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后最老國產飛機R-53
R-53駕駛室
據日本《產經新聞》4月18日報道,作為“二戰”后日本國產飛機產業的“珍寶”,R-53和R-HM兩架輕型飛機將從本月17日至20日對普通市民公開展出,展出地址位於日本立川市立飛飛行不動產南地區12棟(立川市高鬆町)。R-53和R-HM兩款輕型飛機於2013年剛剛完成了修復工程。
R-53飛機全長7.5米、寬10.7米,經日本新立川飛機公司(現在的立飛企業)對1952年開發、制造的戰后首批國產飛機R-52進行改良,於1953年生產。而R-HM由法國工程師設計,於1954年生產,因其全長5.8米、寬8米的外形也被戲稱為“空中虱子”。此外,R-52原為日本《讀賣新聞》社所有,但在1959年因意外遭到嚴重損壞而被廢棄。由於這三種型號的輕型飛機都隻各生產了一架,R-53便成為了日本現存的“二戰”后國產機中的“元老”,R-HM次之。
當天從府中市趕來參觀的森川英夫曾在讀賣機場裡任R-52的機械師,看見R-53的他表示:“(這架飛機)除了引擎以外完全跟R-52一模一樣,的確修復得很好。”
據報道,“二戰”后日本的航空器產業被徹底瓦解,其中生產了包括“隼”戰機在內約一萬架飛機的立川飛機公司也一並解體。但隨著1952年《舊金山和約》對於日本飛機制造業的解禁,作為對同公司的延續,新立川公司也重新成立並開始生產日本國產飛機。但由於沒能實現飛機的量產,兩架飛機都被長時間存放於倉庫內。
立飛公司社長村山正道表示,“我們也正在考慮把這兩架珍貴的飛機作為常設展覽品”。(實習編譯:張琪瓏 審稿:王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