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透過國際賽場看未來戰場

中國陸軍承辦和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21”庫爾勒賽區聞思錄

2021年09月08日15:40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中國獲得“蘇沃洛夫突擊”項目第一名。郭中正攝

中國獲得“晴空”項目第一名。王俊攝

中國獲得“安全環境”項目團體第一名。張永進攝

西北大漠,戰車轟鳴﹔絲路梨城,群英匯聚。

這裡是古絲綢之路的咽喉要道,也是西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9月4日,為期14天的“國際軍事比賽-2021”庫爾勒賽區賽事圓滿收官。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埃及、烏茲別克斯坦、委內瑞拉、越南等7個國家18支參賽隊,圍繞“蘇沃洛夫突擊”步戰車組、“晴空”便攜式防空導彈班組、“安全環境”核生化偵察班組3項比賽激烈角逐,為全世界帶來一場精彩絕倫的軍事盛宴。中國參賽隊在3個項目比賽中,斬獲8個單項第一,3個團體第一,打破5項賽事紀錄,包攬庫爾勒賽區所有金牌。

今年是陸軍第4次在庫爾勒舉辦國際軍事比賽。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比賽規模更大、賽場設置更貼近實戰。場上激烈比拼,場下互學互鑒。各參賽國軍人在國際賽場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促使庫爾勒賽區成為本地區軍事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

硝煙散去,思考良多。筆者看到中國參賽隊在摘金奪銀,取得累累碩果的同時,更看到他們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持續推動實戰實訓,為陸軍轉型發展建設,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和立下的堅定決心。

賽場奪金固然可喜可賀,戰場制勝才是最終目標——

“像打仗一樣比賽才能將賽場延伸至戰場”

經訓練學會打仗,從賽場走向戰場。戰場是復雜的,比賽規則就不能簡單﹔戰場更是殘酷的,比賽條件就必須苛刻。

單組賽第一、射擊賽第一、接力賽還是第一!剛剛過去的幾天,對“安全環境”項目參賽隊員、陸軍第81集團軍某合成旅上等兵劉順來說,是那麼的刻骨銘心。出生於1998年的劉順,是中國二車的車長兼偵察員,第一次參加國際軍事比賽的他,經過與戰友的密切配合,包攬“安全環境”項目3個單項冠軍。

“拿到冠軍只是起點,我更看重的,是將來在戰場上准確偵毒判毒,保護身邊戰友的安全。”比賽結束,23歲的劉順在面對記者採訪時說出的話,多了一份超越年齡的成熟和難能可貴的清醒。

與劉順同樣把賽場當戰場的,還有“晴空”項目中方參賽隊領隊、第83集團軍某旅旅長楊金龍,第一次帶隊參加國際軍事比賽,就帶領團隊包攬“晴空”項目技能賽、多能賽、綜合賽3個階段冠軍和團體冠軍。如此驕人戰績,足以讓楊金龍在夢中笑醒,然而,他真正想做的是如何利用此次比賽為跳板,讓訓練更加貼近實戰,勝戰更有把握。

“通過參加比賽,我們學到了場地設置的高難度,內容組合設置的高強度和防空兵目標顯示的高難度。”楊金龍在面對眾多記者採訪時說,在未來的實戰化訓練中,我們要借鑒這種組合設置多樣的理念,增大實戰化訓練條件構設難度,讓官兵既能打、又能跑、還能有強大的心理能力。

“打仗和打靶不一樣,如果說昨天我們練得是打靶,那麼今天我們必須盡快學習打仗。”楊金龍和劉順的想法,也是組委會領導所期盼的,“和平時期,隻有從難從嚴從實戰需要出發,按照打仗邏輯設計比賽項目和評判規則,把賽場當作勝戰能力的檢驗場,戰斗力生成的磨刀石,讓賽場的“靶子”離戰場再近一些,我們離打勝仗的目標就能更近一步。”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記者王俊,今年第一次參加“國際軍事比賽”現場報道。他發現,拍攝此次比賽的難度比以往參加演習等大項任務還要大,很多壯觀的場面拍不了,隻能在劃定的安全區域內拍攝。導彈射擊、高射機槍射擊等想拍的精彩鏡頭不讓去,一個個都成了“危險區域”。

記者之所以會有如此“尷尬”之感,源於賽場向實戰貼得更緊。

越障高度設為戰車性能峰值、涉水深度接近裝備極限、靶標顯示時間由固定值變為區間值……與往年相比,今年“蘇沃洛夫突擊”項目難度大大增加。參賽隊員田志龍說,隻有平時多挑戰極限,戰時才會多一些戰勝敵人的底氣實力,隻有這樣,才能做到一切為了能打仗,一切為了打勝仗。

“安全環境”項目在化學偵察作業區,將往年發放的12支偵毒管減少為9支,這就意味著偵察員在沒有任何富余偵毒管的情況下,完成對隨機布設的毒劑種類判別,一旦出現失誤將無法完成判毒,要求隊員必須做到零失誤。

“晴空”項目在技能賽增加步槍射擊,多能賽增加高射機槍對模擬移動輕型裝甲目標射擊,目標距離不固定、不取整,同時,靶標緊貼庫爾勒戈壁環境設置,全面檢驗防空導彈兵班組的戰車駕駛、導彈射擊和輕武器射擊技能,而且對每名隊員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一種極大考驗。

目光要定向賽場,更要盯緊戰場。賽場設置越貼近實戰,部隊在未來戰場越能打贏。事實上,國際軍事比賽很多項目和規則的設定和修改,都是著眼戰場所需,並融入各方在戰場上的實戰經驗。正如庫爾勒賽區中方領隊劉立峰所言:“比賽項目和規則最初的設定,以及后期的調整,都是從實戰出發。”

學習別人的長處,貢獻自己的絕招——

“比金牌更重要的是在軍事交流中進一步增強打贏能力”

打贏能力乃軍隊生存發展之本。

站在高處看國際軍事比賽就會發現,他不僅是金牌數量的比拼,更是各國軍隊打贏能力的較量,還是學習借鑒各方優長、提升自身能力的平台。

誰能更好的抓住這個機會,誰就能在比賽中做到以人之長補己之短。

8月28日,“晴空”項目多能賽拉開戰幕。比賽現場,白俄羅斯參賽隊的一名導彈射手發射出的導彈精准命中高速靶彈,空中開花,瞬間吸引了現場觀眾的眼球。

從備賽期間的成績不佳,到比賽時的“空中開花”,白俄羅斯隊之所以能有跨越式進步,除自身努力外,離不開中國隊的無私幫助。

今年的“國際軍事比賽-2021”中國庫爾勒賽區,各國參賽隊大都使用我軍裝備進行比賽。為縮短適應性訓練時間,中方為外方參賽隊派出經驗豐富的教練員,對裝備使用、訓練方法傾囊相授,贏得各國參賽隊高度認可。

“安全環境”項目備賽期間,外國參賽隊觀摩中國隊的化學偵察作業,當看到從27種方案隨機抽取一種方案,隻用不到30秒就能完成判毒時,大呼不可能。為此,中國參賽隊毫無保留地將訓練方法無私傳授,讓外國參賽隊的成績提升近1分鐘。

傾囊相助贏得友誼,真誠交流共同提高。

俄羅斯參賽隊員為練就“百步穿楊”“空中開花”的本領,每次都選在太陽直射強的環境練觀測目標、風沙塵土裡盯著靶子練觀察。為練就過硬的駕駛技術,駕駛員每天駕駛戰車一遍遍過涉水場、飛車轍橋、跨防坦克壕等,形成一套“肌肉記憶駕駛訓練法”。

委內瑞拉參賽隊由於對裝備和場地不熟悉,加之其對規則掌握不透,派出的參賽隊成績不理想。但即便如此,他們依舊在訓練中抓緊一切機會和時間提高成績,比賽中即使有一些失誤,卻不輕言放棄,努力堅持到完賽。這種認真專研、全力以赴的精神令所有人敬佩。

淺海裡生不出赤蛟龍,圍牆裡跑不出千裡馬。前來參賽的外國軍隊,有的經過實戰歷練,賽場上的一舉一動均用生命和鮮血換來,具有很高的學習價值,值得我們認真研究借鑒。“晴空”項目裁判長助理魏光輝介紹,俄軍從多年實戰中練就的嚴謹細致,委內瑞拉隊面對困難時的頑強堅韌等,都值得我們學習。通過近距離與外軍接觸交流,借鑒外軍訓練的好經驗、好做法,有助於我們取長補短、學以致用。

開門練兵,開得不僅是一扇門,更是將官兵腦海中的對手放到現實,通過與其交流探討,仔細剖析其技戰術特點,去粗取精,取長補短,督促官兵練就高對手一環、多對手一米、快對手一秒、勝對手一招的本領,縮短從知敵到勝敵的差距。

頒獎結束后,筆者發現我軍官兵並沒有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中。大家紛紛表示,通過參加這次比賽,自己對下一步如何實戰實訓,心裡更有底、方向更明確,他們還將把寶貴的比賽經驗傳授給身邊戰友,發揮好“酵母”作用,培育出更多勝戰尖兵。

比賽數據可追溯,裁評結果零失誤——

“科學智能的裁評系統是賽風訓風的有力保証”

戰場也許沒有公平可言,但賽場必須以公平為要。

“我對裁評結果沒有異議!”

在“晴空”項目裁評室,這句話出現的頻率最高,往年需要爭議近一天才能得出的裁評結果,現在僅用1個小時就能得到大部分結果。

8月24日,“晴空”項目技能賽剛結束,裁評室內的裁評系統就已經顯示出部分成績。各國裁判到達現地后,經過逐一查看驗証,實地核對與裁評系統評判完全一致!之后,各參賽國在裁評室內幾乎沒有爭議,現地核實后直接簽字確認。

如果將整個賽事比作人的身體,那麼裁評規則就是人身上的“筋”和“骨”,讓賽事公平的准則立得住。任何比賽都應有科學權威、嚴謹細致的規則,這樣才能集聚各方參與,才具有吸引力、影響力、生命力。

“智能加人工,客觀、准確的裁評系統,以及專業、嚴謹的能力素質,讓工作人員更有底氣。”“安全環境”項目裁評保障隊副隊長徐振東介紹,為確保國際軍事比賽公平公正,庫爾勒賽區建立智能運維、綜合態勢、主控系統、視頻輔助裁決四大綜合裁評保障系統,實現邊裁現場裁決,成績自動生成,自動感應計時等功能,確保各類裁評精准無誤。

筆者在各賽場裁評室看到,比賽時,綜合態勢系統自動採集的數據躍然屏上,讓人眼花繚亂。各競賽組裁評保障人員告訴筆者,這些數據僅是裁評系統裡的“冰山一角”。庫爾勒賽區“蘇沃洛夫突擊”“晴空”和“安全環境”3個項目,不僅比誰沖得猛、跑得快,還有很多模擬障礙的檢測避讓,儀器武器的操作使用等細節。一旦存在扣分數據對總成績影響較大時,就容易出現爭議,這時就需要調取現地邊裁提供的數據。

評判保公正,數據是關鍵。據了解,各項目賽場分別配置100余名現地邊裁,分布在各個易失分障礙點位,與裁評系統同步聯動,利用手持裁決終端實時提供裁評扣分數據。同時,為確保上傳數據的真實性,各賽場裁評保障人員借助手持DV、高清攝像機、固定攝像頭和空中無人機等“空地一體”,全視角採集各易失分點位畫面,賽后分類留存備份供裁評使用。

不僅如此,在數據處理上離不開裁評控制室內的“智慧大腦”——主控系統。它能自動匯總裁評系統採集和邊裁實時提供的數據,並快速計算最終成績,並呈報裁評室,供各國裁判查看扣分細節。該系統還可以導出邊裁判罰信息,包括罰時原因,罰時時間和邊裁ID,便於有爭議時及時溯源。

“這次比賽大量運用科技檢測手段,建立相對智能化的裁評系統。如果出現爭議,裁判長可現場查証,及時做出公平公正裁決。”“安全環境”項目裁判長助理馮正超介紹。與此同時,組委會在各項目成立裁判委員會,由各國參賽隊1名裁判組成,享有同等表決權,進一步保証裁評工作公平公正、陽光透明。

“裁評水平是確保國際軍事比賽舉辦成功的重要保証之一。”陸軍辦賽領導小組領導說,比賽競技總有勝負輸贏,科學公正裁評才會消除爭議。

場上激烈競爭,場下互學互鑒——

在“掰手腕”與“手拉手”中深化合作交流

場上競技比拼你追我趕,場下互動交流增進友誼。

在“蘇沃洛夫突擊”項目比賽開始前,一位俄羅斯參賽隊隊員向中國參賽隊隊員王振宇展示了他手機中的一張照片:2019年,他曾與朋友來過中國。兩年后,再次來到中國,他不禁想起曾經在中國的那段時光,並豎起大拇指為中國參賽隊加油。

自“國際軍事比賽-2021”中國庫爾勒賽區開賽以來,不論3個項目的賽況如何,各國參賽隊之間總會為對方加油、鼓勁,也會為他們的精彩表現點贊。

“既要重成績,與對手‘掰手腕’﹔又要講友誼,與大家‘手拉手’。”“晴空”項目組織計劃辦公室主任王書嶺介紹,為了讓各國參賽隊有更好的比賽成績,陸軍專門組建由院校專家、專業技術能手和教練員組成的培訓組,對各國參賽隊員進行理論指導和專業輔助,幫助各國參賽隊員熟練掌握武器裝備操作技能。

場上激烈競爭,場下互學互鑒。從裝備抽簽交接到后勤保障,從熟悉賽場到學習賽事流程,從授課講解到切磋技藝,各國參賽隊都在互幫互助。

“謝謝中方准備的蛋糕,這樣的生日很有意義!”前不久,在比賽還沒正式開始前,白俄羅斯隊就收到一份突如其來的驚喜:中方為即將過生日的幾位白俄羅斯隊員舉行了一場集體生日。精心准備的晚餐、音樂與生日蛋糕,讓身處異國他鄉的白俄羅斯隊員,感受到了來自朋友的溫暖。

9月1日,正在參加比賽的烏茲別克斯坦隊,迎來了他們國家獨立30周年的紀念日。為讓隊員們在這一重要的節日裡,感受到中烏友誼的溫暖,中方特別協助他們拍攝了具有紀念意義的“30”造型,在異國他鄉向他們的祖國發回祝福。

在庫爾勒賽區,政工外事組還開設了文化交流中心和裝備展示區,為各參賽國統一分配展廳。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展區規模更大、品種更多,充分展示出各參賽國的特色文化,以文會友、共書和平的氛圍更加濃厚。

無論是賽場外的工作人員,還是賽場上的參賽隊員。比賽期間,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彼此加油,並收到了熱情的回應。賽場上,每當中國隊出場時,備賽區其他國家的參賽隊員們也都歡呼鼓掌、加油助威,用中文大聲喊著“中國必勝,加油!”

“堅持開放包容的姿態、熱情熱忱的態度、周到細致的服務。”通過利用承辦國際軍事比賽的契機,使各國友誼的橋梁牢固締結,各國軍人在這裡互幫互助、互學互鑒,在“掰手腕”與“手拉手”中進一步深化合作交流。許多隊員表示,通過“國際軍事比賽”這樣一個溝通交流平台,可以進一步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合作,在互學互鑒中架起友誼的橋梁,播撒和平的種子。(張聖濤、周遠、陶然)

(責編:陳羽、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