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国家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和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消息传出,立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欲明大义,必先知史。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法西斯侵略者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面对武器精良、穷凶极恶的侵略者,中华儿女没有一点退缩,更没有丝毫畏惧。广大爱国军民用一往无前的实际行动,用气壮山河的呐喊、牺牲撑起了永不屈服的民族之魂。在那个“烽烟满地动干戈”的年代,是革命先辈们在危难时刻的义无反顾,在枪林弹雨中的无畏拼杀,给我们重新定义了和平与自由的珍贵,让我们重新理解了信仰与忠诚的崇高。
恩格斯说,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放眼神州大地,那一处处仿佛依旧散发着硝烟味道的抗战遗址,就是一部部镌刻过往的“无字史书”;那一段段撼人心魄的英雄事迹,就是一本本感人至深的“精神教材”。只有让屈辱的历史、英雄的传奇确实从发黄的书卷中走出来、铺开去,才能真正带给国人以警示和启迪,让诞生在和平年代的青年一代心灵上经受洗礼,思想上得到升华。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遍及全国的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沾满了红色鲜血、写满了斗争故事,我们理应多去走一走、看一看,感受血与火的炙热,也记住侵略者的凶残。英雄的坟茔、矗立的塑像、染血的遗物、昔日的战场……这一切的一切,无不昭示着革命先辈们用生命践行的信念,启迪着我们如何藐视风险和艰难,珍惜今时与未来。
抗战的硝烟早已散尽,然而,现实的世界却并不太平。一部分别有用心的“健忘者”的丑恶行径,时刻在提醒着爱好和平的人们,拒绝真实的历史记忆,就不会有深邃的总结和反思。正如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无私救助中国平民的约翰·拉贝所言:“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面对波诡云谲,我们要做的,就是时刻保持警惕,用清醒的记忆照亮历史的暗角,用知耻后勇的决心,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
英雄当享荣光,崇高值得仰望。著名记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在《历史不应忘记》一书中忠告世人,要牢记历史教训,增强忧患意识,把反法西斯的传统继承下去。眺望抗战遗址,瞻仰英烈名录,中国人民的声音响亮而坚定:历史不容湮没,我们不会忘记!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