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帮扶见真情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是王奇真诚帮带了多年的科室,听说王奇主任病重的消息,这里的医护人员争先恐后在一条横幅上签名,表达对王奇的良好祝愿……得知王奇离世后,他们还专程派人送王奇最后一程。
为了提高对贫困地区先心病排查的医疗力量,王奇在组织外出义诊时,不仅亲力亲为筛查病患,而且更注重帮带义诊地区的心血管科室,与他们建立协作关系,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胸外科从2005 年就与王奇建立了技术帮带关系。该院心胸外科主任刘朴说:“老百姓有了急病,想到叫‘120’,我们科遇到疑难病例,就想到找王主任。8年了,王主任总是随叫随到,北京的大专家,这么支持、关心我们这个小科室,真让我们感激不尽!”
2010年春节前,该科碰到一个复杂病症,病人术后胆道引流管不通,需要及时更换引流管。可手术医生心里没底,不敢做。王奇得知后说:“我明天就去。”刘朴不好意思地说:“王主任,马上要过年了,您看要不等您……”话还没说完,王奇便说:“病人不能等。”年29那天,王奇站到了大同第五人民医院的手术台上。
王奇每年至少要来该院二、三次。手术不急他就坐火车,手术急他就坐飞机。他怕医院或病人给他掏车票钱,每次去大同,都要提前买好返程票。做完手术,按照当地外请医师会诊手术费标准,最少也有500—1000元钱,可王奇总是不要。
大同第五人民医院麻醉科原主任李振高提起王奇就禁不住流泪。每次王奇来做手术,都是李振高配合麻醉,他俩是老交情了。李振高说:“我看了一辈子手术,王主任的手术技巧最高,一点废动作都没有; 而且他对病人最耐心、最细致,每次都是从头查到脚,还要做病人的思想工作。”李振高说:我的思想工作他也做过。那年快退休时,我思想上顾虑比较多,便和他聊了一些烦心事,他拍拍我的肩膀说,“老李呐,想那些干啥,一辈子当个好医生比什么都强。”
这句话,让李振高牢牢记在心里。
大同第五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都感觉,看王奇做手术,就像看教学示范,一看就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每次手术完回到北京,王奇都要打电话询问病人的恢复情况。该科的医生们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遇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都要给远在北京的王奇主任打电话,他总会耐心地给予指导。
8年多来,王奇帮该科带出来10多名技术骨干,他们大都挑起了大梁,大家都记着王奇常勉励他们的一句话:“当个好医生。”
上一页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