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歐洲漲軍費 軍企進“考場”

2022年04月06日10:31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一些東歐國家計劃購買美國的“標槍”反坦克導彈。

據外媒報道,歐洲國家近期紛紛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大量採購武器裝備,給歐洲本土軍工企業帶來巨大商機與挑戰,未來也將對歐洲防務態勢和地區安全局勢產生微妙影響。

歐洲多國急購軍火

近期,歐洲國家在防務建設方面的主要動向可歸納為兩個關鍵詞。

一是漲軍費。美國助理國防部長瑪拉·卡林日前在美國國會聽証會上稱,歐洲盟國正在增加軍費開支,以保衛歐洲領土完整。德國、丹麥、瑞典和意大利紛紛宣布,將軍費所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提升至2%。德國還將額外從財政預算中撥款1000億歐元(1歐元約合7元人民幣)用於軍費開支。對於軍費增加的理由,瑞典首相安德森解釋稱,此舉旨在向國內展示強化防衛力量的姿態。同時,波蘭也宣稱,將軍費所佔國內生產總值比例由2%提升至3%,軍隊人數由現在的12萬人增至25萬人。

二是忙採購。歐洲媒體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德國即將與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達成35架F-35戰斗機的交易。同時,德國還在研究引進“薩德”反導系統的可能性。波蘭國防部裝備採購部門發言人克日什托夫·普拉特克近日表示,波方迫切希望走“特別快速程序”,購買數架美國通用原子公司生產的MQ-9“死神”無人機。另據報道,一些東歐國家計劃購買北約援助烏克蘭的某些同款武器,包括美國雷神公司的“毒刺”防空導彈和雷神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共同生產的“標槍”反坦克導彈。

此外,美國國務院近日批准向英國出售價值約7億美元的反導系統,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生產的一套彈道導彈跟蹤雷達和兩套指揮控制與作戰管理通信系統。英國路透社評論稱,英國政府可能早在俄烏沖突爆發前就開始討論採購事宜。

軍工企業喜憂參半

對於歐洲國家的軍費增長和採購熱潮,歐洲軍工企業可謂喜憂參半。

一方面,歐洲軍工企業將獲得更多訂單和機會。以德國為例,鑒於德國政府宣布將額外從財政預算中撥款1000億歐元用於國防開支,德國主要軍工企業計劃在短期內提高產量,並持續增加產能,以滿足和適應德國聯邦國防軍的需求。空客集團、萊茵金屬集團、蒂森克虜伯船舶系統公司等歐洲大型軍工企業也紛紛宣布,將把工作制度調整成多班運轉模式,同時發展更多新的合作伙伴以提高產量。

另一方面,需求量大幅增長也暴露出歐洲軍工企業的短板與不足,使其面臨嚴峻考驗。這突出體現在3個方面。

一是吞吐量有限。歐洲媒體評論稱,面對軍費增長和採購訂單增加的大好局面,歐洲軍工企業可能死於“消化不良”。歐洲軍工產品,尤其是聯合研發的產品生產周期普遍較長。據悉,近年來一直在推進的歐洲無人機和新型主戰坦克項目,仍需數年才能研發成功,短期內難以滿足歐洲國家“加急採購”的需求。

二是協調性欠佳。歐洲防務局首席執行官賽迪維稱:“歐洲國家之間要加強軍備採購方面的協調。快速決策並不意味著急於求成或者考慮不周。相反,我們應該更加理智地花錢。”柏林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薩帕迪諾稱:“在歐洲成為全球防務市場重要參與者的情況下,歐洲國家應共同商討如何在採購國產裝備和國外裝備之間尋求平衡。”此外,歐洲分析人士認為,如果國防預算和採購資金充足的話,歐盟各成員國傾向於依托本國軍工企業研發相關產品,而非與他國共同研發,這可能導致共同研發項目的“流產”。

三是競爭力不足。根據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歐洲在全球武器貿易中的份額在過去5年中從10%上升到13%,歐洲最大的武器買家是英國、挪威和荷蘭,武器主要來源國是美國。參與該報告撰寫的研究人員西蒙·魏茨曼表示,歐洲將大幅增加軍費開支,購買大量武器裝備,其中很大一部分將來自美國。從上文中提及的歐洲各國軍備採購計劃也可看出,美制武器幾乎佔據壟斷地位。

借勢推進防務自主

總體來看,歐洲國家近期大漲軍費、瘋狂採購,意圖進一步提高軍事綜合實力,強化戰略威懾能力,同時推進歐洲自主防務。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預測,未來10年,歐洲軍事發展的重點將放在加強防御能力方面。在近期公布的《安全與防務戰略指南針》中,歐盟不僅要求建立一支規模達5000人的快速反應部隊,還要求各成員國增強合作研發能力。同時,歐盟領導人近期還表示,各成員國間應就聯合研發和採購進行更多合作。德國30位軍工企業高管日前呼吁德國政府簡化裝備採購流程,避免過多“官僚主義干預”。法國總統馬克龍稱,法國將利用其國防工業基礎完備的優勢,與更多歐洲國家開展軍工合作。

可以預見,歐洲國家將以軍費增長為契機,一方面構建要素更完備、攻防更均衡、互操作性更強的國防戰備體系,另一方面多措並舉補短板強弱項,力爭打破美國軍工巨頭在歐洲市場的壟斷地位,構建更具韌性、更加高效、更有競爭力的軍工生產體系。不過,歐洲各國提高軍費開支雖對歐洲軍工業發展和歐盟防務自主進程有一定積極影響,但也可能帶來相當程度的沖擊。歐盟、各成員國政府和軍工業界仍面臨諸多復雜挑戰。(傅波)

(責編:陳羽、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