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着眼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突出强调要切实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思想政治工作贯彻落实习主席这一重要指示精神,要准确把握实战化训练特点,主动融入实战化训练实践,充分发挥服务保证作用,为实战化训练开展提供强大而持久的精神动力。
汇聚实战化训练的精神动力,首要是用信念铸就忠诚,坚守为祖国和人民而战的政治品格
忠诚是一支军队最核心的战斗力,是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精神力量源泉。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复杂,一些消极腐朽思想不可避免地冲击和侵蚀着官兵思想上的“总开关”,进而影响他们投身军事斗争准备的内在热情。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抓住举旗铸魂这个根本,解决好“为谁打仗”的问题,打牢实战化训练的思想根基。
用强军目标作引领。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指导部队各项建设的总纲,也是凝聚军心士气的时代旗帜。要突出抓好强军目标的学习贯彻,扎实抓好党指挥枪基本理论、根本原则和优良传统的学习教育,提高官兵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候不含糊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广泛深入开展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使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在心中真正立起来,在行动中真正落下去;抓紧抓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革命战争年代的好传统好作风继承好、发扬好。
用理想信念作支撑。习主席反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缺失,就会得“软骨病”。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绝不能得这样的“软骨病”。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引导官兵强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路线的坚定信念,强化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自信的高度自觉,始终保持追求强国梦强军梦的美好憧憬。
用严明纪律作保证。忠诚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靠持之以恒的理论武装、党性锻炼和严格的纪律要求,才能不断巩固和增强。要严肃组织生活,广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要严格法规制度,把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作为基本途径,培养官兵服从指挥、令行禁止的思维观念和行为习惯。要严明各项纪律,用铁的纪律维护内部团结、捍卫党的领导,为统一思想意志提供刚性保证。
汇聚实战化训练的精神动力,核心是用责任担当使命,根植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价值追求
加强实战化训练是党中央、习主席基于国家安全发展面临的严峻形势,基于我军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基于官兵实战意识有所淡化的背景提出的,是有效履行新时期我军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思想政治工作要着力强化官兵的责任意识,增强推动实战化训练深入发展的紧迫感自觉性。
增强忧患意识思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军人应该是最具忧患意识的一个职业。“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要重温历史,联系近现代战史战例特别是甲午殇思,认清不重视实战化准备必将付出惨痛代价。要认清形势,用党中央、习主席的战略判断统一思想,做好随时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思想准备。要胸怀长远,大力开展富国强军教育,讲清军不强则民难安、国难富的道理,坚定强军报国的使命意识。
搞清任务要求明责。实战化训练需要使命任务作牵引。要持续深入开展我军根本职能教育,加强对新时期军队历史使命的学习理解,加强对信息化条件下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的学习研究,加强对实战化训练重大意义、基本内涵、目标任务和标准要求的学习把握,区分首长机关、组训施教人员、参训人员等不同层次,梳理清楚各级在实战化训练中的职责要求,形成人人知责尽责的良好局面。
领导率先垂范担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党委领导在抓好实战化训练中负有重要职责。要深研指导实战化训练之道,做到常议常抓、议深议透、真议真训,准确分析和把握部队实战化训练形势。要常练组织实战化训练之功,练技术、练战术、练思想、练作风,努力当好训练场上的“第一班”。要勇担未完成实战化训练任务之责,从自身做起,从自身严起,落实训练问责制,以对事业负责、对打赢负责的勇气和担当给部队作表率。
汇聚实战化训练的精神动力,关键是用严苛激发血性,培塑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英雄气概
“夫战,勇气也”。实战化训练强调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环境条件设实、设难、设险。官兵是否具备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精气神是能否高标准完成训练任务的关键。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把战争“残酷、流血、对抗”最本质的属性融入其中,不断催生官兵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军人血性。
靠耳濡目染强化战斗精神。平时敢吃苦,战时勇冲锋。战斗精神育在平时、贵在平时。要加强理论灌输,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战争观、革命军人生死观教育,从本源上端正对生死问题的根本态度。要加强传统熏陶,深入解读“名战、名将、名篇、名诗”,通过典型引领、参观感悟、文化渗透,使“硬骨头”、“两不怕”、“三个绝对”精神成为官兵的精神名片。要加强思想鼓动,紧贴训练进程、渗透各个阶段,在官兵精神最松懈、意志最薄弱的时候给予及时有力的思想鼓舞,使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热情。
靠炮火硝烟淬炼血性虎气。血性虎气是战斗精神的刀刃。要在实战环境中“练胆气”,训练中最大限度地设险局、危局、困局,让官兵经受艰险、恐惧、饥饿、疲劳等考验,锤炼不畏难、不惧险、不怕死的军人血性。要在考核比武中“砺虎气”,严格实战化考核标准,把“争当技能标兵、争破训练纪录、争扛比武红旗”贯穿始终,激发官兵誓争第一、永不服输的虎气和霸气。要在攻坚克难中“强锐气”,积极发扬军事民主、大力开展“三大互助”活动,发动官兵以改革创新精神集智破解实战化训练难题,培养官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锐气。
靠春风化雨缓解心理压力。实战化训练不安全因素多、工作节奏快、情况变化大,官兵常常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难免出现紧张、焦虑、疲惫、失衡等心理。要定期开展思想心理问题调查和测试,及时制定心理疏导计划。要围绕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辅导,引导官兵掌握自我调控的基本方法,提高心理抗压力。要利用训练间隙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游戏,通过一人一事工作解决官兵特殊困难,帮助他们卸下心理包袱,全身心投入训练。
汇聚实战化训练的精神动力,根本是用导向匡正风气,形成一切向实战靠拢用劲的高度自觉
实战化训练本质上讲就是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就是让真抓实训、真考实拉、真打实备成为常态。但由于我军长期没有打过仗,实战化训练实不起来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官兵思维理念、评判取向,都不同程度存在“和平积习”。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贯彻真难严实要求,为实战化训练创造实训光荣、精武有功的良好风气导向。
把工作指导的导向立起来。实战化训练是部队建设一项根本性、全局性工作,需要各级强有力的工作指导去推动和落实。要转变思维模式,坚持“打赢先打假、求胜必求实、治训要治虚、为战不为看”,大力破除形式主义、锦标主义、山头主义和唯安全主义等错误观念。要加强检查督察,充分发挥纪委和基层纪检骨干作用,加强训风演风考风监察,把图省事降标准、出花招争彩头、走程式搞摆练等不良现象赶出训练场,真正实现“三个绝迹”。要强化问题意识,用问题导向和逼败思维,及时总结实战化训练问题和教训,在“败战”的基础上打造胜利之师。
把评判奖惩的导向立起来。评判标准和奖惩尺度是一根无形的“指挥棒”。要在政策上倾斜,在创先争优、评功评奖、提干考学等方面,向实战化训练给指标、给政策、给照顾。要在舆论上聚焦,把舆论宣传的着力点放在练兵场,让笔头镜头聚焦训练尖子、技术能手和打赢尖兵,营造练兵荣光、精武荣耀的浓厚氛围。要在惩处上用力,对消极怠训、训风不实、履责不好的逐级问责严肃处理。
把选人用人的导向立起来。习主席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要注重用实战化训练历练,把干部放到基层、放到训练一线摔打锻炼,使他们不断积累经验、提升打仗能力。要坚持按打仗标准选人用人,真正把想打仗、钻打仗、谋打仗、能打仗的人用起来,形成知所趋赴的良好局面。要突出实战化训练紧缺人才培养,采取有力举措加强联合组训、考评人员和新型教练员等的培养,为实战化训练提供人才支撑。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司令部)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