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十年 新华社军事记者的汶川记忆【9】

2018年05月12日10:36 | 来源:新华网
小字号

2008年5月24日一早,我乘坐直升机来到唐家山堰塞湖堰顶。当时天气恶劣,舷窗外全是浓雾。飞行员说,在山谷里飞行很危险,特别是有些电线,根本看不见,一旦螺旋桨打上去,后果不堪设想。

到达堰顶时,直升机找不到一块能降落的地方,盘旋了几圈也没办法,只好在距离地面几米的高度悬停,人直接跳下。

堰顶上到处都是烂泥和尖尖的石头,除了我们跳下来的那块地方,几乎无处落脚。

这里非常危险,24小时都在滑坡,遇到下雨就变成了泥石流,山体滑坡发出的声音几乎没有中断过。夜晚,苍蝇、蚊子等赶都赶不走。

更可怕的是余震。有一次,发生了6级余震,脚下的大地又摇又晃,两侧的山体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用“山崩地裂”形容一点都不过分。

24日下午,由于空中通道一时无法打通,指挥组决定派先遣部队,翻山越岭徒步进入唐家山堰塞湖。

21时左右,到处都是漆黑,我们这些已在堰顶的人中突然有人喊:“看,天晴了,能看见星星了!”

我们一窝蜂地跑出帐篷来看。果然,在天边有一串“星光”在闪动。于是,大家一起冲着“星光”大喊,又用手电筒不停地晃动。一会儿,“星光”有了回应,原来是救援官兵的手电筒……

1个多小时后,翻山越岭的1000多名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终于到达堰塞湖的堰顶。

从那时开始,唐家山堰塞湖排险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新华社记者刘新

刘新在救灾一线采访

(责编:邱越、袁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