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武警报 9月10日
9月5日晚上22时许,武警江苏省总队无锡市支队副政委马晓明带领司政后3名机关干部下部队查勤返回机关。大半个支队跑下来,几个人都感觉饥肠辘辘。见机关食堂炊事班的战士都已入睡,马晓明提议到附近的大排档吃个宵夜。
临出发前,后勤处助理员崔达多了个心眼,特地往钱包里多塞了点钱。
落座后,大家点完单不约而同地聊起了正在开展的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作训股参谋张新说:“年初以来,支队领导带头转作风、践行群众路线,逐个过中队、理思路。今天各中队普遍反映,工作的重点放在了纯正风气和具体帮带指导上,大家心里服气又顺气。”
“可不是嘛!”宣传股股长顾金飞接过话茬,“王成明政委刚到支队任职不久找我谈心,问我为什么官兵看见领导绕道走,我说是因为敬畏。当时政委说,与群众都不能打成一片,何谈走群众路线?从那以后,支队领导经常主动邀官兵一起打球、散步、聊天,玩在一起、乐在一处……”
3名机关干部还在谈论着自己看到的变化,桌上的菜已上齐。马晓明招呼大家边吃边聊。
看着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马晓明起身去付账。“一共148元。”老板娘边报价边递上单子。几名机关干部见状,急忙掏钱包争着往吧台挤。
“老板娘,收我的!”
“老板娘,我有零钱,不用找。”
看着几个人你争我抢,老板娘左右为难。马晓明认真地对大家说:“我当兵那会儿,吃饭都到领导家里去吃。住的是小平房,厨房是搭的棚子,饭菜是嫂子亲手做的。偶尔改善一下生活,下一次馆子,都是谁职务高谁工资多谁买单。今天吃个夜宵,这个单谁都买得起,我的工资最高就让我来买。今后我们也立个规矩,下馆子有几个人就点几个菜,不浪费、不喝酒,谁的职务高谁买单。”
一番话,说得大家若有所思。“副政委,周末去您家吃饭,我也来烧两个菜。”“我也去。”“好!”……
点 评
回归朴素找回真情
■肖一沙
一位领导讲过这样一个真实故事:他当新兵时,指导员结婚,一帮战士去家里闹洞房,喝醉了,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和另外一名战士睡在新婚大床上,指导员和嫂子却裹着被子半躺在沙发上睡了一夜。那一幕,至今记忆犹新。
如今,有官兵感言:“以前,吃饭是嫂子下厨,聚餐是领导买单……”字里行间,流露出些许眷恋。现在时代发展了,生活富裕了,大多数领导干部仍然保持着当年艰苦朴素的传统,保持着官兵之间真挚质朴的感情。但在一些领导干部身上,这些传统丢失了,这种真情淡化了,吃饭必下馆子、上档次,买单的都是职务低的、有所求的……殊不知,生活的细节,折射的是作风的变化,拉远的是心灵的距离,危及的是党的形象和部队的战斗力、凝聚力。
讲述这个故事,并不是为了提倡“谁职务高谁买单”的做法,而是在回味那个年代好作风的同时,热盼更多的官兵回归朴素,找回真情。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