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队行驶在觉巴山。 |
川藏线公路图。 |
上线!上线!在成都军区川藏兵站部,战士们习惯把由川藏公路执行进藏运输任务叫做“上线”。
10月14日,四川夹江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驻地,执行今年第六趟进藏实战运输任务的车队即将出发。操场上,出征仪式正在举行。800多名官兵列成整齐的方队,上百辆标着“奇路铁骑团”的卡车静候使命。“这次共有400台车、800多名官兵上线,主要运输主副食和油料等物资到西藏昌都、林芝两个方向。”团长黄晓强介绍。
今年,恰是川藏公路建成60周年。从1950年4月开始,经过11万军民的艰苦修建,川藏公路北线于1954年12月正式通车,南线也于1969年修成通车,并成为国道318线的一部分。
一条神奇壮观的天路,一群英雄的高原汽车兵。震天的鼓声中,人们目送着车队缓缓地驶出营区。跟随着这支汽车团部队,我们也一同踏上了西进之路。
中国最美丽的公路,也是最危险的路——
川藏线,西南交通生命线
就在我们的队伍从成都至拉萨的前行过程中,川藏公路然乌沟段发生了山体坍塌,我们不得不改走另一条便道,原本2公里的路程因此绕行了30多公里。“这次塌方体积共19000多方,我们上了一个中队,出动了100多人次和30多台次机械车辆,争取三天内清理完毕、恢复通车,下一步还要进行勘察设计,统一修复走廊。”常年负责川藏公路该路段养护工作的武警交通二支队副支队长陈新虹告诉我们。
川藏公路,分南北两线,总长度3179公里,经过岷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五大水系,以及十多条江河,翻越二郎山、折多山、海子山、东达山、色季拉山等20多座高山,其中大多数海拔在4000米以上,沿途经过草原、森林、雪山、冰川、峡谷等多种自然风貌,因此被誉为是“中国最美丽的公路”。
最美丽,却也最危险。“九十九道拐”“迫龙天险”……光是听到这些名字,就让人心惊胆寒。“川藏公路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险字,山高,路窄,弯急,谷深,几乎集中了世界公路史上所有灾害,包括泥石流、山崩、雪灾、冰害等。”陈新虹说。
千百年里,从四川成都到西藏拉萨,这片西南大地的山川峡谷、草原丘陵之间,山川连绵、江河纵横,进出极为不便,惟有古老的茶马古道穿梭其间。60年前,川藏公路建成,成都和拉萨之间终于有了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公路,从此,各类物资由这条公路源源不断地输入西藏,沿线地区经济社会也得到迅速发展。
60年来,川藏公路的路况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常年在这条路上行驶的汽车团老兵对此感触最深。川藏兵站部部长庞阔,1978年12月入伍,是一名名副其实的老兵,他向我们讲述了几十年来川藏线上路况及兵站的变化。在入伍17年的某汽车团运油营三级军士长李小刚记忆里,“刚来时柏油路不到20%,路的斜面很大,很陡,现在90%以上是柏油路。”提起现在,李小刚说:“路况越来越好了,危险却依然存在。最怕的是每年第一趟和最后一趟上线,遇到冰天雪地的气候情况,心里真的没底。”
有兵站,就有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川藏线,军事国防大动脉
60年前,一条川藏公路连通了内地和西藏,60年后,随着航空等交通方式的普及,“进藏”似乎已不再是难题。今天,川藏公路还那么重要吗?川藏线的意义又在哪里?
“上级赋予我们川藏兵站部的任务是,平时保障西藏方面的战备和生活,战时保障沿线通畅。”川藏兵站部副部长王玉庆说。
60年来,几代高原汽车兵常年往来于这条道路上,西进,东返,将内地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输向西藏。据统计,共计出动车辆100多万台次,运送各类物资500多万吨、人员100多万人次,行驶36亿车公里。“我们的汽车部队常年在这条线上往返,本身就是一个军事意义大于运输意义的举动。”在川藏兵站部札木大站站长李江看来。“绝不能把汽车部队看成是拉货队或者是地方的运输公司。”王玉庆说。一旦有需要,与受到天气等因素影响的飞机相比,公路运输的机动能力更强,是坚强有力的运输保障力量。
沿着川藏公路,分布着泸定、康定、巴塘、邦达、札木等20多个兵站。这些兵站,有的在县城和中小城镇,有的在偏远的大山深处,主要负责进藏汽车部队以及过往部队的吃住等各项后勤保障工作。
今年8月,某部3000名官兵前往某地参加演习,在位于川藏线西段墨竹工卡县内的格桑兵站食宿。兵站的官兵人数只有20多人,而这次保障任务已超过了兵站最大接待量的7倍。面对这般艰难,兵站官兵最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上等兵肖义忠烧了300多壶开水,炊事班长高朋炒了2000多斤菜,列兵吴海斌清洗了200多副碗筷,下士李跃飞切了500多斤卷心菜……
去年国庆节期间,因为下大雪,一辆成都过来的地方车辆行驶到理塘时滑到了沟里,对方跑到理塘兵站寻求帮助,兵站立即组织人员过去救助。“为什么老百姓会找到你们?”我们问兵站站长张晓兵。“因为我们的旗杆在理塘县城最高、最醒目,老远就可以看到国旗飘扬。”说到这里,张晓兵不自觉地提高了声调。理塘兵站位于被称为“世界高城”的川西理塘县城,海拔达4187米,地处“生命禁区”,是川藏线上的“生命接力站”。
团结路,幸福路,离不开“金珠玛米”——
川藏线,通向藏族同胞心里的路
这天下午,四川巴塘县团结寄宿制学校的孩子们开心极了,因为他们喜爱的解放军叔叔来看他们了,还给他们送来了学习用品及过冬的生活物品。该所学校一共有340多名学生,以藏族孩子为主,来自巴塘县以及附近的理塘县、西藏芒康县等。
近几年来,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一直在资助该校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并向学校捐赠了电脑、电视、体育用品等。学校还与巴塘军油库开展多种多样的共建活动,如邀请军油库官兵来指导寄宿制学生整理内务,开展国防知识讲座,开展篮球友谊赛,组织师生到军油库参观学习等。巴塘大站也为学校师生专门开展计算机操作培训,兵站医疗所为学校教职工进行体检等。
川藏公路经过四川西部和西藏东部,沿线地区主要为藏族群众聚居地。这条路,将藏族同胞的心与解放军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他们亲切地称呼解放军为“金珠玛米”。
“汽车团长期在藏区跑,兵站也都基本是在藏区,可以说,这条线上的群众认识我们党,是从解放军开始的。这对于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团结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川藏兵站部副政委杨彬说。
到达中坝兵站时,几名藏族小伙和兵站战士正围坐在苹果树下读书,年龄相仿的他们聊起天来笑语连连。中坝兵站,因地处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玉普乡中坝村而得名。往兵站里面走,一间几十平方米的屋子,屋内,一块黑板,一方讲台,十多张桌凳,讲台上放的是《蔬菜反季节栽种新技术》一书和一本《光明夜校学生花名册》,屋子门口挂着“军民共建光明夜校”的牌子。中坝兵站站长唐毅对我们说,别小看这个简陋的“学校”,它大有历史。
2004年,“光明夜校”正式挂牌。据中坝村党支部书记贡曲江村介绍,村里共300多人,几乎都是藏族。今年41岁的他就在兵站的夜校学习过文化知识,两个孩子也在这里上过课。“因为有了基础,孩子到乡里的小学上学后,拼音不用学了。”
《 人民日报 》( 2014年11月23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