。”該旅政治工作部主任邊慶軍介紹說,這些小微“精品課”,已經成為很多營連日常教育的重要補充。

小微“精品課”在各營連火了。考慮到故事講述人的精力有限,該旅宣傳科規定:故事講述人每人每月最多提供5次現場授課,各營連預約現場授課每月不能超過2次。

易健告訴記者,下一步,給政委講故事的兵都會被納入故事講述人隊伍。他說:“100個兵,100堂小微‘精品課’,到那時,在現場授課方面,營連就有更多選擇了。”(黃子娟 易健 相雙喜 王鈺凱 李灰懿)

(責編:黃子娟、陳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