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美退役軍人周曉東:英烈精神激勵我們建功新時代
周曉東在水稻育種現場。
清明時節,我們在海南聆聽英雄的故事。綠色的椰林植根於紅色的土地,五指山留下紅軍的腳印,萬泉河見証著革命先烈的初心。
瓊崖大地,英雄輩出。瓊崖革命“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瓊崖革命、渡海戰役中,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就有2.3萬余人,沒有留下姓名的烈士就更難以計數。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今天,我們重溫總書記的講話,就要對黨和人民的事業矢志不渝、百折不撓,堅守一心為民的理想信念,堅守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就要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沖鋒陷陣、頑強拼搏,為國為民奉獻的志向堅定不移,對事業的堅守無怨無悔,為民族復興拼搏奮斗的赤子之心始終不改﹔就要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忘我工作、無私奉獻,不計較個人得失,舍小家顧大家,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我是一名光榮的海南退役軍人。面對海南發展的新機遇,我要始終保持一個革命軍人的本色,退伍不褪色,以海南英烈精神自勵,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海南作出新的貢獻。
一是建設海南退役軍人農場。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關系著中國人的飯碗安全。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種業問題,強調要下決心把民族種業搞上去。落實總書記的要求,我和育種技術團隊將努力擴繁戰略種源保護基地,為保証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安全穩定的內循環不懈奮斗。
二是立足海南退役軍人農場開展國際農業合作。經過前幾年北稻南移在永興島的試驗成功,我們團隊繁育出“一帶一路”東南亞沿線11個國家(北緯16度左右)所需的優良農作物種子,為今后開展廣泛的國際農業合作做好充分准備。
三是大力發展用油莎豆替代大豆產業。我國大豆每年1億噸的需求量80%依賴進口,維護國家食用油安全不容小覷。我們組建了“油莎豆替代大豆”項目科技創新攻關團隊,試驗表明,油莎豆生長期短,適應性強,節水、節肥、節藥且不與主糧爭地。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油莎豆,有助於我國土壤沙化貧瘠地區增產增收,有助於鞏固扶貧攻堅成果,普及和發展“夏天是綠水青山,秋天是金山銀山”的油莎豆生態化產業。
四是組建海南退役軍人“雷鋒車隊”和愛心團隊。以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和精神文明建設為抓手,組建貨運、客運公司,平時服務社會,戰時保障國防。安置性招收海南退伍軍人,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並將車隊編入民兵應急分隊,平時應急,戰時應戰。同時,立足車隊組建海南退役軍人愛心團隊,在海南高揚雷鋒精神的旗幟,讓退伍兵站在海南精神文明建設前列。
五是積極助力海南退役軍人醫院建設。配合海南退役軍人事務廳整合地方相關醫療資源,開設中西醫結合醫院,挂牌優先服務退役軍人。根據海南旅游島的特點,建成全國各地退役軍人在海南的健康驛站。平時服務退役軍人,戰時轉為退役軍人參戰支前的后方醫院。
白雲有意化作淚,波濤有情起歌聲。作為新時代的退役軍人,我們有責任在英雄輩出的海南,用另外一種方式繼續書寫革命軍人雲飛浪卷的壯麗人生。
(本文作者為首屆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海南省擁軍模范,我國著名育種專家)
主人公小傳
周曉東,男,漢族,遼寧沈陽人,1966年9月出生,1987年11月入伍,1990年4月退伍。2018年11月,被中宣部和退役軍人事務部授予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榮譽稱號,現為海南華光漁業科技有限公司總農藝師。
常年以來, 周曉東輾轉遼寧、黑龍江、天津、海南、四川等地,潛心研究春小麥、水稻育種的跨緯度種植,收集整理3萬多份水稻、小麥種質資源,建立了全球首個私人種源庫,取得了再生稻、北稻南移等突破性成果,獲得國審品種兩個,累計為國家增產糧食10億公斤。
近年來,由於氣候條件的變化,尤其是春小麥新品種缺乏、老品種退化,造成產量和效益直接下滑。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周曉東發現了幾株特殊的矮稈小麥。在此基礎上利用雜交選育的方法選育出了新一代的“鐵稈小麥”,解決了春小麥抗倒伏的世界難題。2010年秋,他在遼寧中部地區試種的小麥、水稻“一年兩熟”獲得成功。綜合試驗數據顯示,第一茬小麥平均畝產400公斤,第二茬水稻平均畝產413公斤,畝產比單種一季水稻多200公斤。
周曉東多次提出,雖然現在搞育種也是市場經濟,但不能光想著自己的錢袋子,要多想想老百姓的米袋子和國家的糧囤子。他堅持30年把育種當成公益事業,農民受益,國家受益,同行們稱贊他的麥種是“雷鋒牌”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