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军第13集团军如何培树“大功三连”式典型【3】

陆军第13集团军某红军团四连组织官兵举行宣誓仪式,重温入党誓词。
既要当好“传声筒”,更要当好“讲解员”——
让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的真理之光,照进每名官兵的心田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学讲话“应知应会”理论测试——现场见不到一张试卷,也没有来回巡视的监考人员,参加测试的官兵通过智能手机在网上答题,通过单位与地方有关单位联合研制的“铁拳APP”进行过关升级。
组织测试的某旅政治部领导介绍说,他们按照集团军党委的要求,创新理论学习的方式手段,用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宣讲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
该旅战士胡辰过去感到理论学习太枯燥,在思想和行动上有所抵触,他说:“千篇一律的念文件、读报纸、听报告、抄笔记,实在引不起学习兴趣!”后来旅里改变教育模式后,胡辰发生了很大转变,去年还被评为“理论之星”。
“理论学习单靠行政命令行不通,必须紧贴青年官兵认知特点和接受习惯,摸索出接地气、走兵心的方法路子,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为官兵所接受所掌握。”集团军政治部主任王良福说。
这一感受来自于实践。前几年,该集团军领导在调研中发现,一些部队在理论学习中有一些倾向:领导干部满足把课讲了、普通官兵满足笔记写了、传达学习满足把会开了,机关检查学习成效也是看哪个部队战士讲话原文背得好,哪个单位笔记写得工整,实际上学讲话却在浅层次徘徊,没有往深里走实里落。
针对这些问题,该集团军先后3次召开学习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大家在交流中统一思想:“理论学习不能停留于背记讲话原文,必须在促进理解、解疑释惑上下功夫,推进创新理论大众化普及化,让讲话精神的真理之光照进每名官兵的心田。为此,党委领导既要当好讲话精神的‘传声筒’,更要当好讲话精神的‘讲解员’。”
变化,发生在集团军所属部队——某师尝试用“网上众筹”的方式开展理论辅导,发动官兵利用网络提供教育素材、推选授课人、评定授课质量;某旅学讲话不搞“大呼隆”,不同层次官兵在教育内容、考核标准上都不同;某工兵团多次开展知识竞赛,参赛选手随机抽点,大家在现场抢答和辨析中增强对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的理解;某团开展的“强军故事会”,受到官兵的热捧……
某团上等兵李宏起初感到,学讲话只不过是完成个政治任务。后来,团党委班子成员分头到连队与官兵座谈,深入浅出地给大家讲解习主席关于改革强军的重要论述,阐述强国、强军与个人成长的关系,使李宏深受触动。在团里开展的“强军梦·我的梦”演讲比赛中,他的话赢得大家共鸣:“每一名士兵都肩负着强军责任,我们怎么样,军队就怎么样!”
“发动官兵、依靠官兵、教育官兵”,该集团军各级的探索,与“大功三连”的经验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 |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