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最后激情
“他是我见过的最好、最负责任的医生。”追寻王奇的生前足迹,不止一人这样说。
中国红基会项目部长朱爱晶回忆,王奇陷入昏迷前的数周,他们还在用短信交流一位贫困先心病患儿的手术方案(这也是王奇最后一台手术)。
患儿名叫扎西平措,来自西藏,年仅1岁3个月,是中国红基会2013年天使阳光西藏行动资助的一名贫困先心病患儿。
扎西平措的病情特殊而复杂。因先心病发育迟缓的他,体重只有7公斤,不到正常孩子的一半,同时伴有反复发作的肺炎,手术风险非常大。
“请红会放心,我会尽力救治,一定会保证孩子安全。”面对朱爱晶的担忧,王奇这样回复。凡事回短信是王奇的一个习惯,因为经常“在手术室”;别人也习惯了用短信或邮件联系他。
11月15日,是西藏日喀则南木林镇格布村村民次旦央吉最为高兴的日子,守在手术室门口的他,被告知患有先天心脏病的儿子扎西平措手术非常成功,扎西平措是他的第二个儿子,他们夫妻两人身体健康,第一个儿子已经3 岁多了。二儿子扎西出生后不久,就反复感冒,口唇紫绀症状越来越重,到当地就诊后,听诊时发现心脏杂音。经日喀则红十字会筛选,作为武警总医院“扶贫救心”活动第4153位接受爱心治疗的患者。
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小扎西先天不幸无法避免,但幸运的是后天遇到“扶贫救心”发起者之一王奇,成为王奇第2026例手术的患者,也是王奇收治的同批9名患者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也成为王奇最后的生命绝唱。
1岁3个月的扎西平措在熟睡中接受了手术治疗,对于藏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手术,王奇非常熟悉,统计显示9年间类似病例他做过至少300台,即使如此王奇依然按照最复杂情形,组织进行了术前讨论和相关的准备,并预设了几套方案。这台手术王奇做了2小时10分钟, 因为考虑到手术后的美观,王奇精心地开好刀,细心地缝好每一针。在他的巧手编织下,孩子核桃般大小的心脏上,一个小姆指大小缺损被安全缝补。手术顺利完成,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术后,王奇一屁股做到了地上,咳嗽长达三分钟,边咳嗽边拍打自己的头部,同事王立新劝他休息一下,好好检查检查,他摆摆手说:“老毛病了不碍事,都是雾霾惹的祸,我休息一下就好了,过段时间再去查查看。”
经过近半个月的观察,11月26日,扎西平措平安出院,随父母返回西藏。然而,天妒英才,成功“救心”的王奇却未能亲眼见证扎西平措的新生。
在视频采访中,次旦央吉向我们展示了王奇主任的手术成果,如果不提醒你,几乎分不出胸部手术刀痕,而是一条白线。次旦央吉始终牵挂着王奇病情,得知王奇离世后,这个朴实的藏族家庭燃起了酥油灯祭奠。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