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用“老墨脱精神”谱写戍边卫国新篇章

2014年10月28日15:25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林芝军分区“墨脱戍边模范营”自1962年进驻有“雪域孤岛”之称的墨脱以来,始终将“不把领土守小了、不把主权守丢了”作为高于生命的信念,为巩固边防、建设边疆作出了突出贡献,形成了乐于吃苦、善于忍耐、勇于战斗、敢于创业的老墨脱精神而闻名全军,1965年,该营地东民政检查站被总政授予“高原爱民模范站”荣誉称号;1978年,该营三连被总政授予“高原红色边防站”荣誉称号;1992年9月,中央军委授予该营“墨脱戍边模范营”荣誉称号。原军委胡锦涛主席接见过该营英模代表,2012年原总政李继耐主任对该营在戍边卫国中的先进事迹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号召全军官兵向“墨脱戍边模范营”学习。大力弘扬“老墨脱精神”,对于全面落实“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战略,对激励官兵献身戍边卫国实践、有效履行我军历史使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一“老墨脱精神”的基本内涵

“老墨脱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担当品格和创业精神,传承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敢于夺取最后胜利的精神风貌,彰显了我军一往无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压倒的英雄气概。

铁心跟党走、绝对听党话是“老墨脱精神”的灵魂。50多年来,蚕食与反蚕食、挑衅与反挑衅的斗争从未停止,加之西方反华势力与达赖集团勾联,经常在这里挑起事端。面对复杂的敌社情,“墨脱戍边模范营”党委始终把铁心跟党走的红色基因植入官兵血脉,始终把高举旗帜、听党指挥作为第一要求,把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作为第一遵循,把弘扬优良传统、强化军魂意识作为第一堂课,从灵魂深处扎牢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子。坚持不懈开展军魂教育、性质宗旨教育,每年新兵入伍、新干部入营,都要组织入营仪式,讲述“麦克马洪线”的屈辱历史;坚持在官兵中开展“国土与国防、职能与职责、战争与战备、戍守与驻守”系列教育、“传统习惯线、实际控制线、‘国境争议线’”常识教育、“热爱边防、热爱墨脱、热爱本职”传统教育和“忆传统、学前辈、比奉献”活动,引导官兵强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是13亿分之一;作为一名士兵,我们守卫的每一寸土地,加起来就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观念,进一步铸牢忠诚戍边的坚定信念。50年来,一茬茬官兵牢固树立“边防无小事、事事连中央”的戍边理念,模范执行边防政策和民族政策,有理、有利、有节捍卫我主权和领土完整,多次受到军委、总部和成都军区通报表彰,用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铁胆忠心的壮歌。

当兵能打仗、练兵打胜仗是“老墨脱精神”的核心。1962年6月,老墨脱军人刚进驻时,就与在边境蚕食扩张的印军激烈作战,在敌众我寡,供给困难,后无援兵的险恶情况,以亡6人,伤2人的较小代价取得毙敌32人、伤敌56人、俘敌4人的胜利,清除了印度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势力,先后在格当、地东、得尔功、背崩、墨脱等地,树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彻底粉碎了敌对势力企图侵吞我国领土的野心。辉煌的战绩让官兵深深懂得,杀敌本领强,才能打胜仗。面对日新月异的边防斗争形势,“墨脱戍边模范营”着眼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牢固树立“边防就是战场,守边就是打仗”的意识,锤炼戍边卫国过硬本领。狠抓战备工作和军事训练,坚持每周进行一次阵地演练,每月进行一次战备拉练,武器装备完好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部队应急出动时间比上级规定提前三分之一。注重在巡逻执勤中穿插“潜伏”、“追捕”、“押解”等边防勤务课目,有意识设置险局、难局,进行预判、预演,研究总结各种战术战法,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坚持立足未来战争,强化训练演练,近5年先后摸索总结出30多种边境进攻、丛林防御作战战法,11项管边控边做法在西藏军区、林芝军分区推广,在管边控边实践中磨砺“铁拳头”、练强了“硬底子”,靠真打实备锻造了永不卷刃的锐利钢刀。

万难不低头、默默做奉献是“老墨脱精神”的精髓。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是“墨脱戍边模范营”的英雄本色。在2010年嘎隆拉隧道打通前,墨脱一直不通公路,每年都有长达8个多月的大雪封山期,使墨脱成为名符其实的“雪域孤岛”。封闭艰苦环境,给官兵们带来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长期看不上电视,大半年收不到家信、报刊,年过30岁了还找不到对象,亲人去世时无法回家尽孝,家属生小孩不能休假照看,患重病急病时只能靠“电波会诊”。机要参谋汤明辉刚满4个月的儿子患重病夭折,而当时多雄拉山依然冰封雪裹无法通行,痛苦万分的他只能捧着妻子发来的“我把儿子冻在殡仪馆里,等你回来见他最后一面”安慰电报,声泪俱下……然而,封闭的世界和艰苦的环境没有磨灭官兵们的高昂斗志,反而更激起了他们扎根孤岛、无私奉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广大官兵自觉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在荆棘丛生的“狗熊窝”里开垦出400余亩荒地,实现年产稻谷、玉米等3至4万斤,旺季蔬菜基本实现自给,肉类自给率达到50%以上,又用“炮弹牵引法”在墨脱大小河流上架起了12座钢索桥, 386座木桥。为改变部队长期栖身“窝棚”的居住条件,他们自己动手,自行烧制砖瓦、伐木备料,自行修建了4600平方米营房,在墨脱扎下了根。一代代墨脱官兵不等不靠、主动作为、敢于创业的鲜明特质,诠释了我军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永恒价值。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赵煜(实习生)、闫嘉琪)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