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带着幸福走的
去年央视调查“你幸福吗?”播出不久,我与王奇谈起了幸福的话题,妻子唐英华强忍悲痛向我们娓娓道来。
有一次,妻子唐英华半开玩笑,半认真地也问了王奇这个问题。谁知他却很严肃地给出了答案:“使除了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幸福就是我最大的幸福。而在我爱的人当中,我爱我的家人,母亲,妻子和可爱的儿子,但他们是有限的,我更爱我的病人们,因为我的病人是无限的。”
王奇还说,你看幸字是上面一个土下面才有钱,福字是一口田, 这些都和土地有关,也就是说在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础,农民有了实惠、有了钱,他们幸福了才能算上真正的幸福。我们科入院手术者90% 以上都是农民,他们中大部分来自贫困边远的老区、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咱们俩都是穷苦家出身,能体会到他们对医疗救治的渴望,他们的幸福感、党和国家对他们的关心,往往是直接从我们医生身上感受到的,这几年我最大的幸福就能够施展出毕生所学,为患者和他们的家人做出了绵薄的贡献。我也很感动你对我事业的鼎力支持,记得在我最低谷时,若没有你的鼓励,我恐怕早支撑不下去了; 同样,这几年若没你舍弃眼科医生职业,照顾咱们的家和孩子,也不会成就我的今天,我的幸福其实都是你给的……
听着王奇说这些话,我嘴上说他在瞎编哄我高兴,内心里却是暖暖的幸福,可为什么这种幸福感会如此的短暂……采访数度被唐英华的哽咽打断。
说起王奇,我国心血管外科界的业内人士是熟悉的。王奇读301博士时的同学,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在一次英语辩论会上,王奇眼含热泪地给大家讲述自己在第四军医大学读研究生期间,眼睁睁地看到西部一些贫困的先心病患儿,仅仅因为没有钱看病,痛失了手术时机而死亡。年轻的王奇很动情:“我很难受,才九岁的孩子就因为贫困而失去了的生命。”
“王奇是2004年底调入武警总医院的,当时在心血管外科界引起了不小震动。301医院心脏外科副教授王奇回绝南方几家医院年薪几十万元的邀请,到武警总医院担任心血管外科主任成了圈内谈论的话题。一些人冷嘲热讽,认为王奇来武警总医院是图名利。”
讲起这段经历,来自解放军总医院304临床部的王大东主任至今还替好哥们打抱不平:“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当时我也推荐过王奇到别的医院去,我记得王奇当时的原话:一张空白纸才能写出最新最美的图画,来武警总医院就是希望有一个施展才华、学有所用的平台, 自己要用好这个平台,解除更多患者的痛苦!我要为武警部队创造一点业绩,履行对部队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王奇的话让我感动又震惊。我说好,我支持你!”
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由于人才匮乏,竞争压力大,科室发展举步维艰。王奇带着医生四下山西,七上内蒙,三赴沂蒙,巡回边远山区义诊,真情解决百姓疾苦。2005 年,由中国红十字总会和武警总医院联合发起的“扶贫救心——红十字在行动”活动,通过减免部分医疗费用的办法,为贫困地区心脏病患者进行心脏外科手术和心内介入治疗,挽救他们的生命。从那时起,王奇数入新疆,几探西藏,常赴青海,为无数贫困心脏病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和福音。
予社会有贡献的人需要一个平台,无疑武警总医院心外科给王奇一个广阔的舞台,在这个平台上,他施展着他的抱负、他的理想、他的追求、他的人生价值,他奉献着他的激情、他的生命、他的热血、他的忠贞。
这样不难理解妻子唐英华说:王奇是带着幸福走的!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