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17名高級軍士的“課題庫”

2022年08月08日09:08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圖①:二級軍士長崔皓為相關課題調研收集裝備數據。王 鵬攝

圖②:訓練間隙,三級軍士長王海羿(左二)向戰友了解訓練難點。王 鵬攝

圖③:一級軍士長任亞磊(左三)為新晉駕駛員傳授維修技術。王 鵬攝

“課題庫”的由來

高級軍士深入一線,直擊問題背后的矛盾

漠北草原——再次面對這個熟悉的地方,第81集團軍某旅一位領導拿著手中的《高級軍士調研報告》逐字翻看。

那年,到該旅不久的他,迎來履新后的首次大考:旅隊整建制機動至漠北草原,參加“跨越”系列實兵對抗演習。

當時,部隊換裝某新型步戰車,如何短時間內形成戰斗力?這成了擺在旅黨委一班人面前的頭等大事。

機關開始下基層、搞調研、找問題。“新裝備適應性訓練開展不實、個別訓練車摩托小時數據不達標……”大家反饋的問題大都流於表面。

看著匯總上來的“問題清單”,這位領導開始反思:“戰友們普遍擔心,暴露問題招惹麻煩,反饋給調研人員的意見常常浮於問題表面,甚至解決辦法都千篇一律,一些基層真正急於解決的問題還是沒有找到。”

一天,這位領導到裝備車場檢查調研,發現有幾名高級軍士正抱著裝備說明書,圍在一起研究交流新配發裝甲車。

“新裝備與舊裝備相比,操作系統更為信息化,以往訓練模式無法適應新裝備”“人與裝備的協同,歸根到底還是乘員與載員之間的協同”……回到辦公室,他再次翻看一份份調研報告,思緒開始圍著“高級軍士課題庫”打轉。

該旅黨委特意組織了一次高級軍士交流會。一個個看似浮於表面的問題,被17位來自不同專業、不同崗位的軍士長們“鑿”出了背后的矛盾。

“讓每名高級軍士找出一個基層熱點矛盾問題,形成一份可以供機關和基層借鑒參考的調研報告,並由他親自審稿。此外,各科室要把基層重難點問題拉單列表,供高級軍士尋找新問題……”

一時間,深入官兵之中抓問題,成了該旅高級軍士肩上的又一份新任務。來自基層一線的調研報告,逐漸匯聚成了“課題庫”。

“一份份調研報告,不再單單是某個專業、某個領域問題的剖析,而是聚焦官兵之憂、各級關注矛盾的有力抓手。”該旅領導說,自“課題庫”建成以來,每逢重大任務,黨委機關和基層營連都會將其作為重要參考依據,不僅提高了質效,也增強了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匹配度,激活了高級軍士的內生動力,為基層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課題庫”關注什麼

熱點問題,就在官兵最感興趣的話題中

一開始,三級軍士長李俊懷受領調研任務后,把其當作命題作文對待。很快,依靠經驗寫就的《當前基層班排該如何管理》調研報告,交到了旅機關領導手中。

但機關有關人員的反饋意見,讓李俊懷大吃一驚。

翻開調研報告,每一頁都是密密麻麻的修改意見。“新任職排長如何快速適應班排快節奏”“以往的管理模式是否依然適合現在的官兵”“高級軍士在班排管理中的作用發揮如何”……在最后一頁上,旅領導作出了點評:“不接地氣!”

李俊懷調研報告被打回的消息,迅速在17位高級軍士中間傳開了,他們紛紛重新審視自己的調研文章。

看到這份滿是批注的調研報告,李俊懷將目光放在了最后一頁批注上,反思自己“為啥不接地氣”。

看了一遍又一遍,李俊懷得出原因:“調研報告是幫建基層、指導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自下而上反饋、解決矛盾問題的重要渠道,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及時發現問題,這才是調研的關鍵所在。”

“發現問題,必須深入調查。”李俊懷認識到,“經驗式”調研報告並沒有反饋基層真實矛盾,提出的建議也沒有針對性,成了“表面文章”。

深刻反思后,李俊懷決定從戰士“呼聲最高的話題”入手。一次次調研談話,讓李俊懷找到了一個高頻詞:“理財”。

隨后,李俊懷通過問卷調查匯總出大量數據,用數據和事例把調研報告充實了起來,梳理出了“消費內容、消費方式、消費理念、消費水平、消費計劃、儲蓄理財”等6個方面問題和對策。

一系列問題定位,一整套措施落地……李俊懷的調研報告,修訂完善后在全旅推廣。

這一次,旅領導看過報告,在結尾留下一句話:“這個課題好!好就好在想官兵之痛、解基層之難。”

“含金量”誰說了算

不僅要看領導認不認可,更得看官兵滿不滿意

前不久,三級軍士長李龍的調研報告《關於基層官兵課余時間安排的調查研究》,被旅裡評為“優秀課題”。

得知這個結果,李龍頗為感慨。一切,都要從他受領調研課題說起。

看著學習室裡的各類專業書籍閑置了幾個月沒有拆封,李龍深有感觸:“大部分戰友,不願意在正課時間之外自我加碼。”

反復斟酌后,李龍最終敲定了調研課題——“關於基層官兵課余時間安排的調查研究”。

面對調研題目,李龍陷入了沉思。

“時間都去哪兒了?每次休息,一找人,有洗衣理發打電話的、有看書寫字聽英語的、有修車掃地整庫房的、還有組隊打游戲的……”課余時間學習活動究竟怎麼安排,誰也說不清。

“基層面上的事兒誰都能說幾句,可其中的道道兒卻少有人能說清楚。”李龍想要揭開“蓋子”,讓官兵瞧瞧。

李龍先制訂了2個月的調研計劃,第一個月的“重頭戲”是搞一份覆蓋所有崗位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從逐人分發到匯總歸納,剛好過去了1個月。

數據匯總,李龍發現了不少端倪:同一單位,初中級軍士群體一周可自主支配時間的差距最大,少的不到10個小時,多的有25個小時。如果把這些人的工作生活安排均衡了,單位人均自主支配時間每周可達12小時以上……

“這些課余時間,到底該怎麼用?”帶著問題,李龍將調研報告呈給了該旅黨委一班人。“每次審稿都掌心冒汗,就像學生找老師改作文,一遍又一遍。” 李龍說。

經過3輪座談印証,李龍的調研報告終於通過了。效果好不好,不僅要看領導認不認可,更得看官兵滿不滿意,對基層幫助大不大。

“高級軍士的話是有分量的!”某連指導員張博,特意找李龍到連裡調研幫帶。他們將不同崗位的軍士結成對子,放在同一個學習小組,工作學習互幫互助。

在第一季度旅政工推進會上,下連蹲點的機關干部,將各連隊運用《高級軍士調研報告》改進連隊管理模式的經驗做法進行匯總,得到了基層肯定。

經過幾次調研幫帶,李龍認清了高級軍士搞調研的最終目的,也明白了一個道理:“表面文章做得再好,如果不能幫助基層解決實際問題,都不是好方法。”

“課題庫”帶來了什麼

從思考到落地,向效果要結果

調研報告交付后,一級軍士長杜建飛發現,旅裡有了許多新“動作”:機關清理違規借用營部人員、分析全旅勤務保障人員輪崗形勢、營部進行連隊化管理探索……

一周后,杜建飛接到消息:圍繞相同課題再調研一個季度。

作為射擊技師,杜建飛組訓抓教是“出了名的嚴格”,常常被機關和其他營邀請一同協助督查訓練。

多次督查旅隊演習訓練,杜建飛認識到,打起仗來最制約戰斗力提高的往往是“最短的短板”,而營部保障分隊建設,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就這樣,他把調研報告主題定為:“合成營營部保障分隊作用發揮”。

隨著課題通過下發,杜建飛常被各營主官當面請教。

找來最新的各類規章制度和相關文件精神,他直言不諱地指出機關、基層兩級對制度落實不嚴格的問題。

緊接著,勤務分隊業務能力、衛生員隊伍日常管理、勤務保障人員輪崗、衛生員組織戰場救護、動散狀態下伙食保障等一系列問題,都被揪了出來。

沿著問題切下去,流出來的往往是不願被曝光的“膿水”。

沒過多久,機關便著手清理違規借用營部人員,基層迅速響應和機關聯動整改,這下大家都滿意了。

機關轉了作風,營連有了抓手。

不久前,該旅的換季保養,在“戰教射擊”“遠程機動”兩個任務間展開。“如何高效完成裝備保養?”這正好是杜建飛研究的課題。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杜建飛拉來了通信技師三級軍士長毛彥閣、裝甲底盤技師三級軍士長石國梁,成立小型“智囊團”。

同類型裝備區分故障類型,流水線式排除……原本7天的工作量,他們4天半基本完成,創造了新紀錄。

“挂單列表並不難、一線解決推動難﹔簡單問題好解決、復雜問題難解決。”一路走來,杜建飛體會到了調研的艱辛。

解決問題離不開多方力量的推動。從這點看,該旅提供了足夠的平台:隻要問題能推動落地,“試錯的成本”由組織“買單”。

(責編:彭曉玲、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