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東撤軍?美進退兩難
在敘利亞的美軍車隊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拜登日前決定,從波斯灣地區撤出部分美軍部隊和裝備。外界對美軍的撤軍方案眾說紛紜,相關情況或對中東乃至全球安全局勢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
透露意向
美國《華爾街日報》4月1日報道稱,據匿名美國官員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指示五角大樓開始從波斯灣地區撤出部分美軍部隊和裝備。
報道稱,美軍目前已撤出至少3套“愛國者-3”防空導彈系統,包括部署在沙特阿拉伯蘇丹王子空軍基地的1套。報道指出,截至2020年年底,美軍在中東地區駐扎的兵力大約為5萬人,隨著撤軍進程的啟動,美軍將進一步削減在該地區的軍事存在。
除防空系統外,航母以及部分用於偵察、監視的裝備,也逐步從中東轉移到其他地區。2月1日“尼米茲”號航母駛離波斯灣后,美國在中東地區處於“零航母”狀態。
從近期動向看,美國作出撤軍決定前,在中東地區軍事活動十分活躍。據美國《空軍時報》報道,美國空軍兩架B-52轟炸機近期在中東地區上空巡航,目的是向伊朗發出警告。美軍中央司令部表示,兩架B-52轟炸機由以色列、沙特阿拉伯和卡塔爾等國戰機伴飛,這是美國今年第4次向中東派遣轟炸機。美軍聲稱,這兩架轟炸機是為“遏制侵略行為,讓盟友相信美軍對該地區安全的承諾”。
猜測細節
對於美國的中東駐軍撤離方案,外界眾說紛紜。綜合來看,具體細節可能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將部分軍力轉向亞太地區。在可預見的未來,美軍費將不再有明顯增長,美國在應對中東地區安全威脅的同時,將更多資源聚焦“大國競爭”。外界認為,美軍或將戰略資源從中東地區轉向亞太地區。美國希望在亞太地區保持外交、經濟和軍事上的優勢,不斷增強經濟與政治影響力。美國難以將注意力同時集中在中東和亞太兩地。從短期來看,美國能夠根據兩地局勢緊迫程度、利益大小進行相應調整,但從長遠來看,美國為實現目前在亞太地區的戰略野心,勢必會限制介入中東地區內部事務。
二是調整航母輪換策略。外界認為,美軍將重新考慮在海灣地區持續部署航母戰斗群的成本效益。去年以來,為應對“伊朗不斷增加的侵略行為”,美海軍在海灣地區的軍力部署大幅增加。然而,這一舉動不但沒有達到威懾效果,還為美海軍的戰備工作帶來巨大壓力。下步,美海軍或採用短期部署方式。例如,抽調駐扎在太平洋和歐洲的航母,在海灣地區短暫停留。同時,美海軍或在海灣地區保留較小規模的水面艦艇,維持軍事存在,保障海上安全。
三是減少持續作戰部署。外界認為,美軍將從中東撤出一些長期部署的進攻型作戰力量,提高多邊作戰演習頻率。美軍旨在通過此類演習熟悉作戰區域,轉變作戰模式,保持中東地區的作戰能力。對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合作伙伴來說,提高地區合作有助於增強自身軍事實力,而聯合演習則可使美國定期加強前沿威懾。
四是回撤總部工作人員。外界認為,美國或在未來10年盡可能減少中東司令部工作人員數量。目前信息技術方面的進步可實現戰場畫面實時同步,美軍無需在前沿地區部署大量工作人員。回撤總部工作人員可減少前后方重復任務。此外,美國當前在海灣地區駐扎數萬名士兵和家屬,將他們撤回將減少伊朗對其公民的生命威脅。
進退維谷
從當前情況看,美國此次透露從中東地區撤軍的計劃,一方面是為應對中東局勢變化,適當調整兵力部署,為強化亞太和歐洲等地兵力部署預埋伏筆﹔另一方面則意在為美伊重啟核談判創造有利條件,提前掌握輿論主動。未來,美中東撤軍計劃面臨較大不確定性。
一方面,中東利益牽扯多。中東地區關涉美國的重要戰略利益。從軍事角度而言,以“伊斯蘭國”為代表的恐怖組織仍然活躍,其在敘利亞、黎巴嫩和伊拉克等國頻繁活動,美國在該地區仍需保留相當規模的軍事存在。從經濟角度而言,美國作為世界石油進口大國,絕大多數石油從中東地區進口,確保石油價格穩定和運輸路線安全對美國至關重要。從政治角度而言,美國一方面要承擔對盟友的安全義務,維護地區穩定,維持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另一方面要對伊朗保持遏制態勢,在伊核協議問題上有所作為。在此背景下,美國從中東地區撤軍沒那麼輕而易舉。
另一方面,戰略回旋余地少。美國頻繁的海外軍事行動和高昂的海外駐軍軍費雖然有利於美國少數政客和軍火巨頭,但損害了絕大多數美國民眾利益,更對世界和平與穩定構成嚴重威脅。在美國經濟不景氣、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持續嚴峻的背景下,削減中東駐軍勢必在美國國內獲得支持。美國在中東的主導地位根基已經撼動,地區影響力、控制力和塑造力正在下降。即便美國維持當前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存在,伊核問題、巴以問題和反恐問題等仍然復雜難解,如今想一面撤軍一面保持在中東的影響力,可謂希望“魚和熊掌兼得”的一廂情願。總之,作為地區亂局的重要根源,美國的中東撤軍計劃前景不明,未來存有較大變數。(楊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