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費村傣族聾啞老人刀美寬這幾天一直跟隨普洱軍分區官兵輾轉救災。他偶爾力所能及地搬一些物資,有時站在旁邊,一邊比劃手語,一邊抹眼淚。
芒費村村民刀會芬介紹說,刀美寬手語表達的意思是:他流淚,是因為這些天見証了救災官兵不論在哪家哪戶救援,事事都為群眾著想。
今天14時許,在芒費村鎮沅縣人武部救援官兵就餐點,桌上飯菜已涼了,官兵還沒回來吃午飯。此時,20多名官兵仍在幾百米外的李忠義家,幫助清除危房上的瓦片。
“房頂上太危險了,你們不要再整了!”李忠義多次在樓下勸說,刀美寬老人也在一旁向官兵比劃手語。
這幾天,包括刀美寬在內的7位老人,子弟兵堅持為他們送上“愛心盒飯”,提供芋頭白菜湯、番茄炒雞蛋等飯菜。
救災中,官兵們十分尊重群眾生活習俗和習慣。芒練村坐落在半山腰,地震讓整個村子過半房屋成了危房,救災官兵花3天時間為幾十戶村民搭建起帳篷安置點。12日,大多數村民高高興興住進了臨時的家。細心的官兵卻發現,村民李秀珍的臉上並沒有開心的笑容。原來為節約時間,安置點帳篷依地勢而建,李秀珍家的帳篷背靠小山,她認為風水不好,可又怕麻煩官兵,所以自己憋在心裡,悶悶不樂。
“群眾的生活習俗和習慣,我們一定要尊重!”了解情況后,鎮沅縣人武部部長甘裕泉帶領官兵連夜在小樹林中開辟出一塊空地,將李秀珍家的帳篷搬了過來。11日,記者跟隨武警黃金三總隊十支隊的官兵在景谷縣益智鄉芒遷村開展災情調查,每到一處,官兵們都做到不看傣家人的臥室,不觸摸村寨裡當地群眾心目中神聖的榕樹。
魚水深情,在救災中升華。外出回來,官兵們時常發現宿營點多了許多花生、洋芋和蘋果等慰問品。某救災部隊營區昨天斷了自來水,今天,官兵們發現營區裡多了口大缸,裡面盛滿了水……
(本報雲南景谷10月12日電)
(來源:解放軍報)