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冠悬念引人入胜,保级大战惊心动魄,上座率全线飘红……毋庸置疑,2014赛季中超堪称近年来最具活力的一个赛季。
不过,当赛季结束后,你发现是廖力生、刘彬彬这样的老熟人去角逐最佳新人,而人才基地辽宁连年保级,足球城大连告别中超,中国足球人才紧缺、青训断档的恶性循环再次凸显时,整个人的心情顿时就不好了。
联赛为本,青训是根,这是世界足坛的共识。
欧洲足球强国,均以联赛为发展足球的基础,向上可为国家队输血,培养本土明星;向下,则能带动球迷的观赛和参与热情,并让更多的青少年喜欢上足球,不断夯实足球的根基。
以世界杯新科冠军德国队为镜,近年来拜仁和多特强势崛起,在国内双雄相争,来到欧冠赛场同样大杀四方,不仅为德国队培养了众多青年才俊,如厄齐尔、格策、罗伊斯等,还吸引无数的日耳曼男孩走上绿茵场。
反观中国足球,“一将难求”已成常态。一名国内球员动辄标价2000万,甚至5000万,还真有“冤大头”甩来支票。国内球员身价“虚高”,更折射出中国足球青训崩塌的顽疾。
当务之急,是要吸引广大青少年参与进来,打好足球人口“金字塔”的基石,道理很多人都懂。然而,“校园足球”喊了那么多年,当下踢球的小孩儿依然寥寥无几。原因不外乎——场地少,学业重,家长不支持等。更搞笑的是,好不容易开展起来的校园足球,在推广过程中,却连一个统一的足球训练大纲都没有。
而各俱乐部的梯队建设,同样问题多多。尽管近年来中超“金主”不断,但对梯队的投入还是少得可怜。很多俱乐部梯队难以为继,除了预备队之外,根本没有U21、U19等梯队。而梯队的场地、设施等硬件建设难以保障,训练理念、方法远远落后于世界潮流,青少年队教练的水平也让人不敢恭维,成为制约青训发展的巨大阻力。
缺少比赛,也是中国青训的一大弊端。中国留葡小球员水平的突飞猛进,就是由于一直在比赛的氛围和环境中成长!一年50场比赛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重视青少年足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只有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踢球,才能夯实中国足球的根基,中国足球才有未来。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