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思想之光照亮青春航線

2022年09月19日09:45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戰機起飛。藍鵬飛攝

晚點名結束,海軍航空大學某基地學員李子壯來到學習室,開始睡前半小時理論自學。這是他幾年來養成的習慣。

5年前,黨的十九大召開時,李子壯18歲,剛剛步入軍校。那次大會確立了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並鄭重寫入黨章。

5年間,李子壯在強軍思想引領下拔節成長。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23歲的他也即將完成艦載教練機全部訓練,離駕馭“飛鯊”登上航母的夢想咫尺之遙。

重溫黨的十九大報告,李子壯發現,報告裡很多戰略擘畫已然實現,自己也搭乘時代的列車不斷前行。這讓他對黨的二十大更加期待。

“無論國家、軍隊還是個人,都需要先進的思想領航,用正確的理論指導規劃未來。”李子壯由衷感慨:“生逢偉大時代,是我們的幸運﹔建功偉大時代,是我們的責任。我們一定精飛苦練,用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讓“雛鷹”在學會飛翔前,先學會尋找方向

2012年,“飛鯊”首次在航母上“驚天一落”時,駕機的飛行員已經41歲﹔10年后,一批不久后將從航母起飛的“雛鷹”,平均年齡已更新為24歲。

無論技術還是思想,“雛鷹”們遠未定型,完成繁重訓練任務的同時,他們要系統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飛行訓練這麼忙,為什麼還要堅持理論學習?這個問號,一度縈繞在像李子壯一樣的青年飛行學員心頭。

觸動李子壯的是飛行教官王秋霄理論課上講的一句話:“就像著艦時方向、迎角、姿態不能有偏差,學理論正是為了找准國家、軍隊和個人的航向。”

李子壯記得,第一次陸基模擬著艦,自己緊張得手心微微冒汗,方向、迎角、姿態……這些關鍵詞,自那天起就深深印刻在他的腦海中。

教官的比喻讓李子壯豁然開朗:“黨的創新理論不教我們怎樣操作戰機,卻讓我們懂得為什麼投身這項事業﹔不教我們如何飛行,卻幫助我們校正人生航向,自覺融入強軍興軍的時代洪流。”

讓“雛鷹”在學會飛翔前,先學會尋找方向,這是該基地鑄魂育人的理念。基地政委郭志軍感慨地說:“高學歷、高素質的青年飛行學員為部隊注入新鮮血液,也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新挑戰。”

年輕飛行學員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學習力強,像海綿一樣大量吸收新知識、新思想。在該基地領導看來,學員思想的田野,真理不去佔領,就會雜草叢生。這是換羽新生的人民軍隊必須面對的時代課題。

理論上清醒,政治上才能堅定。革命戰爭年代,人民軍隊用最先進的思想武裝青年官兵,依靠並不先進的裝備贏得了勝利。“今天,裝備日益現代化的人民軍隊,更要用先進理論武裝官兵的頭腦。”郭志軍說。

黨的十八大以來,該基地黨委始終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鑄魂育人的靈魂工程放在首位,讓黨的創新理論進課堂、進頭腦,努力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跑道上、塔台旁、課堂裡……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已成為基地官兵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

這些天,圍繞喜迎黨的二十大,該基地深入開展“學思想、鑄忠誠、話成長、迎盛會”系列教育活動,廣大官兵聯系實際談學習體會、講成長變化。一堂堂精彩的理論授課,更加照亮“雛鷹”奮飛的方向。

黨的創新理論如同引擎,推動他們加速奔跑

10年間,飛行教官董曉琳從一名學員,成長為一名飛行教官,又在改革強軍中轉型為艦載機飛行教官,改飛新機型。

緊張的訓練節奏和巨大的轉型壓力,曾讓董曉琳有過畏難情緒。教導員鄧振宇主動與他結對子,一起學習習近平強軍思想,並啟發他從國家民族命運的大視野審視轉型重塑,思考投身艦載機事業的價值所在。

“我們培養的,是人民軍隊的未來。”通讀一篇篇理論原文,一種世界新軍事變革浪潮下“千帆競渡、百舸爭流”的緊迫感涌上董曉琳心頭:“前人付出多少犧牲,才奠定我們今天的起點。我們這代軍人必須跑好歷史的接力棒。”

2013年8月,習主席冒雨視察海軍艦載航空兵某基地,勉勵大家再接再厲、深入鑽研、勤學精練,早日成為優秀的航母艦載機飛行員。習主席的殷切囑托,給了董曉琳莫大激勵:“我們深深感受到習主席對艦載航空兵部隊形成戰斗力的殷切期待!”

理想信念的種子一經播種,就會在理論滋養下枝繁葉茂。董曉琳認真研究操縱技術、更新組訓理念、革新帶教方法,很快成為基地教學骨干,一批批年輕飛行學員在他和戰友的培養下茁壯成長。

教官的成功轉型,是該基地實現重塑的縮影。5年前,基地承擔起某艦載教練機機型改裝和戰術課目訓練任務,這是實現艦載戰斗機飛行員加速培養的重要一環。面對新使命新任務,基地黨委堅持從習近平強軍思想中找思路、解困惑,通過深入學習貫徹,不斷激發官兵知重負重、迎難而上的信心斗志。

“軍事訓練抓什麼,我想就是實戰化”“要堅持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打仗需要什麼就苦練什麼,什麼問題突出就解決什麼問題,全面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平”……認真學習貫徹習主席關於實戰化訓練的重要論述,該基地在學員起步階段就注重強化實戰理念,為他們注入戰斗力標准的“源代碼”。

海天之間,兩架戰鷹激烈對抗。學員沈春輝眼看勝利在望,卻因一個操作失誤,被教官“擊落”。講評時,教官周科直指關鍵:“現代戰爭打的就是細節,一瞬間的疏忽就可能丟掉主動!”隨后,他帶領學員們舉一反三,總結梳理出訓練中8項不符合實戰的做法。

“理論學習必須學以致用,聚焦主責主業,真正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該基地把理論學習融入日常實踐,讓學習成果進入崗位戰位,教官和學員揣著課題參訓、帶著問題研討,在訓練中用實際行動回答好“勝戰之問”,不斷提升飛行學員培養質量,為部隊輸送多批艦載戰斗機飛行員。

理論與時俱進,學習方法也要迭代更新

夕陽西下,戰鷹伴著落日余暉歸來,降落在一條金色的跑道上。

結束一天的訓練,95后飛行教官趙佩林一頭扎進理論學習室查找資料。幾天后,他登上講台,結合強軍十年的奮斗歷程,為學員們帶來一堂理論課,激勵大家把喜迎黨的二十大的政治熱情轉化為奮斗強軍的行動。

作為基地最年輕的飛行教官之一,趙佩林與青年學員朝夕相處,清楚他們的所思所想,這讓他在教育中能夠有的放矢,避免照本宣科生硬灌輸。

“鑄魂育人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應該有旁觀者,也不能讓政治干部‘唱獨角戲’。”這些年,該基地大力探索創新理論學習模式,鼓勵不同崗位青年官兵登台授課、分享交流,“眾籌”出很多貼近90后、00后官兵的學習方法。

時代變了,對象變了,學習方式必須跟著變。2020年12月,全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會議召開。不久后,中央軍委印發《關於構建新時代人民軍隊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意見》。該基地結合飛行學員培養實際,進一步探索構建理論學習新體系,系統創新教育理念、內容、方法、力量、工作運行和制度機制。

守正創新,理論學習更具活力,吸引了更多青年官兵主動學、深入學。在用好基礎教材的同時,他們針對官兵的認知特點,區分不同培養階段,精心打造系統配套、由淺入深的理論微課、視聽課、情景課,把大道理講通俗、讓理論課更鮮活。

飛行訓練間隙,一堂堂“理論微課”見縫插針展開——

空勤休息室內,教導員鄧振宇從抗美援朝戰爭中的空中作戰講起,啟發學員深入思考:在武器裝備越來越先進的今天,為什麼習主席仍反復強調要把官兵帶得很有血性?

停機坪一隅,軍士盧新千從習主席對基層戰士的關愛講起,結合《軍士暫行條例》中的新變化,激勵戰友合理規劃職業發展路徑,適應部隊轉型建設需求,實現能力升級。

……

一場秋雨過后,天空放晴,又一批飛行學員即將迎來結業考核,轉入新單位開始下一階段飛行訓練,距離成為合格的艦載戰斗機飛行員更近一步。再過一段時間,黨的二十大將勝利召開。相信他們在不久的將來,能夠從中國航母上起飛,飛向更遠大洋、搏擊更大風浪!(錢宗陽 郭領領 張熹然)

(責編:陳羽、唐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