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風獵獵,夜色如墨。
一場陸空對抗演訓在西北某地域打響。突然,“紅方”某旅五營炮瞄雷達車內響起“??”的噪音,顯示屏上雪花一片。見擺脫不掉“藍方”的電磁干擾,指揮員眉頭緊蹙:“叫譚斌來!”
很快,一名中士趕到,在車載計算機鍵盤上運指如飛,隨即上報:已“咬”住來犯“敵機”。這已是他第15次在演訓中擔當大任。
演訓硝煙散盡,考評組對譚斌贊不絕口:“好個譚斌,能文能武,不簡單!”別看入伍才6年,身為網絡管理員的譚斌卻有“壓艙石”的稱號,炮兵幾大專業全都玩得轉。
當年新兵剛下連,譚斌擔任連隊文書和網絡管理員。頻頻在報上、網上露臉,讓他不免有些沾沾自喜。一次,身邊戰友跟他開玩笑:“在咱野戰部隊,光會耍‘筆杆子’還不行,打起仗來還得靠‘槍杆子’。”此后,他一頭扎到訓練場上。當雙手都磨出了厚厚的老繭時,他成為同年兵裡第一個精通6個炮手專業的人,成為“超級炮兵”。
被借調到旅裡管網絡后,譚斌決心為官兵搭建軍事訓練切磋、交流的平台,在網上開辟了“利劍講堂”專欄。他搜索相關資料上傳到網上,還邀請“航模王”朱代發、“雷達神醫”黃永海等愛軍精武標兵以及優秀“四會”教練員擔任“斑竹”,發帖回復戰友疑問,傳授訓練“金點子”。如今,“利劍講堂”已經成為部隊訓練“好智囊”、基層戰士“好幫手”、官兵打仗“好戰友”。
這次野外駐訓前夕,譚斌找到領導要求回連隊擔任網絡管理員,一邊和戰友們共同訓練精武強能,一邊發揮自己在計算機方面的優長,設計了模擬訓練軟件,創新了“五步訓練法”,使各炮手的訓練效率提高了近三成,在全旅推廣。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