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笔者到北极村边防四连采访,一进楼就被墙上的一幅《北极雄鹰戍边关》森林材质工艺画吸引住了。这幅画长2.4米、宽1.2米,底面由1万多节剥了皮的柳枝拼对而成,四周是褐红色柳条切片镶出的花边,画面右上角是用松树塔瓣粘成的“艰苦奋斗模范连”的字样,中间是用桦树皮拼贴而成的雄鹰,左侧是松木杆和松针叶制作的一棵青松,底部是用松树皮和杨树皮粘贴的假山。整幅画用料全是大兴安岭森林木材,做工精细,风格独特,令人惊叹。指导员刘秀飞介绍说,这幅刚完成的作品表现了边防战士祝福祖国山河万古长青的寓意。
四连驻守在祖国的最北端,这里一年的无霜期只有80天左右,冬季气温达零下40多摄氏度。2005年9月,时任指导员梅来昌在北极村一家手工艺术品店发现,“森工艺画”颇受游客的欢迎,当即萌发了组织官兵制作“森工艺画”的念头。回到连队,他派有美术功底的排长刘坤厚带领一名战士外出取经学艺。
很快,连队成立了“森工艺画”制作小组,买来刻刀、乳白胶、油漆、广告色、画笔等材料,制作小组从构图、切片、涂胶、粘贴、刷油等手工艺学起,很快掌握了基本技艺。从此,该项活动成为四连的文化“亮点”。2012年11月初,为喜迎十八大胜利召开,连队决定制作一幅大型作品,由排长吴斯博、战士谢永奇、李宗富担当此任。接到任务后,他们3人很快构图,先在画板上涂上一层乳白胶,粘上大米作为底色,然后又用黑米、红豆、绿豆、黄豆、染蓝的黄豆等不同颜色“布置会场”,整个作品是他们3人趴在地上用镊子一粒一粒粘出来的。看着做工细腻的作品,怎么也不相信这样一幅大画竟然出自官兵操枪弄炮的手。
笔者来到连队活动室,只见墙壁四周挂满了各类作品,有烙画、锯末画、浮雕画,置身其间仿佛走进了艺术的殿堂。每年“八一”,连队都要开展“森工艺画”作品展,好的作品连队珍藏起来统一布展,或者送到上级参加手工艺品比赛。他们制作的《北陲哨兵》等作品已连续7年获军分区森林文化作品展一等奖。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