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种令人心生敬仰的人文景观,这是一种令人倍感振奋的社会现象。
一个特殊群体,增添了一座城市的魅力——
1960年,河南邓州560名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分配到沈阳军区原工程兵某团,成为雷锋的战友。他们与雷锋一起生活、战斗,亲眼目睹雷锋的一言一行,亲身感受伟大的雷锋精神。后来,他们相继退伍、转业返回故乡,以“雷锋战友要为雷锋争光”为座右铭,组建“编外雷锋团”,坚持不懈地带头践行雷锋精神。在他们带动下,仅1997年以来邓州市就涌现出学雷锋先进集体156个、先进个人1.5万名、见义勇为先进分子195人,为社会做好事10万多件。
一位平凡人物,增添了一座矿山的能量——
他叫郭明义,1977年1月入伍,服役期间曾被部队评为“学雷锋标兵”。1982年1月,退伍到辽宁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铁矿工作。从1996年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5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这个群体与这个人,与军休干部王立新一样,有一个共同身份:老兵。
世界上许多知名城市的建筑性地标,常常有北斗星的作用,供人判断方位。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代中国,有作为、讲奉献的老兵,其实就是一座座精神地标。
黑格尔曾经说过:“国家是地上行进着的神。”俄罗斯也有一句名言:“排在上帝前面的是军人。”就国防教育而言,发挥老兵作用更有一层特殊含义:老兵有亲身经历,能讲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老兵有理论素养,能用自己朴实的话讲活大道理;老兵有深厚感情,能迅速拉近自己与群众的距离。
习主席洞察时代变迁,高瞻远瞩地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王立新、“编外雷锋团”、郭明义的故事表明:行胜于言,当兵的人说得好,做得更好。
“爱我人民爱我军”,我们有理由相信:当老兵成为一座座精神地标,新形势下军政军民关系必将春色遍神州,风光无限好。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