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重塑智能化時代軍事常識觀

2025年08月26日09:01 | 來源:解放軍報222
小字號

要點提示

●智能化時代,更需辯証看待軍事常識體系的“破”與“立”,既要通過知識常態更新保持認知的前沿性,又要避免過於信賴現有常識造成的認知盲區、決策雷區和行動誤區

●廣泛篩選新知、科學驗証核實、固化形成常識、善於突破常識,構成了智能化時代軍事常識生成與運用的基本規則

軍事常識是軍事知識體系中軍人必須掌握的最小知識子集。它不僅吸收了以往戰爭經驗和傳統作戰理論的精華,還濃縮了現代軍事科技及其應用成果的新知,是軍人高效從事戰略決策、作戰指揮、裝備操作等一切軍事活動的知識基座。智能化時代知識爆炸、深度偽造、大語言模型幻覺等現象的出現,持續沖擊著傳統的軍事常識觀,對軍人吸納常識、運用常識、超越常識構成新的挑戰。這就要求現代軍人准確把握軍事常識新變化,淘汰更新舊常識,提煉用好新常識,形成符合智能化時代要求的軍事常識觀。

擁抱新知:動態擴充軍事常識體系

當今時代,新知識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持續涌現,人類知識總量幾年內就會翻一番。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近30年來人類積累的知識總量佔歷史知識總量的90%。“大規模參數深度神經網絡+海量多模態數據預訓練”的生成式大模型可大批量持續生產新知識,更是改變了知識的生產方式。一個人一生能夠掌握的知識,在整個人類知識體系中的佔比將越來越小。

及時吸納常識。軍事領域作為現代科技創新與應用的最活躍領域,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移動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等技術群沖擊下,新質武器裝備、新型作戰力量、新的作戰概念等層出不窮,軍事知識的生產速度呈指數級增長。作為軍人知識體系中最常用、最實用和最必要的部分,跟上時代要求及時將核心知識固化為常識,動態擴充軍事常識體系變得越來越重要。

借“智”掌握常識。人工智能系統可輔助人快速獲取專業知識,已成為智能化時代的新常識。善於運用這一常識來擴大自身常識體系的人,在面對與人工智能的競爭時,更容易佔據主動。目前,部分大語言模型已經學完了互聯網上幾乎人類所有的知識,是一個可隨時調用的常識庫。軍事大模型將成為軍人擴充現代軍事常識的利器。

剔除過時常識。隨著時代的發展,有些常識也會過時,失去其正確性,必須從常識體系中剔除出去。例如,照片、視頻等是對真實世界的客觀記錄,這以前是正確的常識,但現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生成幾可亂真的假圖片、假視頻,“眼見為實”就成了過時和需要淘汰的常識。

擇善而從:精准篩選新的軍事常識

智能化時代,人腦容量有限性與知識增長無限性的矛盾,人類學習速度跟不上知識增長速度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軍人長期處於繁重的備戰活動中,受時間精力所限,在掌握軍事知識方面難以走出“知識過載”困境。在智能化時代,善於學習比勤於學習更為可取,精選知識比掌握知識更為緊迫。

提煉新的常識。不同軍事知識價值密度差異顯著,需要練就“知識蒸餾術”,將知識區分為需要精通的、熟悉的、涉獵的和可忽略的4個層次,提煉其中對軍事實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普遍性、基礎性、實用性和科學性知識,並固化為軍事常識。

避免錯誤常識。在知識爆炸的時代,知識海洋中也漂浮著不少真假難辨、以假亂真的垃圾知識。應注意甄別並剔除敵對勢力拋出的欺騙性知識、網絡媒體的碎片化知識、偽專家宣揚的誤導性知識、生成式大模型幻覺產生的假知識等,避免將其納入常識體系中。

破除定式:避免軍事常識信賴陷阱

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戰爭是打破規則、超越常識,最喜歡不按常理出牌的領域。軍事常識既錨定著戰爭規律和戰爭指導規律,也可能成為禁錮作戰創新思維的“枷鎖”。智能化時代,更需辯証看待軍事常識體系的“破”與“立”,既要通過知識常態更新保持認知的前沿性,又要避免過於信賴現有常識造成的認知盲區、決策雷區和行動誤區。

正確運用常識。過於信賴常識往往會導致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使軍人無法靈活地應對戰場變化,甚至導致失敗。二戰時,法軍固守一戰時形成的塹壕戰常識,忽視了戰爭形態演變與德軍戰法創新,導致苦心經營的馬其諾防線淪為擺設。每名軍人都應清醒地認識到常識的局限性和相對穩定性,把握其前提條件、運用時機和適用范圍,科學地運用常識。

開展反常識訓練。高頻次運用常識且不出問題,可能會產生思維惰性,並因無法突破常識而受其禁錮。需要善用批判性思維,開展經常性的反常識訓練,建立“常識批判性驗証機制”,通過演習演練、兵棋推演等預實踐,有意識地主動暴露可能被敵利用的常識陷阱。適度推行“反常識壓力測試”,強制指揮員在日常訓練中打破一定比例的既有規則實施組織指揮。

提升技術理解力。智能化時代新增的軍事常識大多是技術類常識。正如“1+1=2”在普通人眼中是不証自明的常識,但在數學家眼中就不是常識一樣,對於新軍事常識始終要從技術原理層面上進行分析把握,看穿這些常識中可能被敵利用的技術漏洞。

出奇制勝:反向利用軍事常識創新戰法

以正合,以奇勝。軍事常識演進史本質上是“經驗固化”與“創新突破”的永恆博弈。廣泛篩選新知、科學驗証核實、固化形成常識、善於突破常識,構成了智能化時代軍事常識生成與運用的基本規則。唯有如此,才能在未來復雜的戰場環境中實現“以常識守正,以反常識出奇”的制勝目標。

打破常識創新戰法。戰爭中善於利用對方對常識的固化認識施計用謀,往往能夠佔據主動、奪取優勢。韓信背水一戰打破了“死地不能用兵”的常識﹔德軍高射炮平射反坦克打破了“高射炮是防空兵器”的常識﹔劉伯承七亙村三次設伏打破了“戰勝不復”的常識﹔朱可夫命令坦克部隊打開大燈大搖大擺通過德軍守衛的大橋,打破了“敵人不敢直接通過己方防御區”的常識。智能化戰爭中,有更多的常識等待去打破,從而創造出更多出其不意的戰法。

創造新常識創新戰法。在科學領域,質疑、反思並超越原有常識產生的新常識,往往是劃時代創新和顛覆性突破,“日心說”超越“地心說”就是典型案例。在軍事領域,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主動創造新常識的一方,將可能擁有對敵降維打擊的優勢和重新定義戰爭的權力。在近幾次具有智能化特征的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中,智能化情報分析系統可預測敵未來行動、四旋翼無人機成為坦克殺手、低軌星座可保障支援戰術行動等一系列新常識,正在強力改寫戰爭面貌。(袁藝)

(責編:王瀟瀟、彭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