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天津10月11日電 (記者方問禹、倪元錦、鞏志宏)對於新一輪的霧霾天氣,京津冀多個城市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在此前多番協調統一后,實現了聯袂啟動,但仍面臨三個突出難題:准確預測難、應急響應慢、聯動水平低。
10月8日,北京、保定等城市啟動了重污染天氣“黃色預警”,天津市啟動了重污染天氣“藍色預警”﹔10月9日,北京市將預警級別提升至“橙色”。目前,盡管京津冀協同應對重污染天氣,但各地環保部門表示,還面臨幾個突出問題。
北京市環保局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協調處處長李立新說,目前北京市有較為完善的空氣質量預報預警系統,可以預報未來幾天的空氣質量變化。但天津市環保局監測中心主任孫韌介紹,該市是2014年初開始監測並實時發布PM2.5數據的,累積數據還不滿一年,還不具備准確預測空氣質量的條件。
記者了解到,剛剛成立的河北省環境應急與重污染天氣預警中心,人員基本到位,但計算機、模型等硬件設備還在招標過程中。該中心有關人士坦言,眼下更多的是依靠經驗來預判空氣質量,隻能比較准確地預測未來24小時的大氣污染情況。
京津冀三地環保部門表示,盡管相關城市已有了標准互認的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且面臨高度相關的重污染天氣形勢,但目前各城市之間應對重污染天氣,在天氣預報預警、應急響應方面都還談不上聯動,“遇到重污染天氣,有關部門只是電話溝通一下”。
有關人士認為,京津冀協同抗霾的當務之急是,切實提高預報預警能力,實現提早預報和精准預報﹔迫切的工作是,加大人力、物力投入,打破部門壁壘,促進地區、相關部門監測數據的共享,加強科學分析。
(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