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中国军事演习,强度、密度已不再是新闻看点,如果要用一句话盘点的话,那就是:军事训练从量变到质变的时刻到了。
实战化成年度最牛标签
全军部队狠抓实战化训练,至少有三个方面可圈可点。
首先是战场环境设置的实战化。如何构建一个逼真的战场环境是今年演习的一个看点。
在“联合行动—2014”演习中,退役坦克、装甲车成“活靶子”“真靶子”。这些“活靶子”安装了遥控装置,时速可达15公里,基本与坦克装甲车辆移动射击速度相同。
除此之外,这次演习中每一个“敌”碉堡、火力点都是真实构建,山头上用石灰涂出来的阵地编号也没有了。演习共设置了600多个实物靶标,不仅要真打,打完了装备分队还要上前评估毁伤效果,组织抢修。
其次是课目设置的实战化。简单地说,就是要把“演为看”变成“演为战”,仗怎么打,演习的课目和进程就怎么设置。以前排山倒海的壮观场面就很难看到了。几万人的演习,人员和装备都隐藏在沟沟壑壑之中,让想看热闹的人们感觉到沉闷、不精彩。
再次是训练器材的实战化。实兵对抗的比例,占了2014年中国军演中的50%以上。这种背靠背的红蓝对抗,最逼真地模拟了战斗实施阶段的各个要素,是全面检验部队战斗力水平的重要手段。
军兵种联合向纵深推进
作为军事演习的最高形式,联合演习参演要素最全、演练内容最复杂,组织实施难度大、风险高,对指挥员的指挥控制能力、专业素养要求也很高。
2014年3月,全军联合训练领导小组成立,统筹计划和组织实施全军的联合训练工作,并负责检验评估联合训练效果。小组的成立促进了我军联合训练在战略、战役和战术三个层次的融合。
2014年,中国联合军演的代表之作当数“联合行动—2014”。总参谋部全年共组织了7场冠以“联合行动—2014”的联合演习,动用了几乎陆军所有兵种和海军、空军和二炮部队,武警、民兵、预备役部队也参与了部分场次的演练。各参演要素按照战争的进程,卫生勤务单位练战场救护,军需供给部门练保障数万大军的后勤补给,政工部门演练战时对敌宣传、俘虏甄别、奖励抚恤。
前些年,我军也曾尝试在战役指挥所预留了军种指挥席位,但在实际指挥中,仍然按照计划协同组织作战,离真正的联合尚有差距。
2014年联合演习还有一个重要成果,是把集团军一级的指挥所,从组训者变成了受训者。这一变化,使我军的联合训练变得更成体系,也使组织指挥难度加大,组训内容更复杂。
12下一页 12下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